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怪不得李在明不理高市,韩媒突然发现,中方给的待遇比6年前高了

排行榜 2025年11月28日 22:03 1 admin

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后,面对前任尹锡悦留下的外交局面,包括朝韩军事对峙升级和中韩关系遇冷,还有一堆经济问题,就开始推行平衡外交策略,一改之前亲美一边倒的政策。这时候,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海问题上公开表示可能武力干预,还在独岛问题上激怒韩国,李在明政府就得在地区事务上加强与中国沟通协调。

怪不得李在明不理高市,韩媒突然发现,中方给的待遇比6年前高了

高市早苗在2025年11月7日日本国会答问时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可能会构成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这话一出,引发中日激烈外交冲突,中国政府接连出招,试图迫使高市撤回涉及台湾防务言论。高市没有退缩,继续坚持立场,这让东北亚局势紧张起来。

李在明在2025年11月24日前往土耳其的专机上,对随行记者谈到高市言论,说日本首相发言引发相当大争议,从韩国立场看,需要冷静观察局势,尽最大努力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他强调韩国外交基本原则是以韩美同盟为基础,同时稳定管理韩中关系,没有直接批评高市,转而讨论中韩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天,202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国内版第三页刊登韩国驻华大使卢载宪专访,这跟2019年8月时任大使张夏成专访出现在海外版第八页比,位置前移,韩媒觉得规格升级。韩联社报道称,这是时隔六年多中国官媒刊登韩国驻华大使专访,且规格有所升级,韩国国内对中方态度高度重视,一个版面变化就被细致解读,显示出对改善对华关系的期待。

怪不得李在明不理高市,韩媒突然发现,中方给的待遇比6年前高了

卢载宪在专访中提到推动韩中关系向前发展,强调两国产业从互补转向紧密合作,还说要落实两国元首会谈成果。韩国媒体捕捉到这个信号,报道中指出中韩关系可能迎来春暖花开,尤其在中日紧张升温之际,这个细节意味深长。

李在明上台后,改善对华关系的动力主要来自经济现实,中国连续多年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稳定中韩关系有利于两国经贸往来,对韩国经济有直接帮助。在区域安全上,韩国希望借助中国影响力稳定朝鲜半岛局势,中朝特殊关系让韩国寄希望于中国发挥作用,防止半岛对峙升级。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让中国全力反制,国际社会反应不一,有的媒体分析中国此举是杀鸡儆猴,向韩国等周边国家传出台湾即红线警告。李在明选择不直接卷入,保持冷静,这跟高市被中国施压形成对比,日本经济界受到影响,高市面临国内压力。

中韩副外长传闻在12月对话,可能涉及台湾问题,这跟高市言论有关联。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卢载宪专访开篇就表示韩中友好交往历史悠久,韩媒解读为中方释放善意,尤其在对日本挥舞皮鞭时,给韩国一些甜头。

李在明曾在G20会议会见中方代表后,表达希望尽快访华的意愿,这反映韩国在复杂地区局势下的需求。2025年11月1日,李在明与主席在韩国庆州会晤,会谈持续一段时间,双方就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提升国民感情、密切多边协作达成共识,这成为中韩关系重要转折点。

高市早苗上任后,一连串作为让日本政局有新气象,但在国会答询抛出台湾有事论,引起中国强烈反弹。中国施压日本为杀鸡儆猴,李在明务实外交就显得聪明,他不理高市,转向加强与中国协调。

怪不得李在明不理高市,韩媒突然发现,中方给的待遇比6年前高了

尽管中韩关系回暖,但前行道路有挑战,韩国国内保守势力、领土争端、朝核问题、中美博弈都是隐形压力。安全领域互信赤字是障碍,尹锡悦政府时期放弃三不一限承诺,允许美军升级萨德系统,引发中方强烈不满,这个缺口还没完全修复。

民意层面有温差,韩国一项民调显示,支持中国优先外交的民众很少,恢复公众信任需要长期努力。中韩经济关系结构变化,随着中国制造业崛起,两国从垂直分工走向水平分工,在造船、汽车、半导体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竞争。

面对这些,两国需要保持战略沟通,通过务实合作积累互信。专家说,中韩关系可能呈现结构性掣肘下的功能性推进格局,在安全、价值观等结构矛盾没解前,政治互信难全面恢复,但在经贸、人文等领域能积累成果。

中国将主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韩在区域合作平台上有更多互动空间。韩国韩中联合会会长朴胜赞说,两国可通过APEC会议加强双边协调,与其他成员共同巩固自由贸易体系,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怪不得李在明不理高市,韩媒突然发现,中方给的待遇比6年前高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