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允许日本右翼往回走,绝不允许外人插手台湾问题,绝不允许军国主义重新抬头!”这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日本的严正警告,展现的是中国对日本近期行动的雷霆...
2025-11-28 0
文 |议史纪
编辑 |议史纪
高市早苗这回真是被架上火了。
日本外交一向老成持重的前驻华大使垂秀夫,这回居然比谁都激进、比谁都带劲,一句“事关国本,绝不能道歉”,直接把高市的言论上升到了国家生死的高度。
在中美越来越像谈判桌两头的“交易对手”时,日本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一句台海言论,怎么变成了日本国本问题?
11月25日,特朗普打了一通跨洋电话给高市早苗,日本媒体立刻吹风:看,美国还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但稍微细看,这通电话的时间点就足够让日本政界冷汗直流。
因为就在这之前,特朗普已经先打电话给了北京,而且是他主动打过去的。
这不是细节,这是信号。在日本外交圈里,谁先打电话、谁后接电话,绝对不仅仅是流程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谁在主导”的问题。
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就看得很明白——美国和中国已经先沟通过了,然后才轮到日本被告知。这种“先中美,后日美”的顺序,在他眼里,是日本外交的一次重大失误。
而更让人不安的是,中国在中美通话后的新闻稿中,悄悄埋下一根“钉子”:重申二战胜利成果,强调中美曾共同对抗法西斯。
这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针对性的历史“提醒”。中方这是在借历史敲打日本,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这种国际法框架,重新定义台湾问题的合法性。
特朗普呢?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完全避谈台湾,只谈贸易、乌克兰和芬太尼问题,最后还加了一句“我们与中国的关系非常稳固”。
这种态度让日本政界彻底慌了。这不是简单的跳过台海议题,而是美国在对华关系中,开始有选择地“忽略”日本的关切。
而高市早苗这个时候才接到特朗普的电话,这个时间顺序,已经不是“慢了一步”那么简单了,而是日本作为美国盟友的地位,在实际外交操作中被边缘化了。
垂秀夫说得很直接:中美在谈日本关切的问题,日本却只能等通知,这是日本在台海议题上“缺席”的事实。
很多人不知道,“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个词,当年就是垂秀夫和他的团队一起推动的。那个时候,日本一手拉拢中国发展经济合作,一手依赖美国保障安全,一边吃蛋糕一边看热闹,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可到了今天,垂秀夫自己都说,这个词已经“失效”了。他原话是:“那是当年的魔法,现在已经不灵了。”
原因很简单:中日国力此消彼长,日本的“心气”已经不在了。过去还能和中国“平视”,现在只能小心翼翼地捡词说话。
尤其是在经历了安倍、岸田、石破等人一轮轮执政之后,日本对华政策越来越摇摆、越来越被动,已经没有办法再用“战略互惠”这种包装词掩盖结构性矛盾。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开始打“二战历史牌”,把台海问题拉回到《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国际法框架中,让美国感到头疼,让日本压力倍增。
如果美国选择“理解”中方立场,甚至在某些议题上“交换支持”,那日本几乎就是被架空的局面。
垂秀夫的判断很直接:如果连美国都开始考虑“中美大交易”,那日本必须尽快调整战略——不能再把所有安全和外交的筹码都压在“日美同盟”这一个篮子里。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并不新鲜,类似“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种表态,她不是第一个说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这次不同的是,中国对她展开了罕见的“点名批评”,而且几乎是外交上的正面施压。更重要的是,中国看准了美日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缝隙”,开始极限施压日本。
面对这种压力,日本政坛的惯常操作往往是——息事宁人。过去几年,每当中国在某个议题上施压,日本多半是选择“冷处理”或“模糊回应”,但这一次,垂秀夫却罕见地强硬。
他说,高市绝不能撤回言论、不能妥协、不能道歉,否则“日本的国本就会动摇”。
这不是情绪化的说法,而是对日本长期外交路径依赖的深刻反思。垂秀夫指出,日本过去对中国的每一次让步,几乎都没有换来实质性的改善,反而让中方形成了一种“日本会退让”的心理定势。而这一次如果再退,等于默认这种模式持续存在。
更现实的是,如果高市因为中方施压撤回言论,那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信誉问题,而是整个日本政府的对外表达都将失去公信力。
未来在任何涉及台湾、涉海、历史问题的谈判中,日本只要被对方提高声调,就可能再次退缩。长此以往,别说“国本”,连基本的外交议价权都保不住。
所以,垂秀夫的死硬其实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在他看来,如果连日本首相级别的表态都可以因为外部压力而被撤回,那未来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只能做一个“容易被压服的小伙伴”,而不是能独立表达立场的国家。
高市是否道歉、是否收回言论,其实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是日本在中美博弈中到底要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日本还是一味依赖美国,遇事就等通知、被告知,那它在区域事务中的存在感只会越来越弱。
垂秀夫虽然是右翼鹰派立场,但他说的一句话很真实:“连美国都难说完全靠得住,日本还敢继续幻想‘口号外交’能撑下去吗?”
他的建议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华强硬”,而是更现实的战略思考——如果日本真的被美中“交易”边缘化,那就必须在外交布局上多元化。转向欧洲、澳大利亚、印度、甚至是东盟,构建更广泛的安全与经济网络,让自己变成“难以下咽”的一块骨头。
这话听起来有些悲观甚至无奈,但它反映了日本政界正在经历的一个现实焦虑:想做棋手,但资源和地位不足;不想做棋子,却又跳不出棋局。
而高市的发言,不过是这场焦虑的一个引爆点。中国的强势,美国的模糊,日本的孤独感,正在重新定义东亚的外交秩序。而这一次,日本不能再靠模糊和敷衍过关了。
高市不能道歉,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嘴硬,也不是因为她有多重要,而是因为这一次,日本真的站在了一个外交十字路口。
中美已经进入“谈交易”的阶段,日本却还在争论“能不能说台湾问题”。这不是主权问题,这是现实问题。这不是态度问题,这是定位问题。
前驻华大使垂秀夫或许立场偏激,但他说的一句话点破了日本的外交困局:“如果连首相级的表态都能被撤回,那日本的国家信誉就已经没了。”
日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硬挺住,哪怕吃点苦也要保住立场;要么继续退,一步退成习惯,最后连自己是谁都说不清楚。
参考资料:
#高市被野田问到翻白眼 高市依旧坚持介入台海立场 #日本#高市早苗#台海#你好我的城
西安网
20小时前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相关文章
“绝不允许日本右翼往回走,绝不允许外人插手台湾问题,绝不允许军国主义重新抬头!”这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日本的严正警告,展现的是中国对日本近期行动的雷霆...
2025-11-28 0
北京时间11月28日,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更新了个人社交媒体,再次晒出她在新疆阿勒泰雪场的滑雪视频,视频中的她以一身粉色护具亮相,并宣称下次还来,真的...
2025-11-28 0
甲流卷土重来,来势汹汹,小区里一个个倒下,办公室里咳声阵阵。有人高烧三天不退,有人咳到肋骨隐隐作痛,甚至还有年轻人一场流感下来,整整瘦了六斤。张文宏一...
2025-11-28 0
文 |议史纪编辑 |议史纪高市早苗这回真是被架上火了。日本外交一向老成持重的前驻华大使垂秀夫,这回居然比谁都激进、比谁都带劲,一句“事关国本,绝不能道...
2025-11-28 1
种种迹象叠在一起,这场因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引发的中日争端,已经走到收尾阶段。高市早苗和她掌控的日本右翼政府嘴上再强硬,也清楚留给他们的空间不多了。特...
2025-11-28 1
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廖丹一起命案,一场轩然大波,打破了山西小县城的平静。时间拨回今年农历大年初二,申家父亲申某良挥刀刺伤了邻居——郭家父亲郭勇刚...
2025-11-28 1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K他是全国人民都熟知的“春晚小品之王”...
2025-11-2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