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我西安人,刚从甘肃庆阳回来 ,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庆阳的5点印象

排行榜 2025年11月06日 14:24 1 cc

作为在城墙根下长大的西安人,总以为对黄土高原的苍茫与厚重早已司空见惯。直到上周从庆阳归来,才发现这片被称作"陇东粮仓"的土地,用一种粗粝而温柔的方式,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四天的行程像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触摸到了黄土之下涌动的千年文脉与蓬勃生机。

我西安人,刚从甘肃庆阳回来 ,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庆阳的5点印象

一、黄土塬上的天下黄土第一塬,出发前脑海里的庆阳,是沟壑纵横的苍凉。车过董志塬时,眼前的景象却让我震撼到失语。这片南北绵延上百公里的黄土大塬,平坦得像一块巨大的棋盘,麦浪在风中翻滚着金色的波涛,村庄星罗棋布,宛如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当地司机老李自豪地说咱们这塬,平得能起降飞机站在塬边远眺,才真正理解天下黄土第一塬的磅礴气势,它不是荒芜,而是一种孕育万物的厚重与辽阔。

我西安人,刚从甘肃庆阳回来 ,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庆阳的5点印象

二、香包里藏着的活化石,西安的庙会上从不缺手工艺品,但庆阳香包的惊艳却无可替代。在周祖陵景区的民俗村,我见到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贺奶奶。她戴着老花镜,指尖翻飞间,五彩丝线便在布坯上绣出麒麟送子、蛇盘兔的图样。这叫艾虎能驱邪避瘟,娃娃们戴着最灵。她递来的香包散发着浓郁的草药香,那不是商业化的香精味,而是传承千年的生活智慧。这些小小的香包,是陇东儿女对美好生活的质朴祈愿,是穿在身上的活化石。

我西安人,刚从甘肃庆阳回来 ,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庆阳的5点印象

三、窑洞里的冬暖夏凉,在西峰区的小崆峒山,我第一次住进了真正的窑洞。原以为会是阴暗潮湿的,推门却别有洞天。宽敞的窑洞里,火炕烧得暖洋洋,窗户上贴着鲜红的剪纸,墙上挂着玉米棒子。房东大娘笑着说,别看外面风大,窑洞里冬天不用生火,夏天还得盖被子。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感受着黄土的拥抱,那种踏实与安宁,是城市里钢筋水泥无法给予的慰藉。

我西安人,刚从甘肃庆阳回来 ,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庆阳的5点印象

四、舌尖上的陇东硬核,西安人的饮食以面食为主,但庆阳的硬核吃法还是让我开了眼界。在镇原县的一家小馆,一盘热气腾腾的土暖锅端上桌,五花肉、丸子、豆腐、粉条层层码好,炭火烧得汤汁咕嘟作响,香气瞬间窜满鼻腔。还有那碗劲道的饸饹面,浇头是酸爽的臊子,配上油泼辣子,吃得人额头冒汗却大呼过瘾。这里的食物没有精致的摆盘,却像庆阳人一样,实在、豪爽带着黄土高原的质朴与力量。

我西安人,刚从甘肃庆阳回来 ,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庆阳的5点印象

五、南梁精神的不灭灯火,此行最深刻的触动,来自华池县的南梁革命纪念馆。站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土窑洞前,看着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辈用过的煤油灯、破旧的草鞋,仿佛能听到当年那段烽火岁月里的呐喊。讲解员说,正是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孕育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它不是陈列在展柜里的历史,而是融入庆阳人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是这片土地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我西安人,刚从甘肃庆阳回来 ,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庆阳的5点印象

返程时车窗外的黄土塬渐渐远去,但庆阳的印象却在我心中愈发清晰。它不是我想象中的单调与苍凉,而是一幅层次丰富的画卷:有董志塬的壮阔,有香包的绚丽,有窑洞的温暖,有美食的豪迈,更有南梁精神的厚重。这片土地,用它独有的方式告诉我,黄土高原不仅有风沙与沟壑,更有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力量。作为西安人,我为邻藏着这样一片宝藏之地而感到骄傲,更期待下一次,能再次走进这片充满惊喜的黄土大塬。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