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百万亿美元级的深海资源,是不确定性还是机遇?

排行榜 2025年11月28日 20:42 1 admin

本文作者为瑞银证券研究部总监徐宾

海洋覆盖了地球超70%的表面,而深海占整个海洋环境的90%。众所周知,深海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油气、稀土、镍、钴、铜、锌、锰及贵金属等,部分深海矿产储量远超陆地储量。

根据与沿海国基线的距离,海洋被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海床矿产资源(尤其是国际水域中的资源)的管理依据一系列国际法公约(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基于该公约成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是最重要的相关组织。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底土(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4%)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得对该区域的任何部分或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

深海海床已探明的、富含关键金属的三类主要金属矿产包括:1)多金属结核:土豆大小的结核,广泛分布于4000-6000米深的海床平原,含有铜、钴、镍、锰和稀土金属等金属;2)多金属硫化物:块状硫化物,分布于深海火山附近,深度为350-5000米,富含铜、锌、铅、银、金等金属;3)富钴铁锰结壳:覆盖于海山岩石表面,深度为400-4000米,含钴、镍、锰等金属。

在众多深海经济相关的行业中,我们认为主要受益者是油气运营商、海上油田服务和设备提供商,而拉丁美洲油气公司可能会遭受更高资本支出成本的拖累。中国造船厂以及全球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供应链可能会受益于对新造/改装船舶和FPSO需求增加。中国机械行业及欧洲采矿和海洋设备行业也应受益于深海运营商对水下设备的资本支出。对于金属矿业公司来说,我们认为短期影响有限;而鉴于深海资源基础丰富,深海金属开采可以提供填补某些关键金属矿产供应缺口的长期机会。

为何资本市场会关注深海开采?

我们认为开采深海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源于三个原因:1)陆地矿产资源供应受限;2)深海矿产资源储量丰富;3)部分深海矿产的品位更高。这些因素将推动未来十年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的加速。

随着绿色能源转型及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光伏、卫星、机器人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兴起,铜、钴、镍、稀土等关键金属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经过数百年的陆地开采,部分关键金属的陆地供应因矿产枯竭已达峰值。此外,地缘紧张局势加剧了供应压力,尤其是在生产集中于少数国家的情况下。

海上油气开采也至关重要,主要原因有三:1)陆上油气储量枯竭。瑞银估算,到2035年全球石油供应缺口可能达1300万桶/日,这将令市场趋紧,增加对海上及非常规资源的依赖;2)海上油气储量,尤其是深水储量勘探新增大幅增长。2010-2020年,新发现的深水储量约为陆地储量的16倍。我们预计,尽管油气总产量下降,但2035年深水石油产量将达到2024年的1.9倍;3)深水是最具经济性的新增供应来源之一。

为何深海主题当下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2025年是深海主题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年,原因包括:1)中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深海科技”,寻求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2)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要求政府加快审查并发放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底矿产勘探与商业开采许可;3)国际海底管理局在起草深海开采法规十年后,可能于2026/27年更新深海开采合同申请的规范。此外,我们预计技术进步将降低深海采矿成本,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深海开采尚未实现商业化,主要受制于环保担忧与高开采成本(部分源于技术限制)。不过,随着中美均展现出对深海开采的关注,我们预计2027年起进程将加快。基于“两年规则”(国际海底管理局需在成员国提出请求后的两年内完成开采法规的通过),我们预计国际海底管理局将在2027年发布明确的开采申请指南与规范;而通过美国的法案,The Metals Company的正式开采有望于2027年的第四季度启动。

另一方面,海上油气开采已有超百年历史,属于成熟产业,但未来十年其重要性将显著提升,原因包括:1)陆上油气储量快速枯竭;2)全球地缘不确定性下,能源安全受到更多重视。俄乌冲突、美国对俄伊原油的制裁、中东紧张局势升级等,导致近年油价多轮上涨以及对于石油短缺的担忧,促使各国提升油气自给率;3)AI与机器人技术在过去两年快速进步,有助于推动深水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发展。

量化深海机遇

基准情景下,我们设定了几个主要假设情景:1)技术进步使深海开采具备经济可行性;2)将镍、铜、钴、锰视为深海中可经济开采提炼的金属;3)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规模有限。借助专有的海底资源分析模型,我们测算出基准情景下深海矿产资源总价值达177万亿美元,其中金属资源价值81万亿美元,油气(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关资源价值95万亿美元。目前海上油气勘探新增探明储量已逐步提升,而我们估算的部分深海可开采金属储量远高于陆地储量。

我们预计2035年海上油气产量价值将达1.3万亿美元(其中石油8350亿美元、天然气4440亿美元)。我们认为深水将是增长最快的新增供应来源:2025-203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2031-2035年放缓至4%,这将推动深水市场在原油总市场中的占比从2025年的7%提升至2035年的11%。我们认为该细分领域的最大机遇包括:1)FPSO:在拉美引领的深水产量增长推动下,FPSO将进入新的上行周期,未来十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000亿美元;2)对于深水钻井平台(半潜式平台、钻井船)而言,受深水钻井需求增长影响,日费率或持续高企;3)海上油气市场将更多采用先进AI与机器人技术,帮助石油公司提升效率与安全性、降低成本。

我们通过专有的深海开采成本模型,测算了开采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里多金属结核的单位成本,并与陆地开采成本对比。2025年深海开采单位成本比陆地高25%;但考虑到技术的进步,我们预计到2033年深海开采可实现与陆地开采的成本持平。

我们进一步预测2025-2050年深海采矿将带来约1.7万亿美元的设备总投资,其中84%用于水下设备(采集器、提升管线、水下机器人等),16%用于水面船舶。

关于ESG的考量

深海开采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严重且可能不可逆的风险。此外,开采作业会产生大量沉积物羽流,可能掩埋海底生物、使毒素在水体中扩散,影响范围远超开采区域。这些对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被认为具有高度确定性且危害严重。

除了直接的栖息地丧失,开采还会造成其他形式的污染,对海洋生物形成干扰。更广泛的生态破坏也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例如破坏对养分循环至关重要的微生物群落,或释放储存的碳。国际海底管理局正制定包含海洋保护区等缓解策略的监管规则,但许多科学家与国家认为,鉴于目前存在大量认知空白,唯一能避免破坏的可靠方法是暂停深海开采。

支持者认为,深海开采可能是陆地开采的更清洁替代方案(陆地开采常与森林砍伐、社会冲突相关)。但有证据表明,深海开采更可能补充而非取代陆地开采,从而增加地球整体的环境负担。再加上国际海底治理尚处于萌芽且不确定的阶段,部分大型企业因重大声誉风险而承诺避免使用深海矿产。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百万亿美元级的深海资源,是不确定性还是机遇?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