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黑一个拼命做慈善的人,为何总是会遭到这么大的恶意?就因为穿了个短裤,韩红再次被骂,这让不少喜欢韩红的人内心感到十分的苦闷。原来就在今年的8月份,...
2025-11-07 0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硬壳INK (ID:xjblvyou)
当咖啡、奶茶早已成为你我日常标配,关于它们讨论就都自带热度。
当大家还在苦苦寻觅奶茶袋、奶茶杯、纸托还能干什么的时候。
有人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奶茶杯的标签上。
和奶茶杯、纸托、手提袋相比,奶茶标签只能算“鸡肋本肋”。
直到有人突发奇想,把标签撕下来,贴到了手账本上。
图/小红书用户@Chilly
奶茶标签除了备注多奶少糖,也增添了更多用途。
为什么大家会用奶茶标签做手账?
什么人今天还在坚持用手账记录生活?
奶茶手账
一种很新的“生活便签”
奶茶标签是奶茶的身份证,基础功能就是用于饮品。
最常见的结局是连着杯子一起丢弃。
但有细心网友发现,奶茶标签自带背胶、尺寸适中、文字清晰,还自带消费日期、饮品名称,自带记录属性。
于是,很多人开始尝试把奶茶标签撕下,贴在手账本里记录生活。
第一个这么尝试的人已经无从考证,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发现:把标签贴本子上,竟然有点上头。
图/小红书用户@小雅呀
几厘米见方的奶茶标签被陆续开发出很多新的功能。
有的人会像集邮一样收集每一张喝过的奶茶标签,通过它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奶茶评价体系”。
手账爱好者小容告诉我们:“最开始做奶茶手账是为记录口味,奶茶店经常出新品,我想通过手账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奶茶评价体系。”
随着标签越贴越多,她又有了新的发现,奶茶手账可以用来对抗遗忘。
“时间一长,奶茶标签就变成一种时间标记,比如出差加班深夜点的咖啡、和好友相聚时喝的同一款奶茶,全都贴进本子里,附两三句当时的心情,就成了独家的记忆存档。”
很多网友会把奶茶手账当作某段生活的一份实体证据。
比如,把它做成“备考日历”。
“每张奶茶标签都代表一天的努力,每一杯奶茶、咖啡都是坚持的见证。”
什么人还在坚持做手账?
在各种技术足够便利,甚至AI都能帮你整理日记的今天。
为什么还有人坚持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记录生活?
答案或许在于“实体感”。
手账爱好者阿川向我们介绍:
用手机记录当然便捷,但看着相册堆积成山的照片、视频很难回想起当时的故事,实体的手账是有重量的,翻阅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
在他看来,手账可以大致分为自用型和展示型两种。
自用型手账是给自己看,主要用来记录日常。
它不像社交平台上的内容需要表演和修饰,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整理。
在焦虑和混乱的日子里,坐下来安安静静贴一页标签、写几行字,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治疗。
“记下生活中焦虑的事情,最后发现也不过只是一页纸的重量。”
而展示型手账可以在社交媒体中的某个话题下引发讨论
自带日期和备注的奶茶、咖啡标签就意外成为很好的手账素材。
在社交媒体,手账爱好者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怎么撕标签更完整”、“如何让字迹不褪色”的民间讨论。
尽管现在工具和技术都极其丰富,但是依旧有人喜欢这种“慢下来”的记录方式。
就像上一代人会收集邮票、火车票一样,奶茶票顺理成章成为一种新的载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破烂收藏”
曾经的“纸质票根”情怀,如今正在被“奶茶标签”代替。
尤其是随着电子票务的普及,你很难再留下一张自带日期的实体的生活票据。
电子登机牌已经实行很久,就连纸质火车票都在前几天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一方面,手账这样的手写记录方式依旧有自己的受众。
比如,近些年旅游景点的盖章活动也是来自手账文化。
另一方面,在外卖大战火热的今天,每天一杯咖啡喝奶茶已经成了日常。
在办公室美滋滋点杯奶茶、精挑细选比价这件事本身也自带情绪价值。
奶茶标签便宜、易得、自带信息量。
而奶茶的附带品标签意外变成一种很轻巧、适合保存的“记录载体”。
奶茶标签在你点击收货后使命结束,但这种奇怪废物利用却被大家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收藏”,大家用奶茶标签做手账的意义是想记录生活的冲动。
也是为了提醒自己:“这段日子,我没白过。”
撰文:杨一凡 ,校对:柳宝庆,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硬壳INK,当下年轻人说的生活、消费与情感观察。

相关文章
文丨小黑一个拼命做慈善的人,为何总是会遭到这么大的恶意?就因为穿了个短裤,韩红再次被骂,这让不少喜欢韩红的人内心感到十分的苦闷。原来就在今年的8月份,...
2025-11-07 0
世界注视着加沙的导弹与废墟的时候,阿什拉夫手机相册藏着另外一番景象:取水队伍排成长龙,蜿蜒曲折穿过人行道,孩童手中捧着瘪瘪的面粉袋子蹲坐在墙角。对他而...
2025-11-07 0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硬壳INK (ID:xjblvyou) 当咖啡、奶茶早已成为你我日常标配,关于它们讨论就都自带热度。当大家还在苦苦寻觅奶茶袋、奶...
2025-11-07 1
198斤到130斤,只把早餐换成一根香蕉,六个月掉68斤,马桶先冲走三斤宿便。 我叫阿青,三十岁,北京租房,朝九晚六。去年体检表写着肥胖二级,脂肪肝轻...
2025-11-07 1
来源 | 晨视频、潇湘晨报记者 | 曾永红2023年7月3日清晨,贵州省黔西市定新乡庆祝村,49岁的王珍(化名)和往常一样出门割草,之后便失去了踪迹。...
2025-11-07 1
北京冬天零下十度,他光着上身站在怀柔水库边的冰碴子里,肩头像被刀削过,三角肌鼓成三颗饱满的核桃。围观的大爷大妈裹着羽绒服喊“小伙子不冷吗?”他咧嘴一笑...
2025-11-07 1
187 cm、肩比门框宽、腰比A4纸窄,把这样的身材往山野里一摆,手机快门会自动连拍——这就是北京健体公开赛B组冠军李骁最近一次“野外写真”给人的第一...
2025-11-0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