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28日 08:04 1 cc

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评论,主要来分析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我们正撞上数字时代的物理天花板。几十年来,支撑二进制“0”和“1”的存储技术,就靠两种本事:电荷存数据(比如闪存)或磁矩存数据(比如硬盘)。

可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这两种老办法的毛病越来越致命:电荷会偷偷泄漏导致数据丢失,磁矩怕外界磁场干扰,密度太高还会出现“串扰”。

找一种又快又稳的新存储方式,成了物理学家的头号目标。2025年11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MPSD)的研究,或许找到了答案。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他们用太赫兹光脉冲,操控了一种叫“铁轴材料”的奇异物质。这不仅是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更预示着光学控制的下一代存储技术要来了。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一、打破对立:铁轴材料藏着“隐形”密码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要懂这个突破有多牛,得先说说“铁性材料”这个大家族。物理学里,这个家族长期就俩主力:铁磁体和铁电体。

铁磁体有磁化强度,铁电体有电极化,它们能存数据全靠对磁场或电场敏感——但这既是优点也是软肋。

而物理学家一直在找的“铁轴材料”,是这个家族里的隐秘分支。它内部的有序结构不是简单的指向性箭头,而是微小的电偶极子涡旋。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想象一下,材料里的原子排成无数个小同心圆,能顺时针转也能逆时针转,这两种旋转方向正好对应二进制的“0”和“1”。

这种涡旋结构有个独门绝技:既不产生净磁化强度,也不产生净电极化。也就是说,用它做的存储芯片,对外界磁场、电场干扰完全“隐形”。

理论上,它的存储密度能极高,因为相邻存储单元不会像磁性比特那样互相干扰。可难题也在这:对外界没反应,怎么写入数据?

过去几十年,铁轴材料都只是实验室里的理论模型,没法实际用。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刚好解决了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二、光的魔力:太赫兹脉冲指挥原子跳舞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Andrea Cavalleri教授团队绕开了传统的电磁控制,把目光投向了光——具体来说,是圆偏振的太赫兹辐射。

研究人员选了一种叫二钼酸铷铁(RbFe(MoO₄)₂)的特殊晶体,这种材料在低温下会自动进入铁轴有序状态。

他们操控材料的秘诀,是利用光的“螺旋度”。圆偏振光传播时,电场矢量会像螺旋一样旋转。当特定频率的太赫兹光脉冲射入晶体,不会只加热材料,而是和晶格原子产生共振耦合。

这是一套精妙的诱导机制。太赫兹脉冲通过激发晶格振动(声子),在原子层面产生“合成有效场”。

就像论文第一作者曾志阳解释的,这种合成场能模拟物理扭矩,让微观涡旋跟着光的旋转方向排列。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左旋光让涡旋切换到“0”,右旋光切换到“1”。这个过程的革命性,体现在速度和稳定性上。太赫兹的振荡周期是皮秒级(万亿分之一秒),写入速度理论上比现在的固态硬盘快几千倍。

更关键的是它“非易失性”——光脉冲消失后,涡旋状态不变,不用持续供能维持,这和需要不断刷新的传统DRAM内存完全不同。

论文作者Michael Först还提到,这种方法的选择性极强。只有特定频率和偏振的太赫兹光才能操控它,这为超高保密存储设备提供了可能。

三、从实验室到商用:还有两道难关要闯

虽然实验室里的成果很惊艳,但要让铁轴材料存储器走进市场,还有两大核心难题要解决。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第一个是“太赫兹缺口”的工程化问题。太赫兹技术虽然在安检、通信领域能用,但要做出高强度、可调谐还能微型化的太赫兹源,目前还是瓶颈。

现在的实验装置得用大型飞秒激光器和复杂光学平台,怎么把这些集成到微芯片大小,是商业化最大的拦路虎。

第二个是工作温度的限制。目前铁轴有序态大多要在低温下才能稳定,比如二钼酸铷铁就需要低温环境。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开发出室温下就能有强铁轴耦合特性的新材料,是材料科学家下一步的重点。不过也有好消息,量子计算同样需要低温

这种存储技术或许能先在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控制系统里派上用场,作为不受量子比特磁场干扰的存储器。

四、存储革命背后:计算范式要变天?


存储技术迎革命!太赫兹光操控奇异材料,破解摩尔定律困局


这项研究的意义,早就超出了单一技术指标的提升。它标志着信息技术正从利用电子的“电荷”“自旋”,转向利用更复杂的“拓扑序”或“集体激发模式”。

铁轴存储器的出现,证明人类能通过光与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原子尺度定制新的自由度。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思路。

现在我们正处在数据产生速度远超存储能力的时代,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成果给出了一个未来方向:将来的存储,可能不再靠硬盘旋转、电子穿梭。

信息会被编码在转瞬即逝却又恒久不变的光之涡旋中。这不止是存储密度的提升,更是整个计算范式的更迭。

从电荷到光涡旋,存储技术的这场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