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航拍镜头中的寿阳县南燕竹村风貌一新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6日 14:34 1 cc

航拍镜头中的寿阳县南燕竹村风貌一新

燕州小镇的航拍漂亮,但村民的钱袋子和日常,真的跟着变了吗?

航拍镜头中的寿阳县南燕竹村风貌一新

看着那幅航拍画面,我第一感觉是舒服:绿水、古巷、整洁的民居,像一张精心打磨过的明信片。说实话,视觉冲击让人很容易代入“乡村振兴已经到位”的故事线,但我更想知道站在地面的人,生活有没有实质变化。咱们别光看镜头下的风景,镜头之外才是检验成果的地方。

村里把“燕州小镇”打造成国家AAA级景区,这一点确实带来了可见的变化。路修好了,河道清了,文化活动也多了起来。我朋友小李在村口开了间四间客房的民宿,旺季能接上一拨游客,平时也接点周末散客,能额外多出三四千元的收入;张姐在镇上开了家小茶馆,白天给游客讲本地故事,晚上做点特色小吃,日子比以前宽裕了些。这些具体人物和小店,让政策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感觉更强。

但这条路并不都是顺风顺水。我在别的地方也见过类似改造,问题往往在于两个层面:一是过度依赖季节性旅游,旺季热闹,淡季冷清;二是文化被包装得过度,最后只剩下“景点商品”。不是简单修条路、涂几堵墙就能持续带来收益,更重要的是组织能力、长远规划和社区参与。没有这些支撑,漂亮的牌子很容易变成华而不实的展览品。

所以,真实可复制的做法需要把短期收益和长期承载力放在一起考虑。这里可以把旅游收益一部分放进村集体的再投资账户,用于教育、基础医疗和生态治理;同时要设定游客承载上限,避免把自然和生活节奏撕碎;再者,培训本地青年成为导览、民宿运营和内容创作者,让收益不仅流向外来投资者,而是真正留在群众手里。像我邻居老王那样,宁可先做小而精的民宿试点,再按月公开账目,让更多村民看到收益才敢参与。

未来两三年,像燕州小镇这样的地方会走向更细分的方向:有人会做深度体验型路线,专注手工艺和非遗;有人会尝试养老+乡居的组合,吸引城市里的远程工作者;还有可能通过短视频打造地域品牌,把季节性客流平稳分散到全年。对村民和想参与的中产而言,最务实的建议是先从“可控的小步快跑”开始,先试点一两个项目,做好账、做口碑,再扩大规模。千万别把全部家当押在一夜成名的爆款活动上。

说到文化和尊严,别忘了这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王大爷在河边讲的那些村史和老歌,是任何宣传片都替代不了的东西。把这些故事当成产品包装固然能吸引人,但更重要的是把收益用于维护这些记忆本身,比如支持老艺人的课、给学校买乐器。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区持续性的根基。

我知道大家对“乡村振兴”既有期待也有疑虑,既想看见钱袋子鼓起来,也怕家乡被同质化。你家乡有类似的变化吗?那种变法让人心里舒服还是有点心疼?说说你的亲身经历和看法吧,让更多人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张文军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