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日本继续作死,将武力阻止中方收台,中日大战将很难避免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29日 01:22 1 admin

日本这两年在台海问题上动作越来越大,首相高市早苗刚上台没多久,就在国会公开说台湾地区出事可能牵扯到日本的存亡危机,自卫队能动用集体自卫权。

这话一出口,中方直接拉出联合国宪章的敌国条款,提醒日本别忘了二战后那笔旧账。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也跟着上阵,跑到离台湾地区才110公里的与那国岛,确认要部署中程地对空导弹,说是为了防备袭击风险。

结果中方回应得毫不客气,外交部多次召见日方大使,强调台湾地区是中国内政,日本插手就是越线。眼下中日关系直线下滑,从政冷经热变成政经两头都凉,这局面谁看着都觉得中日之间的大冲突越来越近。

日本继续作死,将武力阻止中方收台,中日大战将很难避免

高市小泉的鹰派路子

高市早苗从政后专注经济和安保,2006年进安倍内阁当经济产业副大臣,管能源事宜。2014到2016年她做总务大臣,处理通信和邮政,经常去偏远地方查信号覆盖。

2019年她转经济安全保障大臣,盯着供应链和外资审查。她和安倍关系铁,多次进内阁,还常去靖国神社。2021和2024年她两次选自民党总裁,都差一点没成。2025年9月她第三次参选,10月4日第一轮拿183票,决选185票胜小泉进次郎,当上自民党第一位女总裁。

10月21日国会指名,她众议院237票,参议院第二轮125票过关,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那天她组阁,挑了不少保守派,包括有些涉黑金的议员,在野党闹得凶。

日本继续作死,将武力阻止中方收台,中日大战将很难避免

2019年小泉进次郎当环境大臣兼原子能防灾大臣,说气候变化时爱比划曲线。2020年他请育婴假,分段请,确保开会不断。2025年5月他转农林水产大臣,发布会分享买米经历。

10月4日总裁选决选156票输高市,但高市任命他防卫大臣。10月21日就职,他说要放宽武器出口,提前改安保文件。11月23日他去与那国岛视察,第一句就提离台北110公里,确认部署中程导弹。小泉表面温和,实际继承安倍路线,支持增防卫预算。

高市和小泉这对搭档,上台后就把台海问题当头等大事。高市在国会说台湾地区武力事态可能触发存立危机,小泉在岛上推进导弹,两人一唱一和,鹰派味儿浓。日媒说高市是女版安倍,小泉是觉醒的世家子,但日本网民不少人骂他们历史修正主义,担心经济遭殃。

2024年中日贸易超3000亿美元,这么闹下去,产业链得乱套。两人从政轨迹看,都是靠党内右翼票仓爬上来的,高市三次选总裁靠神社常客,小泉靠家族和青年支持。但他们忽略日本对中方市场的依赖,贸然强硬,只会让日本老百姓买单。

日本继续作死,将武力阻止中方收台,中日大战将很难避免

台海前沿的火药味升级

2025年10月高市早苗上台,11月7日众议院安全保障委员会,她直接把台湾地区问题摆上桌,说如果中方出动军舰用武力,可能构成存立危机事态,自卫队能有限行使集体自卫权。这话和安倍2021年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一脉相承,但作为现任首相第一次这么直白,中方反应快。

11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点名批评,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11月13日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大使金杉宪治,重申台湾事务纯属内政。

11月18日日本在冲绳周边搞岛屿防御演习,自卫队挖壕,F-15起飞,模拟台海坐标。11月19日毛宁发言人说日方言论损害政治基础,必须纠正。11月21日驻日大使馆在X发帖,引联合国宪章第53、77、107条,敌国条款规定德意日等国若再侵略,中法苏英美可直接军事行动,不用安理会批。

日本继续作死,将武力阻止中方收台,中日大战将很难避免

中方军方也动起来。11月15日黄海实弹射击,舰艇编队开火。11月16日海警1307舰巡钓鱼岛。东部战区舰机过巴士海峡,南部战区从南海包抄,火箭军东风导弹瞄准日本四岛。

高市推动防卫预算提前到GDP2%,11万亿日元,买400枚战斧导弹,每枚1亿日元。经济反制跟上,海产品进口禁令,北海道扇贝价腰斩,牛肉谈判停。冲绳知事玉城丹尼抗议,把居民当肉盾。日本共产党批违背专守防卫。

日本西南诸岛动作不断,与那国岛从2016年起驻160人监视队,2024年加电子战部队干扰信号。宫古岛720人配12式反舰导弹,石垣岛600人上岸舰和防空。第15旅团扩7000人,升师团。

彭博社说日本从盾变矛,转型成本压在冲绳百姓和国债上。中方国防部发言人蒋斌说,日本不反省侵台罪行,妄想介入,必付出代价。日媒算账,摩擦让日企盈利预期下调,丰田索尼在华厂催稳局面。

日本继续作死,将武力阻止中方收台,中日大战将很难避免

留给日本的选择其实十分清晰:是继续跟风强硬,在对华对抗中消耗自身经济动能、透支地区信任,短暂刷出“政治威风”?还是回归理性,抓住中国大市场的机遇,通过务实合作实现长期繁荣?

现实早已给出答案,2025年中日贸易额虽仍维持在3000亿美元规模,但日本对华出口占比已从峰值的23%降至18%,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的市场份额正被中国本土品牌快速挤压;而积极参与RCEP区域合作的东盟国家,对华贸易增速保持在8%以上,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若日本仍执迷于单边对抗,无视地区合作的主流趋势,等到地缘冲突的炮火烧至家门口,等到产业链断裂、经济衰退的苦果全面显现,再想回头寻求务实合作,恐怕早已错失最佳时机,追悔莫及。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