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日本下“战书”,中国火箭军做好万全准备,随时粉碎任何分裂图谋

排行榜 2025年11月26日 06:33 1 cc

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后拒不认错,反而倒打一耙说已向中国解释日本的“一贯立场”,中方指责毫无依据。接着,日本自卫队官方账号竟然发布了一条配文“都准备好了”的动态,视频里充斥着开火、演习的镜头。在中日关系如此敏感的当下,这几乎就是一份不加掩饰的“电子战书”。

24日,我方发言人毛宁直接点名高市早苗,质问她日本所谓“一贯立场”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日本一边语焉不详,一边在军事上不断越线,这是虚化和掏空一个中国的立场。

日方宁愿花大力气向中方“解释说明”,也不愿将这个立场完整、公开地摊在桌面上。原因不难理解,本质上就是一种战略模糊,为以后的军事行动铺路。

日本下“战书”,中国火箭军做好万全准备,随时粉碎任何分裂图谋

目前,在距离台湾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日军不仅设立了先进的雷达监控设施,还于2024年新建了电子战部队驻扎于此。一旦未来部署导弹,这个小岛将瞬间变成针对性极强的攻击前哨。

在石垣岛,新建的导弹阵地和警备部队已接近完工,其雷达探测范围足以覆盖台湾北部空域。在宫古岛等地,防空与反舰导弹的部署,意图很明确,扼守关键水道。

这套集侦察监视、远程打击、防空反导于一体的作战体系,正沿着九州至冲绳的岛屿快速成型。这早已不是“专守防卫”的边界调整,而是精心构筑、矛头直指台海和东海的前沿进攻堡垒。

日本2015年新安保法出台解禁集体自卫权,到谋求拥有“反击能力”、改变“专守防卫”方针,再到图谋放弃“无核三原则”,日本一步步挣脱二战后和平束缚的路径清晰可见。其真实意图,就是通过渲染所谓“外部威胁”,为自卫队扩张正名,最终实现成为“军事大国”的野心。

日本下“战书”,中国火箭军做好万全准备,随时粉碎任何分裂图谋

我们发现,日本此次挑衅,完全是美国的授意,美国一边重申对日防卫承诺“坚定不移”,明确涵盖中国的钓鱼岛;另一边则颠倒黑白,将中方对挑衅行为的正当反制污蔑为“经济胁迫”,并公然为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站台。

美国不断给冲在一线的日本吃“壮胆药”,就是鼓动日本充当对抗中国的马前卒。

面对美日来势汹汹的挑衅,中国已经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台海问题关乎国家安全,是不容任何势力染指的核心利益。

在能力上,中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发展有目共睹。23日下午,中国火箭军”官方视频号发布题为“假如战争今天爆发”的视频,并配文“这就是我的回答!”瞬间冲上热搜榜首。

这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解放军已做好万全准备,拥有维护国家统一、粉碎任何分裂图谋的可靠手段。我们有足够的锋芒,斩断任何来犯之触角。

日本下“战书”,中国火箭军做好万全准备,随时粉碎任何分裂图谋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旧中国。日本自卫队的“战书”与西南诸岛的“重兵”,配上美国的“声援”,虽然构成了一份看似唬人的战略拼图,但在绝对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面前,这不过是虚张声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危险的军事操弄,在其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反而充满了强烈的民意反弹和历史忧虑。

在军事化最前沿的冲绳诸岛,当地居民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冲绳县石垣市议员花谷史郎向媒体透露,许多居民强烈反对部署能打击他国领土的导弹。他们担忧,强化军事力量只会让家园被外界视为威胁,从而被推上潜在冲突的第一线。

这种担忧深植于惨痛的历史记忆,年长的冲绳居民对二战末期的冲绳岛战役刻骨铭心那场惨烈的战斗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正因如此,日本普通民众比任何政客都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更恐惧军国主义将国家再次拖入深渊。

日本当政者无视民意,一意孤行地推行军事扩张,这非但不是强国之道,注定就是自我毁灭的开始。

日本下“战书”,中国火箭军做好万全准备,随时粉碎任何分裂图谋

把和平岛屿变成军事前线,不会带来真正的安全,只会让日本自身首先暴露在冲突风险之下。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穷兵黩武、挑战国际公义的道路,最终通向的只能是自我毁灭。

世界各国,特别是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邻国,必须共同警惕这种“新型军国主义”毒苗的极端危险性。它包装在“积极和平主义”和“应对威胁”的外衣下,但内核依然是那股试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挑战地区和平的危险力量。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早已确认台湾回归中国的事实。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有不可退让的红线,也拥有捍卫红线的坚定意志与强大实力。

日本政府应当清醒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共同捍卫。任何开历史倒车的企图,都注定不会得逞。在绝对的实力和历史的潮流面前,所有的投机与冒险,终将化为泡影。

倘若日本要重走老路,那么他面对的敌人,将不是中国一家。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