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北大录取通知书被指存在语句问题,校方回应将反馈改进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9日 00:31 1 cc

文字是传递信息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承载重要意义的文书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尤为重要。8 月 6 日,有网友发帖指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的两处表述存在语句问题,这一发现迅速引发关注。北京大学随后回应称将接受建议并反馈相关部门,研究改进方案。这场看似细微的争议,不仅关乎一份通知书的文字表达,更触动了人们对语言规范与公共文书严谨性的思考。

北大录取通知书被指存在语句问题,校方回应将反馈改进


事件曝光:一纸通知书的语言争议
八月的升学季,录取通知书是无数考生最期待的礼物。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是因其设计精美、意义特殊,被视为学子们的 “荣誉勋章”。但今年,这份承载喜悦的文书却因两处语句引发了网络讨论。
8 月 6 日,一位细心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长帖,对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的表述提出疑问。该网友自称是语言文字爱好者,收到朋友分享的录取通知书照片后,发现其中两处语句读起来略显拗口。“本以为是我看错了,反复读了几遍,还是觉得不太通顺。” 网友在帖中写道,随后详细分析了具体问题。
第一处争议语句为 “我校决定录取你入 xx 学院(系)专业学习”。网友认为这句话存在 “句式杂糅” 问题:“决定”“录取”“入”“学习” 多个动词叠加使用,显得冗余,且 “录取” 一词通常不接兼语结构,建议修改为 “我校决定录取你为 xx 学院(系)专业学生”。这样的表述更简洁,也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二处引发讨论的语句是 “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网友指出这里存在 “语序不当” 和 “用词不当” 双重问题:一是 “准时” 作为状语,按语言习惯应置于谓语 “到校报到” 之前,而非时间状语 “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 之前;二是 “准时” 通常对应具体的时间点,如 “上午九点准时报到”,而 “八月十八日” 是一天的时间范围,用 “准时” 不太恰当,建议将 “准时” 改为 “按时”,调整表述为 “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
帖子发布后,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网友们纷纷对照自己或他人的录取通知书核实,支持者认为 “确实读起来有点别扭,改了更通顺”,也有网友觉得 “没必要吹毛求疵,能看懂意思就行”。这场关于语言规范的讨论,迅速从教育领域扩散到语言文化层面,成为升学季里意外的热点话题。

北大录取通知书被指存在语句问题,校方回应将反馈改进


语句争议的细节剖析:规范与习惯的碰撞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争议焦点,不妨仔细剖析这两处语句的表达问题。在第一处 “我校决定录取你入 xx 学院(系)专业学习” 中,网友的质疑并非无中生有。现代汉语中,“录取” 一词的常用搭配是 “录取某人为某专业学生” 或 “录取某人到某专业学习”,而 “录取你入…… 学习” 的表述确实较少见,多个动词的连续使用让句子显得不够凝练。
正在准备大学报到的考生小李对比了自己收到的其他高校录取通知书,发现多数学校的表述是 “录取你为 xx 专业学生” 或 “录取你进入 xx 专业学习”。“确实感觉北大这句有点绕,读的时候需要停顿一下才能明白意思。” 小李说,作为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他更习惯简洁明了的表达。
第二处语句的争议更关乎语言习惯。“准时于某日报到” 这样的结构,在日常口语中或许不会引发误解,但在正式文书里,就显得不够规范。语言学者指出,汉语状语的位置虽然相对灵活,但在书面语中通常遵循 “时间状语 + 方式状语 + 谓语” 的顺序,“于八月十八日按时到校报到” 显然比 “准时于八月十八日到校报到” 更符合阅读习惯。
“‘准时’和‘按时’的区别也值得注意。”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解释,“准时” 强调与规定时间分毫不差,常用于具体时刻;“按时” 则侧重遵守规定的时间范围,更适合用于 “某日” 这样的表述。比如 “请准时参加上午九点的会议” 和 “请按时在周五前提交材料”,两者的使用场景各有侧重。录取通知书要求 “八月十八日” 报到,用 “按时” 确实更贴切。
这些细节上的争议,看似是咬文嚼字,实则体现了公众对公共文书语言质量的高期待。“北大作为顶尖学府,其文书应该成为语言规范的典范,这样的小问题确实应该改进。” 网友在评论中这样写道,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校方回应:从倾听建议到研究改进
争议曝光后,北京大学的回应迅速而坦诚。8 月 6 日下午,经视直播记者联系北京大学咨询此事,学校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网友的建议。“非常感谢网友的细心和对学校的关注。” 工作人员在回应中说,会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学校招生办公室,后续将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如何改进录取通知书的表述。
这样的态度得到了多数网友的认可。“有错就改,不回避问题,这才是名校该有的担当。” 有网友评论道。也有网友注意到,近年来北京大学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从加入校长寄语到采用传统工艺印制,都体现了对这份文书的重视,“相信他们也会重视语言表达的规范,让通知书更完美。”
据了解,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文字内容通常由招生部门拟定,经过多轮校对后定稿,但由于每年的表述基本沿用模板,可能会忽略一些长期存在的语言细节问题。“录取通知书的核心信息是‘录取’,大家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专业、报到时间等关键内容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容易被忽视。” 一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每年都会更新通知书的部分内容,但整体框架变动不大,“这次北大的争议,也给我们提了醒,后续会加强文字审核。”
北京大学的迅速回应,展现了对公众意见的尊重。这种开放的态度,让这场争议没有演变成对立,而是成为一次良性的互动。许多网友表示:“这不是批评,而是希望更好,毕竟这样的文书会被无数人珍藏,语言规范很重要。”
专家解读:规范之外的语言温度
为了更专业地分析这两处语句问题,媒体记者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作为语言文字领域的专家,张三夕认为这两处表述并非严重语病,只是存在不够简洁通顺的问题,“算不上错误,但确实有改进空间。”
针对第一句 “录取你入专业学习”,张三夕解释:“语句本身能让人理解意思,说得通,但动词叠加导致表述有些啰嗦。” 他对比了网友建议的修改方案,认为 “录取你为某专业学生” 的表述更简洁明了,符合公文写作 “言简意赅” 的要求,“原句虽然不算病句,但修改后效果更好。”
关于第二句的状语位置问题,张三夕指出,汉语状语的位置相对灵活,口语中 “准时于某日到校” 的说法并不罕见,但在正式的公文类文本中,更规范的表达是将状语放在谓语附近。“‘于八月十八日按时到校报到’这样的表述,读起来更自然,也更符合书面语的习惯。” 他特别强调,公文类文本不同于日常口语,应更加注重表达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避免读起来拗口的情况。
在张三夕看来,这场争议反映出公众对语言规范的重视,是积极的现象。“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公共文书尤其是具有纪念意义的文书,应该尽量使用规范、标准的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也体现对受众的尊重。” 他以高校录取通知书为例,说明其不仅是一份通知,更是一种文化传递的载体,“顶尖学府的文书,在语言上也应该成为标杆。”
不过,张三夕也提醒大家避免过度苛责:“语言表达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更优的选择。网友提出建议是出于好意,学校接受建议进行改进,这种互动值得肯定。” 他认为,重要的是形成重视语言规范的氛围,而不是纠结于个别语句的是非。
公众讨论:语言规范的公共意义
这场看似细微的争议,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语言规范的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遇到的公共文书语言问题,从政府公告到企业说明,都存在类似的表述不规范现象。“之前看到过‘请各位居民于周三前准时垃圾分类’的通知,和北大这个问题很像,‘准时’用在这里也不合适。” 一位网友留言道。
教育工作者们对这场讨论尤为关注。中学语文教师王老师在朋友圈写道:“这是很好的语言教育案例,能让学生们明白规范表达的重要性。” 她计划在开学后将这个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这样的表述需要改进,培养他们的语言规范意识。”
也有网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在数字化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键盘输入,对文字表达的敏感度有所下降,这样的争议能让大家重新关注语言的细节。“现在大家习惯了快速打字、语音转文字,很多时候不注意语句是否通顺,这样的讨论能提醒我们放慢节奏,认真对待文字。”

北大录取通知书被指存在语句问题,校方回应将反馈改进


北京大学的校友们也加入了讨论。一位 2010 级的校友翻出自己当年的录取通知书,发现表述与现在类似:“当时完全没注意到这些问题,现在看来确实可以更完善。” 他认为学校愿意听取建议进行改进,体现了 “兼容并包” 的校训精神,“不仅学术上追求进步,细节上也精益求精。”
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言规范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让沟通更顺畅的工具。公共文书作为传递信息、体现公信力的载体,更应该在语言表达上做到规范、准确、流畅。这场关于录取通知书的争议,最终指向的是对文字的敬畏和对细节的重视。
八月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书桌一角,一份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静静放在那里,红色的封面烫金校徽熠熠生辉。文书上的语句或许在未来会有所调整,但这场关于语言规范的讨论带来的思考,将持续影响着人们对文字表达的态度。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重视每一个词语的用法,才能让文字真正发挥它的力量,这或许就是这场争议最有价值的地方。”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会结合网友建议和专家意见,对录取通知书的文字表述进行优化。这份承载着无数期待的文书,将在细节的打磨中,继续传递着知识的力量与文化的温度。而公众对语言规范的关注,也将推动更多公共文书在文字表达上追求更优、更精。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