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9日 00:34 1 cc

“因为山在那里。”乔治・马洛里的名言镌刻在珠峰的风雪中,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位20多岁的勇士,这支首次从北坡登顶的中国登山队,穿着灌满冰碴的进口鸭绒服,踩着开裂的登山靴,在“连鸟都无法飞过”的死亡地带创造了历史,将五星红旗插上8848米巅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的壮举。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但代价是永恒的:队员们10根手指被截除,更多人留下终身冻伤的疤痕。“要是有咱自己的装备,何至于此?”下山后,队长的叹息在风雪中埋下一颗种子。

彼时全球高端户外装备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一件合格的高海拔羽绒服研发需上百次极地测试,而中国连基础的防水面料都无法生产。

不划算的生意vs必须做的事

2003年,当凯乐石在广州成立时,行业充斥着质疑:“全球每年登8000米级山峰的才几百人,研发成本收得回来吗?”但创始人钟承湛认准了一件事:“有些事不能用账本算”。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这份执拗在2007年结出果实——中国第一款高海拔攀登羽绒服诞生,填补了国产装备空白。但突围之路布满荆棘:欧美版型让亚洲人活动受限,厚重的面料让攀登者举步维艰,首批产品在贡嘎山测试中就因透气性不足被队员退回。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改到能救命为止。”凯乐石团队跟着攀登者扎进雪山,把实验室搬到7000米营地。通过107位全球精英运动员的实战反馈,他们将欧美版型缩短3厘米袖长、收窄2厘米肩宽,用自主研发替代进口材料。

装备的每一次迭代,都镌刻着攀登者的生死记忆。2018年,何昌娟冲击珠峰洛子峰连登时,连续5天在-30℃至-5℃间切换海拔。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凯乐石专为其研发的三重锁温系统装备,让她在海拔骤变中始终保持核心体温,成为中国首位完成此项壮举的女性。

2021年的珠峰北坡更显惊心动魄。失明的张洪在8700米遭遇氧气泄露,全靠凯乐石装备的触觉设计突围:魔术贴的凹凸纹路成为“导航标记”,袖口的防滑材质让她精准握住冰镐,最终凭触觉触摸到世界之巅。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现场,零下40℃的极寒中,测量队员身着国产装备静止作业4小时,没有一人冻伤。这一次队员们把珠峰新高度定格在8848.86米。

从本土黑马到全球标杆的逆袭

市场终于给出答案,2023年凯乐石全渠道增长90%,营收增速远超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的18%。在国内越野跑市场,其FUGA跑鞋以34.8%的占有率碾压HOKA的24.6%,线上市场份额更是突破25%,成为唯一跻身高端阵营的本土品牌。

技术突破支撑起商业底气。凯乐石Mont系列冲锋衣防水指数达35000mm,价格却仅为国际品牌的1/3,斩获85项国际大奖。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2025年凯乐石推出的“YAN”高帮徒步鞋获ISPO大奖,成为高海拔攀登的“黄金装备”,连国际攀联都将其定为指定供应商。

如今在珠峰大本营,凯乐石帐篷已成为标配,越来越多的国际攀登者选择了这个品牌,作为全球三大全系攀登品牌之一,凯乐石终结了欧美近百年的垄断。

向上的生命从不局限于高度

新的攀登者们也在不断成长,2024年,15岁的艾力库提登顶珠峰;2025年,16岁的他又站在K2之巅,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登顶者。同一时期,国际攀登者萨吉德继承父亲的精神,无氧登顶道拉吉里峰。

国旗插上珠峰,60年前靠命拼!中国品牌死磕技术,只为再无冻伤

从1960年冻伤的脚趾到2025年的科技守护,60年时光里,装备在变,但“永远向上”的精神未变。当越来越多普通人穿着国货走向雪山,当中国标准被写入全球户外装备手册,我们终于读懂:真正的登顶不是站在山巅的瞬间,而是用技术托举每一个追梦者安全归来的坚守。

世界之巅的风依然凛冽,但中国攀登者早已不必“赤脚前行”。

那些在困境中选择突破的品牌与个人,共同诠释着最动人的生命力量——向上,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传奇,而是一个时代的勋章。

#社会##财经#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