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28日 02:04 1 admin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你是不是也觉得最近身边“咳咳咳”的声音特别多?办公室同事一言不合就请病假,朋友圈晒体温计的比晒旅游照的还多,甚至有人发烧到39度还以为是“普通感冒”?如果你还把“甲流”当成儿时流感的“升级版”,那你可真得打住了。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这波甲流,来得比你想象的更快、更猛、更隐蔽。

而张文宏医生的提醒,更是让不少人警觉:有三件事,最好别做,否则不仅拖慢恢复,还可能让本来轻微的症状,走向严重。

甲流不是“网红病”,它真能让你躺平一两周。我们今天就来拆解这波病毒,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本事,又有哪些坑你千万别跳。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现在的甲流,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你打个喷嚏就能扛过去的小感冒了。它的“进化速度”和“传播效率”令人咋舌。根据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秋冬季甲流病毒的感染率显著上升部分地区中小学生感染比例高达30%以上,而成人群体中,“误以为是普通感冒”的现象则更加普遍。

很多人之所以中招,是因为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发烧、咳嗽、休息一下就好”的阶段,忽视了其中的高风险信号。

咱们来搞清楚甲流到底是什么货色。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甲流,全名“甲型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是流感病毒家族中最活跃、变化最快的一员。它最臭名昭著的特点就是:变异速度极快,传播能力极强。每年冬春季节,它都像开了挂一样在人群中横冲直撞。

而今年的甲流毒株,属于H3N2亚型,症状更剧烈、恢复期更长,而且特别容易引起高热、剧烈咳嗽、全身酸痛、乏力,部分人还会持续低烧甚至再次发热。

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一旦感染,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病毒嘛,我多喝水、多休息、不就扛过去了?

如果你真这么做,那你离“被反复折磨”也不远了。

张文宏医生提醒说:在感染甲流期间,千万不要做三件事。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第一件事:别硬抗。很多人感染初期不愿承认,以为自己“身体好”,靠意志力扛过去。结果一边带病上班,一边把病毒传给同事,自己也越拖越重。甲流不是靠熬夜和鸡汤就能解决的事,它需要科学休息和规范管理。

第二件事:别乱吃药。尤其是看到“止咳”、“退烧”、“增强免疫”的字样就盲目服用的行为,极为常见。甲流并不是所有退烧药都适配,有些药物会掩盖症状,延误就医时机。更有甚者,不看说明书,一把吞下三种感冒药,结果肝肾都快累瘫。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第三件事:别轻视“退烧后的复发”。很多人烧退了以为好了,立刻恢复工作,结果第二天又烧回来,甚至更严重。这不是巧合,而是甲流的“回马枪”——病毒虽然被压制,但并未清除,身体一旦过度劳累,免疫系统再度崩盘,病毒就卷土重来。

说白了,甲流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你不踩到它尾巴,它就躲在你身体里伺机反扑。

而我们对甲流的防控意识,远远不够。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你有多久没洗过手了?别笑,这不是玩笑。甲流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8小时以上。门把手、电梯按钮、地铁扶手,都是病毒的“五星级落脚点”。而你一摸再摸的手机屏幕,可能比马桶还脏。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依然是最基础、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别以为这些是“老生常谈”,恰恰是因为你没做到,它们才一再被强调。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别把甲流当成“只传给人”的病毒。研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可以从人传给动物,也可以在动物之间传播,再反过来传染人类。这意味着,它有更多的“变异机会”和“重组可能”,每一次传播都是病毒升级的机会。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而你每一次掉以轻心,都是给它开绿灯。

再说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坑——“增强免疫力”的误区。很多人一听说免疫力重要,就开始猛灌维生素、吃补品、泡药酒、喝蜂蜜水、熬中药,一副“万物皆补”的姿态。但问题是,你知不知道: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平衡适度。

过高的免疫反应反而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加重病情。与其盲目补,不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三件事做到位。别总想着“吃点啥就能提高免疫力”,那是广告说的,不是医学。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甲流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4天,传播力在发病前一天就开始增强,发病后5天内最强。这也意味着,你可能正在“潜伏期”,却还在四处走动,成为别人眼中的“移动传染源”。

尤其是孩子,学校聚集性强,一旦一个班级中出现一例阳性,往往几天内就会“连锅端”。而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发烧后,还让孩子“坚持上半天课”,结果全班中招。

别总以为“扛一扛就过去了”,你是在拿别人健康做赌注。

不少人也会问:那甲流和新冠有什么区别?我到底得的是哪一个?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甲流和新冠病毒感染在初期症状上高度相似:发热、咽痛、乏力、肌肉酸痛。但是两者的病程不同,传染期不同,潜在并发症也不同。最准确的方式,依然是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

而最让人头大的,是“双重感染”的存在。甲流和新冠可以同时感染,医学上称为“叠加感染”,这时候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发热时间更长,恢复更慢,住院风险更高。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所以别一边咳嗽一边猜测“到底是哪种”,有症状就该检测、就诊,该休息就休息,别怕麻烦。

最后一个提醒:甲流病毒在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候传播最活跃。进出空调房、忽冷忽热、穿衣不当,都是助攻病毒的行为。别等到“感冒”变成“高烧四天”,才后悔没重视。

现在你知道了,甲流不是“感冒plus”,它是能让你虚脱、脱水、脱岗,甚至“脱发”的狠角色。

别再用旧认知对抗新病毒。

“甲流”来势凶猛,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如果你已经感染了,老老实实休养,避免二次感染,避免传人;如果你还没感染,别高兴太早,防护不能松懈。

病毒没那么讲道理,但你可以更科学一点。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关注我们,一起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过得更明白、更主动。

参考文献:

[1]李兰娟,周俊,徐建青,等.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策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4,42(10):725-730.

[2]张文宏,陈晓芳.新冠与季节性流感的临床识别与防控策略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6):481-486.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