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28日 18:08 1 admin

今年的固收+,应该是继2021年之后迎来的又一次大发展。

2025年三季度,公募固收+总规模增长了5390亿元,就是这个原因。

但如果更精细的拆分来看,三季度90%的规模增长,几乎都来自于中高波固收+的产品线。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原因也很好解释——

第一,三季度权益市场迎来主升浪,沪指创出10年新高,尤其8月份大家整体的情绪是比较兴奋的。

第二,债市那边却处于低波动、低利率、低赔率的三低状态,债券收益率易上难下,乏善可陈,看着权益市场吃肉,沉淀在存款、理财上的负债端自然也有入市需求。

但考虑到2022-2024年权益市场留给大家的记忆实在深刻,不管是监管、机构、渠道还是投资者,大家都不希望这轮牛市会以过快的方式透支掉。

所以作为“中庸之选”的固收+几乎成为了存款、理财等中低风险资金入市的共识。

再考虑到股市那边赚钱效应较好,弹性更高、收益更强、波动也相应更高的高波固收+,顺势也就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选择。

毕竟,难得的行情,如果仓位没买够,收益没跟上,岂不很浪费?

第三,而关于低波固收+和高波固收+,可能存在的讨论,我是这么看的——

低波固收+,更强调“固收”,强调市场波动时收益的稳定性,也就是要有比较好的回撤控制能力。

高波固收+,更强调“+”,强调市场上涨时的收益弹性,更偏向“权益类基金的减弱版”,当然需要有更高的风险收益比。

二者都是很好的品种,会吸引不同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的投资者来选择,各自有各自的市场空间。

如果更多的资金通过固收+入市,而不是一股脑扎在权益里的话,也能帮着市场走慢牛。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长期业绩稳定的两只偏债混合型基金

当然,考虑到高波固收+的权益仓位会更高一些,收益和波动都会放大,咱们挑高波固收+要首选有更长时间、业绩更稳定的那些标的。

我统计了一组数据,从2020年10月1日到2025年9月30日,这完整的5年时间里,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区间收益是17.01%,年化收益大概是3.30%。

我们就按3%算,给它翻一倍,按超过年化6%的规则从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偏债混、可转债基金挑选,要求从2020年至2024年,每年相较于业绩基准都有超额。

全市场符合要求的固收+基金有几只?

只有2只。

华夏磐泰和东方红配置精选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最近不是摩尔线程上市嘛,我看很多中签的朋友都在分享自己的欧气。

周三看财联社的新闻,东方红配置精选获配摩尔线程1.5505万股,是单只公募产品中获配数量最多的一只。

打新,自然也是固收+产品增厚收益的一种方式。

东方红配置精选本就是东方红高波固收+矩阵里的代表,基金经理孔令超目前也是东方红固收团队中从业多年的老将,具有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经验,从超额的稳定性来看,东方红配置精选这几年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从长期走势的角度看,东方红配置精选也符合一个“偏债混合基金指数增强版”该有的样子。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应该说从2018年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开始,以债券作为打底仓位,以股票权益适当增厚收益,承接理财替代需求的固收+开始走入历史舞台。

2029-2021年的权益牛市,更催生了固收+整体规模的爆发,从2018到2021年,整体固收+规模从5579亿飙升至2.41万亿,这是固收+的第一次大发展。

但后边也遇到过问题,固收+开始变成固收-了。

因为咱们当年买固收+,普遍还是把这类产品当成固收来看待。

对背后的权益中枢、波动中枢考虑不够,挑产品的时候也太强调业绩和收益,导致2021年之后权益开始波动时,很多产品变成了“固收-”,严重偏离了当时投资者的预期。

固收+遇到了阵痛,也使得前两年大家痛定思痛,反思整个品种的投资管理和运营模式。

今年这轮固收+的发展,相比上次有什么不同?

机构又针对性的做了哪些升级?

策略扩容:从股债拼盘到打磨多策略

原来1.0版本的固收+,主要还是股票和债券的拼盘,可挑选的资产有限,对配置的思考也不多,这就导致应对风险的能力有限。

利用前两年的时间窗口,很多机构也对“+资产、+策略”进行了更精细的区分。

像东方红,在股票投资方向,会考虑宽基指增、红利因子、成长因子等策略,争取“东方不亮西方亮”,提高收益的稳定性。

对可转债,不再单独配置,而是将其折算为权益敞口,纳入整体权益的风险管理中,一方面,避免了因为单独配置转债而造成的敞口失控;另一方面,还能根据价格、溢价率、YTM等指标,及时评估和正股的性价比。

对固收+来说,风险仓位本来就有限,还要去尽量追求绝对收益,好钢就更得用到刀刃上。

东方红固收基金经理纪文静,拥有18年从业经验,10年投资管理经验,历经牛熊淬炼,本身就特别强调资产的性价比,会考虑风险敞口估值体系去对各类资产进行比价,尽量挑高性价比的品种。

她在管的东方红信用债和东方红6个月持有债券,就是定位低波的产品。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尤其是东方红信用债,纪文静从今年开始逐步降低了转债和股票仓位,合理推测就是权益进行了一波上涨之后性价比有所降低,为避免后续产品波动加大,提前做了一些止盈。反映在投资业绩上,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这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8.19%,位列国泰海通证券评价同类产品前7%。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风控升级:让每一分风险暴露都创造价值

过去固收+的风控更侧重于事后的回撤控制和止损,我们买产品时,其实并不知道产品的潜在收益和回撤处于什么水平。

都是固收+,权益中枢不同,波动就会很不一样。

投资最怕“预期差”,如果让不适合的投资者买到高波固收+,受不了波动该怎么办?

所以今年固收+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什么?

就是给固收+做明确的定位,从“投前”就开始做风控。

在东方红,权益仓位中枢在10%以下会定位于低波动,10%-20%中枢定位于中波动,20%以上则定位于高波动。(注:以上为内部定位)

那目前定位中高波的固收+代表产品有哪些?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如果投资者愿意承受更高的波动去争取更高的收益,那定位高波含权产品就比较适合你。

孔令超对中高波固收+有一些策略上的总结。

第一,先对产品有一个合适的预期回报和波动控制目标,确定产品长期的权益中枢。

第二,展望未来一到三年的宏观环境,然后调整权益资产的比重和行业配置。

第三,如果市场估值发生了较大变化,再做进一步的调整。

依然拿东方红配置精选举例子,从个股层面看,还是东方红一贯的高质量选股,不管红利、科技还是消费方向,优选估值合理、质地较好的好公司。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然后在权益中枢上,如果我们把股票仓位+50%转债仓位合并为权益仓位的话,根据定期报告披露数据,从2022年以来东方红配置精选的权益中枢应该在20%以上。

截至2025年3季度,随着权益资产的上涨,孔令超也适当降低了权益仓位占比,但依然保持在20%上。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然后在投中,东方红会进一步实践“风险预算”理念。

在做固收+管理时,会先确定好组合能承受的风险总量,所有的资产配置和策略选择都是在既定的风险水平下,去追求最优回报。

像基金经理余剑峰,他本身就有量化背景和学术思维,更能把这套体系和指数增强策略融入到固收+管理中。

与市场上很多固收基金经理不同的是,余剑峰对在管的产品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波动率,真正做到心中有数、量力而行。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这套体系也获得不少渠道和投资者的认可,从发行情况来看,仅在今年下半年,东方红就相继布局了由余剑峰管理的两只固收+产品——东方红汇明债券基金与东方红汇诚债券基金。

12月2日起,同样由他作为拟任基金经理的新基金——东方红汇裕债券基金(A类026055、C类026056)也将启动发行。

余剑峰相信,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业性在于对风险的管理,理论上,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是承担了额外的风险。

而固收+管理的关键,就是风险预算配置体系。

体系化协同:从“各自为战”到“系统工程”

今年固收+最后一个资管趋势,就是体系化和工业化。

固收+从原来更强调单兵作战和盘感的品种,向更依赖平台和团队做出了转变。

这也很好理解,既然资产和策略再变得更多元,风险控制也变得更精细,那这些工作,注定不再是只靠基金经理一个人就能实现的“任务”,而是要依托整个团队的分工。

对此,分管东方红固收业务的公司副总经理胡伟表示,经过多年培育,东方红固定收益团队已成为一支长期高效协同的精英团队。不仅建立起了从研究到投资的高效转化机制,同时还着眼长期、放眼全局,在业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配齐不同专业特长的人才,注重多元互补。

在传统的固收+管理中,股票和债券资产通常由不同团队分仓管理,但债券、股票、可转债等不同资产之间有不同的影响因子,这很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

在东方红,固收+产品会由独立团队统一运作,这是真真正正把固收+当成资产配置的组合在管。

与此同时,东方红的固收、权益团队会保持比较紧密的联系,这样方便及时交流投资机会,更能做股债视角下的交叉验证。

团队内部会保持比较高频的交流,包括每天的晨会、每周的周会与双月度的投决会等多种形式,主要目的在于挖掘机会,带来观点上的碰撞。

目的只有一个,在做好风控的前提下,尽量实现收益的增厚。

固收+,为慢牛提供了一种可能

现在是2025年底,站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确实想象不到今年权益市场会给我们这样大的惊喜。

目前咱们最关心的就是慢牛,而为了慢牛,我们也看到上上下下做了很多的努力。

“慢牛”追求的并非一夜暴富,而是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而在这样的目标下,我依然相信固收+具备很多的独特价值。

这种“债打底、多资产增强”的架构,使其在震荡市中能有效缓冲回撤,在牛市里又能跟上市场步伐,避免了资产端的大起大落,这也为负债端资金的持续入市,打开了一种可能性。

而东方红固收+团队,在保持一以贯之的价值投资的风格上,也在考虑为投资者打造风险收益更匹配、更可持续的产品矩阵。

一条能够穿越周期、平稳向上的净值曲线,正是对“慢牛”最好的回应,也给予了投资者一份从容与信心。


注:时间截至2025年9月30日,业绩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基金排名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基金评价与研究中心于2025年10月2日发布的《基金业绩排行榜》。

东方红信用债债券A评级分类为准债债券型,近一年同类排名58/888。

东方红明鉴优选定开混合、东方红安盈甄选一年持有混合A、东方红慧鑫甄选6个月持有混合A、东方红配置精选混合A、东方红锦惠甄选18个月持有混合A评级分类为偏债混合型。

东方红收益增强债券A、东方红汇阳债券A、东方红汇利债券A评级分类为偏债债券型。

东方红聚利债券A评级分类为准债债券型。

低波代表产品:

东方红信用债债券A2020-2024年度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94%、8.18%、-1.31%、0.50%、5.5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17%、1.12%、-1.44%、2.38、1.15%。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纪文静(2015.11.16-至今)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19%、9.3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33%、-0.66%。

东方红6个月持有债券A2023.9.12-2023.12.31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07%,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69%,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6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83%。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5%+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5%。纪文静(2023.9.12-至今)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4.7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61%。

中波代表产品:

东方红锦惠甄选18个月持有混合A2023.1.30-2023.12.31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8%,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8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53%。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8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估值调整)*5%。王佳骏(2023.01.30-至今),高德勇(2023.01.30-2025.03.01)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0.5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33%。

东方红汇阳债券A2020-2024年度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6.65%、4.72%、-0.44%、1.59%、5.5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62%、1.50%、-1.78%、0.71%、6.13%。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孔令超(2016.08.05-至今),徐觅(2017.08.31-2023.04.15),纪文静(2016.05.28-2017.08.31),饶刚(2016.07.28-2021.03.13)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79%、13.7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14%、6.81%。

东方红汇利债券A2020-2024年度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6.72%、5.01%、-0.68%、1.65%、5.6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62%、1.50%、-1.78%、0.71%、6.13%。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孔令超(2016.08.05-至今),徐觅(2017.08.31-2023.04.15),纪文静(2016.06.13-2017.08.31),饶刚(2016.07.28-2021.03.13)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44%、13.4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14%、6.81%。

高波代表产品:

东方红配置精选混合A2020-2024年度基金A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4.13%、7.77%、-0.83%、1.91%、10.0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5.32%、0.87%、-4.06%、-0.64%、7.24%。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80% 。孔令超(2018.05.21-至今)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84%、24.7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70%、8.80%。

东方红收益增强债券A2020-2024年度基金A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95%、5.89%、-5.42%、-1.69%、13.3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62%、1.50%、-1.78%、0.71%、6.04%。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7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15%+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孔令超(2024.03.05-至今),胡伟(2020.05.13-2024.03.05),纪文静(2015.11.02-2024.03.05),李家春(2016.10.10-2018.06.28)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5.03%、27.5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6.38%、21.70%。

东方红聚利债券A2020-2024年基金A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88%、14.35%、-0.93%、0.61%、7.2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0.01%、2.07%、0.56%、2.04%、4.85%。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30%+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70%。基金经理:孔令超(2019.09.06至今)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1.65%、13.8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3.67%、18.35%。

量化配置思维代表产品:

东方红安盈甄选一年持有A2022-2024年净值增长率为-3.64%、-0.17%、11.1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6%、3.12%、8.62%。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估值调整)*2%。历任基金经理:高德勇(2021.07.07-2023.02.15) 、胡伟(2021.07.07-2024.04.09)、余剑峰(2023.02.15-至今)。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8.63%、18.9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4.52%、14.88%。

东方红明鉴优选两年定开2021-2024年净值增长率为7.08%、-5.58%、-1.18%、15.2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4%、-3.15%、-0.64%、7.52%;历任基金经理:陈觉平(2020.10.27-2023.12.22)、余剑峰(2021.07.09-至今)。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8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估值调整)*5%。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近三年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21%、26.6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4.33%、10.43%。

东方红慧鑫甄选6个月持有混合A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80%+中证800指数收益率×12%+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估值调整)×3%+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余剑峰(2024.04.30-至今)。截至2025.9.30,产品A类份额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9.1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9.44%。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6.7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5.58%。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相关公告。本基金的风险等级评级结果请以销售机构的评级为准,请投资者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购买相匹配的风险等级产品。本基金由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管理责任。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