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短短24小时,美2次通告全球,中美关系有变,中方最快本周签协议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27日 06:00 2 admin

中国同意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释放了怎样的信号?中美关系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24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他在与中国高层通话中,为美国农民达成了一项“良好而非常重要的协议”。虽然他没有明说是什么协议,但舆论已经猜到,必然是与采购美国农产品有关。就在特朗普宣布这一消息的当天,根据航运计划显示,两艘货轮正开往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附近的粮食出口码头,准备装载今年5月以来首批向中国出口的美国大豆。其实,在10月底,中美釜山会晤后,咱们这边就已经同意在2026年1月前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且已经下单了。但特朗普再次强调与中国达成协议,很明显就是在安抚美国农业界的焦虑情绪。毕竟,如果不是今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争端,美国大豆产业也不会受此重创。

短短24小时,美2次通告全球,中美关系有变,中方最快本周签协议

不过,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特朗普声称与中国达成了协议,但目前中美还没有签署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协议细节等疑问也让谷物市场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剧。对此,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24号同一天对美媒表态称,“我知道中国会在本周或下周签署协议”。换言之,在美国方面看来,我国最快会在本周签署相关协议。在短短24小时内,美国先后2次通告全球,从这里不难看出,美国政客希望中美早日签署相关协议的迫切心态。

显然,这背后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第一,大豆作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压舱石”,之前美国出口大豆中逾半数都流入中国市场,但今年 5 月起中国曾长期未采购美国新季大豆,这直接造成美国大豆收割旺季面临出货难题,仓库库存积压如山,签署采购协议成为缓解这场农业危机的关键举措,这凸显了中国市场对美农产品出口无可替代。第二,美国农业州的选票在总统大选等选举中有着重要影响,农民群体是特朗普等政治力量的核心支持群体之一。特朗普这次在社媒上高调宣传为农民达成相关协议,其本质就是想通过推动签署采购协议安抚农民群体,为自身争取更多政治筹码。

短短24小时,美2次通告全球,中美关系有变,中方最快本周签协议

至于中国同意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其中显然也释放了不寻常的信号:首先,这是双方从对抗性博弈转向有限合作的直接体现,为两国其他经贸领域的沟通提供了可参考的合作模式;其次,这也是出于保障国内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考量,重启美国大豆采购,是构建多元化供应渠道的关键举措,能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带来的囤粮抬价、供应中断等风险;最后,我国再次选择美国大豆并非单纯的追求低价,而是综合考量品质、经济效益后的理性决策,也体现了中国进口采购的专业化与灵活性。

短短24小时,美2次通告全球,中美关系有变,中方最快本周签协议

虽然现在我国恢复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让中美迎来了缓和契机,但并不代表中美之间的博弈就此停止。这次合作本质上是双方各取所需的务实交易,美国推动合作更多是为缓解国内农业困境和政治压力,而我国始终坚守核心原则。如果美国在台湾问题等我们核心利益议题上不拿出明确行动,仅追求短期经贸利益,这种缓和难以转化为稳定持久的关系提升。说得简单点就是,经贸合作只能算是中美关系的“稳定器”,核心分歧的解决与否才是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关键。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