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美国发话也不行,中方正式通告全球:打日本,中国具备“正当性”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25日 08:40 1 cc

如果哪天一早,联合国系统里多出一封来自北京的正式函件,内容只有一句话:若有外部势力对台海动武,中方将依法行使自卫权。你会怎么想?这事已经发生了。11月21日,中方把立场直接递进了联合国,并作为联大文件散发给一百九十多个成员国,等于当众把红线画得明明白白。

美国发话也不行,中方正式通告全球:打日本,中国具备“正当性”

为什么话说得这么硬?得从日本这两年不断加码说起。早在2021年,日本就做起了所谓“台海有事”的预案,在西南诸岛密集建设弹药库,数量被媒体统计到上百座;之后的“利剑”等演训,也频繁上演“离台海不远”的设定。你可能还记得,新任高官在国会公开放话:必要时将动用自卫队介入台海。舆论场甚至还炒过她所乘车辆号牌的象征意义,不管是不是刻意,这种信号,在中国社会引发了真实的不安和愤怒。更微妙的是,面对外界追问,日本政坛有人嘴上“表遗憾”,转头又强调“立场未变”。一冷一热,既没安抚到邻国,也让矛盾更刺眼。

与此同时,日本在实际动作上也没停:向西南方向增兵、加强导弹部署,一些政客鼓噪“无核三原则”松动、参拜靖国的声音不时冒头。这些组合拳放在一起,确实像是在试探边界。问题来了,日本为什么敢?

美国发话也不行,中方正式通告全球:打日本,中国具备“正当性”

答案两字:抱团。美方官员多次公开背书日方“安全关切”,还强调美日同盟覆盖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适用范围,释放的信号很直接。军事实操层面,美国与日本、菲律宾在西太的联合演训愈发频密,航母群时常晃一圈;对日本的军售也在推进,媒体披露包括精确制导弹药在内的一揽子装备,金额在数千万美元级别;对台军售亦不断追加,近来又通过两笔,总额逾十亿美元。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军被不少分析认为在做“岛链”位置的再平衡,把前线压力更多转移给盟友,自己稍作后撤。这种安排看着提气,实则把风险推给了最靠前的那几个人。

中方这次没有模棱两可。外交渠道连续点名错误言论,驻日使馆也回溯了二战后国际法的约束背景,提醒别忘了历史的硬杠杠。紧接着,就是那封递交联合国的函件:谁若在台海动武,中方的反击属于自卫,合情合理合法。核议题上,中方同样敲了警钟——别打“核共享”的主意,日本的钚储备远超民用需求,这不是邻里可以当笑谈的事。

美国发话也不行,中方正式通告全球:打日本,中国具备“正当性”

外部世界怎么反应?支持一个中国立场的声音很快出现在多个国家的官方表述里,俄方也严厉批评了日本相关动向。我在东京的朋友给我发过一段视频,周末街头的反战集会,人不算海量,但标语很直白:不要把日本拖进战争。日本社会的复杂情绪,被这样的画面拉得很近。

说实在的,地区安全从来不是靠口号维持的,更不是靠赌徒心态。历史已经证明过,错误判断红线的代价极高。1996年的台海危机,让整个西太紧张到指针都要停摆;2010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一度把中日关系拖入寒冬。今天再把火苗伸向同一片海域,只会放大误会和误判的空间。

美国发话也不行,中方正式通告全球:打日本,中国具备“正当性”

有人问,美国会不会真替日本扛下所有后果?现实是,大国博弈的算盘精明得很,盟友的分工与承担从来不是对半分。日本若继续把政治话术与军事部署往前推,最先承担震荡的,是自己西南岛链的居民、航道上的商船与资本市场的神经。对中国来说,红线就是红线,提前把话挑明,是为了减少误解,也是在为可能的最坏情况做准备。

理性看,中日之间并非只能走向对抗。经济上彼此深度依存,产业链相互嵌套,地区稳定对双方都是硬刚需。把拳头握得太紧,最后很可能松不开手。台海不是谁的试验场,更不是政客刷存在感的舞台。把火柴递来递去,谁都可能被火星烫到。

美国发话也不行,中方正式通告全球:打日本,中国具备“正当性”

局势已走到关键节点。接下来怎么走,取决于有没有人愿意踩住刹车:收回挑衅表述,暂停危险部署,回到对话轨道。红线不是用来踩的,是用来提醒大家别越界的。越界一次,代价就会写进历史账本。你发现没?这次中国把话说在前头,既是警告,也是底线管理。太平洋很大,但容不下不断升级的误判。谁想做负责任的角色,现在就是交卷的时候。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