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高市为何“服软但不撤回言论”?日本前驻华大使:敢撤我们就完了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29日 02:05 1 cc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几天频繁对华进行“示好”,还一再就涉台言论降调;但在中方多次要求之下,高市却坚持不撤回错误的言论,也不给一个理由。日前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接受采访时候说,不是高市不想,而是她不能“撤”,否则日本在未来一二十年内都无法对华立足。

高市为何“服软但不撤回言论”?日本前驻华大使:敢撤我们就完了

多家日媒报道,自从特朗普向日本打来电话,传达“要求日本不要在涉台问题上挑衅中国”之后,日方的态度变化非常明显。高市早苗在26号重新解释了涉台立场问题,声称日本“无权认定台湾法律地位”,还表示“有责任和中国建立良好关系”。

但此举很快就被中方戳穿,指出日本实则在回避中国撤回言论的要求,试图蒙混过关。很显然高市早苗的这种敷衍态度是不顶用的,这也让外界好奇一个问题:让高市说一句“撤回涉台错误言论”为什么这么难?

近日,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作为在中国立足很多年的外交官,日媒想知道他的视角中国“为什么这么愤怒”。对此垂秀夫表示“台湾问题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是核心问题,是绝不能触碰的红线”。到这句话的时候,垂秀夫明显还是表现得很有外交经验,也熟知中国的政策;他甚至已经预测认为,中国既然要求高市早苗撤回言论,那么高市不如此做,中日在最近一段时间就没有缓和的机会。

高市为何“服软但不撤回言论”?日本前驻华大使:敢撤我们就完了

但接下来垂秀夫的言论就堪称离谱了,他居然表示自己认为“绝对不该撤回言论”,因为这件事关乎整个国家的立场。垂秀夫声称要是对中国“屈服”的话,那么未来10年到20年,日本都难以建立稳定的对华政策,所以不该撤。

垂秀夫的言论也不难理解,他将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理解为对中国“屈服”,假设要是这样在立场上对中国软化的话,未来日本对华可能都要“低人一等”了;再加上日本国内也是右翼横行的状态,激进派必然难以接受结果,结局就是来回摇摆稳定不下来。

先说垂秀夫本人,在之前担任驻华大使的时候就是强硬派政客之一,但同时也和台湾眉来眼去,还在去年卸任后接受民进党当局的授勋,自称对台湾有“认同感”受到外交部的批评。这次高市早苗发布涉台言论的时候,11月中旬垂秀夫第一次接受采访,没有提高市的言论是否有问题,而是委婉表示“中国无论是外交方面,还是经济、军力等方面都强于日本,这是必须要承认的”。当时日媒还认为他是支持高市早苗“服软”的一方,没想到这次他直接亮明立场,声称“绝不应该撤回”。

高市为何“服软但不撤回言论”?日本前驻华大使:敢撤我们就完了

垂秀夫的言论说白了就是迎合日本国内右翼人士的“强硬论”,认定日本一旦在施压下做出妥协,他们未来对中国的路就难走了;实际上这点日本政客也都能看出来,高市的涉台言论并非口误,而是其推动“强军扩武”的战略支点——将“台湾有事”与集体自卫权绑定;这种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共同社统计高市的言论发出之后,支持率飙升到将近70%。所以他们认为公开撤回言论等同于否定自身政治立场,必将失去这些右翼人士的支持,危及执政根基。

高市为何“服软但不撤回言论”?日本前驻华大使:敢撤我们就完了

再者来说日本现在也是“对错不论,只管立场”,这位前驻华大使虽然明白中日实力差距,但仍然要求对中国强硬路线。更是因为在日本政治生态中,自民党内部右翼势力影响力日益增强,高市的涉台言论创下日本战败以来的三个“首次”,所产生的后果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料到。

现在明白问题之后,既想借对华强硬突破军事束缚,又不敢彻底与中国交恶;高市需讨好国内右翼,又要应对经济民生压力,这种多重困境使其只能采取“硬表态、软应对”的模糊策略。

高市为何“服软但不撤回言论”?日本前驻华大使:敢撤我们就完了

但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按照垂秀夫的说法“绝不撤回”的话,日本必然撑不下去。因为这段时间中方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收紧人文交流等反制措施,已对日本经济造成实质冲击。同时,中国还手握稀土、化肥等多项反制筹码,未来日本越拖后果就会越严重。再加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高市的涉台言论遭到广泛谴责,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石破茂已经对高市的言论加以斥责,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直指其“外交无能”,这种内外压力之下,高市政府靠“拖”是没有办法解决事态的。

根据最新报道,和高市早苗共同执政的维新会现在也在考虑退出执政联盟,具体原因还不清楚。在特朗普和高市的通话中施压日本“别在台海问题上激怒中国”之后,日本亲美派政客开始对高市产生动摇。一旦维新会退出之后,高市早苗将拿不到组阁的席位,到时候她作为首相随时可能被挑战下台。所以日本政客群体虽然表面上都是云淡风轻地和中国“僵持”拒绝改变表态,真实现状并不允许他们如此做,垂秀夫等人也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