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塔边界为何是虚线?10万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本应全部回归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7日 15:25 1 cc
中塔边界为何是虚线?10万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本应全部回归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打开地图看帕米尔高原那块,中塔边界画的为什么是虚线而不是实线?按理说,这1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早该划清楚了,可这么多年过去,地图上还是虚的。

到底是测绘的人偷懒,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中塔边界为何是虚线?10万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本应全部回归

不少人看地图的时候都会发现中塔边界帕米尔高原区域是拿虚线标的,可正常国界都是实线,它这么“特殊”主要还是地理状况太复杂。

要知道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要超过4500米,当地是由多组山脉还有山间,谷地,盆地构成,地形的破碎程度让人看了“眼前一黑”。山脉不同岩石的特性还有地质构造是各不相同的。

这么多年的板块运动,火山活动让帕米尔高原本就复杂的地质更复杂,再加上之前的科技不够发达,采用传统测绘技术几乎没有办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帕米尔高原的大陆性高山气候让当地的空气非常干,日照强烈,每年降雨量少得可怜,哪怕是夏天也经常会出现风雪交加的状况。

几乎没有勘探人员能够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带着设备仪器去完成测绘,因为当地的气温极低,电池电量消耗速度飞快,电子设备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就和我们如果长期处于冬天室外环境下,手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冻没电是一个道理。

中塔边界为何是虚线?10万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本应全部回归

而且,高原上的冰川活动也是边界勘探的一大难题。

帕米尔高原,这里是地球两极之外冰川密集的区域之一,这里的冰川每年移动速度从几米到几十米无法预测,在冰川飞速移动的情况,下地表状态也会跟着不断变化。

原本设立好的边界标识还有可能会因为冰川移动被掩埋,或者出现较大的位移,最重要的是在不同季节时,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经常会出现改道变化的情况,自然无法作为划定区域的参考线。

其实帕米尔高原不光地形难搞,过去这里的人来人往、文化也混在一块,让划界这件事变得更加复杂。

从历史的角度看,帕米尔高原就像个十字路口,从几千年前开始,东边来的商队,西边去的商人都会经过这里。

他们在路过这里的时候还会在这一片土地上留下属于他们的文化。

中塔边界为何是虚线?10万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本应全部回归

去拿我们古代的丝绸之路做比较,这里的山口几乎每天都会路过几十拨人,中原过来的商队,走累了就找河边扎营,时间一长,河边就成了歇脚的地界,他们在这里做记号的时候,换个水壶就代表能够在这里补水。

牵着骆驼的波斯商人也会留下属于他们独特的记号,因为骆驼会更认山口,所以他们就会在当地用碎石搭个小丘,方便后续的人知道哪个山口能避风、哪片坡地能喂骆驼。

至于当地的牧民夏天会带着羊群去高处,冬天会住在山谷里避寒,从来都没有想过这座山是谁的,那条沟是谁的。

养户牧民的草场更是互相分享,甚至盖房子都是屋顶用中原的木梁架,墙壁用波斯人夯土的技术,这种日子过久了,谁也说不清自家地盘的边界是哪,时间一长,这片土地的“归属记忆”也会变得模糊。

后来经过的人看到这里只会觉得这里曾经特别热闹,但却想不起来到底哪段刻痕是界限,在没有办法一刀切的情况下,只能先让边界保持模糊。

更有意思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就已经习惯了文化大杂烩的模糊生活方式。

当地的牧民很有可能会娶东边来的姑娘,他们的后代可能会嫁去西边,时间一长,这些文化就会慢慢的交融,想要把文明和界限画明白,就相当于把红茶和绿茶倒在一起,再分别提取出来。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好奇,如果说古代是因为技术和文化赶不上,那么现在已经有了卫星遥感,还有无人机测绘这些先进的技术,按理来说画条边界线应该不难。

但是这些先进技术依旧没有办法应用到帕米尔高原划界上。

中塔边界为何是虚线?10万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本应全部回归

虽然卫星遥感能够精细到拍到冰川的美到裂缝,但是却没有办法控制每年冰川融化和移动距离。

比如在夏天测好的界碑位置,冬天就有可能会被冰壳裹住,又随着冰川往山下挪10多米,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来算,几乎每年都要新测一次。

比起每次都去改地图上的实线和虚线,还不如先标成虚线。

至于无人机测绘技术,无人机虽然能够克服的帕米尔高原的上千米海拔,但牧民的活动范围是跟着季节变的。

春天牧民会在河谷下游放羊,秋天的时候就会去上游草场生活,一年牧民生活的范围大概是在几十公里之内。

如果要按照某个时间点的位置去划分借呗的话,就相当于拦腰切断了牧民的生活圈。

最难的一点是新数据和老数据没有办法一一核对,现在的激光测距能够精确到米,甚至是更小的单位,但最新数据和几百年前的记录对不起上。

测绘队如果按照老记录去找,时间,精力,还有经费都会持续翻倍,哪怕去询问当地的牧民,可能他们都说不出边界到底在哪。

此外,帕米尔高原的物质遗存也能说明这里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无法明确划分边界。

就拿塔什库尔干县来说,这里的石头城的城墙材料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作为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在此汇聚。

中塔边界为何是虚线?10万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本应全部回归

在考虑到地区的文化多元性的情况下,在划分边界时也需要考虑到这种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而且,提孜那甫乡的吉尔赞喀勒墓里出土的丝绸织物、竹制梳篦、西域箜篌等珍贵文物也证明了这里在历史上就和多个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文化和物质的交流也无法用现代意义来确定边界。

所以,现在地图上的虚线其实是对这些现实的考虑,并不是说技术克服不了问题,而是需要思考,怎么用现代技术保证精度,又能包容历史留下的生活习惯和自然变化。

或许,再过几十年,冰川移动的规律和牧民的生活范围相对固定,这虚线自然而然的变成实线,但是目前为止,“虚线”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国家民委主任潘岳从历史文化角度说新疆:既有多元,更有一体》2024/6/12

澎湃新闻《第二场委员通道:谈老工业基地振兴、边疆发展和国家文化符号》2024/3/7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