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23 0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在中国时,谈了合作。双方还谈成了27项共识。当时他带着德国大企业代表团来的,时间是11月16日。
人刚坐上回国的飞机,话就变了。他对着媒体,给中国提了三个要求。听起来口气硬。这种做法,前面谈合作,背后放狠话。
第三个要求,碰了台湾问题。他说台海不稳,会影响国际社会。这种说法,听着是担心,其实是想把这事变成国际的事。
怎么回事?
日本那边,有个人也说了话。高市早苗,她在11月的国会上,把台湾的事,跟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放一起说。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暗示日本自卫队可能要介入台海。
“若大陆对台湾采取海上封锁等武力行动,可能触发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
中国说她这是干涉内政,违反了中日之间的四个政治文件。她听了批评,反而更嚣张。反复说这是“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
她不认错。她是安倍路线的人。上台后就想扩军。把台海说成“存亡危机”,就是为了修改和平宪法,给自卫队松绑找个借口。
日本国内也有人不赞成。
“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的理事长藤田高景,就批评了高市。他拿出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说上面写了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也担心。他觉得高市的看法,比以前的政府激进,会惹出控制不了的局面。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石破茂这些人也说话了。他们觉得这么干,会让日本陷入危机。
高市早苗说这些话的时候,刚好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去世一个月。村山一辈子搞和平,最后还说“构建日中持久友好关系,夯实亚洲和平基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网上发了“村山谈话”的视频。还说“是时候重温‘村山谈话’了”。
再回来说德国的克林拜尔。他提的第一个要求,是说中国“产能过剩”。要求中国自己减少产能,不然欧盟就要搞贸易限制。
这话站不住脚。中国的新能源车、光伏产品卖得好,是因为技术和价格。德国自己,出口占GDP的40%多,按这个算法,它才是“产能大国”。
第二个要求,是乌克兰问题。他要中国别中立,去给俄罗斯施压,让战争停下来。中国一直的态度是劝和。这种要求,没道理。
这些话,都是他离开中国以后说的。在中国的时候,11月17日,副总理何立峰跟他一起开了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地点在钓鱼台国宾馆。
中国是德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大众、宝马、奔驰这些车在中国卖。德国企业也靠着中国的供应链。合作是互相有好处的。
面对日本和德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说法,中国在11月1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一个个都回应了。
关于台湾,说得很清楚。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外人没权力管。中日、中德关系的基础,就是承认一个中国。谁想挑战这个,就要准备好承担后果。
关于“产能过剩”的说法,中国说这是保护主义。是西方自己产业跟不上了,竞争力下降了,就怪中国。想用贸易壁垒保护自己的产业。如果欧盟真搞限制,中国会反制。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客观公正。一直劝和促谈,不像有些国家送武器,让仗打得更久。中国不会被谁绑架,也不会为了谁改变自己的原则。
日本和德国,接连在台湾问题上说话。中国都作了回应。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一部分。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能碰。谁想指手画脚,都不会成功。
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中塔对表,其实是在敲打日本?解放军的动作背后,又有哪些深意?最近,中国在外交和军事两个层面同步出招,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先来看外交的,我王毅外...
2025-11-23 0
一把剪刀,两条人命,二十年邻居一夜变仇人。 你我都以为“狗咬人”顶多赔点钱,可长治这起案子把“忍一时”的代价推高到坐牢甚至偿命,谁还敢说“小事化了”...
2025-11-23 0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在中国时,谈了合作。双方还谈成了27项共识。当时他带着德国大企业代表团来的,时间是11月16日。人刚坐上回国的飞机,话就变了。他对着...
2025-11-23 1
“北京早高峰的地铁里,有人拎着同仁堂纸袋打盹,有人抱着真空包装的茶砖,还有人把珍珠项链直接挂脖子上——一眼望去,还以为是带货主播团建。 ”这是上周六...
2025-11-23 1
【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据美国《国家利益》11月21日报道,BBC采访了一些曾在北约接受训练的乌克兰士兵,他们痛批北约的军事训练课程。这些乌军接受了...
2025-11-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