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哈佛教授怀疑的九个原因 :越过太阳的彗星是城市大小的外星飞船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7日 14:26 1 cc
哈佛教授怀疑的九个原因 :越过太阳的彗星是城市大小的外星飞船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阿维·勒布基于九项观测异常,对正在穿越太阳系的星际天体3I/ATLAS的自然起源提出质疑,认为这个直径数英里的神秘物体可能是外星文明的技术产物。尽管主流科学界普遍将其视为一颗主要由二氧化碳冰构成的彗星,但勒布详细论述的观测证据显示,这个天体在轨道特征、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见的异常现象。

3I/ATLAS作为人类探测到的第三个星际天体,目前正以极高速度穿越太阳系,其独特的轨道路径和物理特性引起了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勒布在其博客中承认,最合理的解释仍然是这个天体具有自然起源,但他同时强调,如此多的异常特征集中出现在单一天体上,值得科学界以开放态度探讨其他可能性,包括人工制造的假说。

美国宇航局太阳系小天体首席科学家汤姆·斯塔特勒对此持谨慎态度,他指出3I/ATLAS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表现出彗星的典型特征。然而,勒布强调外星技术的潜在影响将是巨大的,因此科学界必须认真对待这种可能性,并收集尽可能多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这个异常天体的真实性质。

轨道动力学的统计学异常

3I/ATLAS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其轨道与太阳系黄道面的异常对齐。这个神秘访客的轨迹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平面仅相差五度,根据勒布的计算,这种巧合发生的概率仅为0.2%。更令人困惑的是,该天体的到达时间使其能够依次接近火星和木星这两个在地外生命搜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星。

本月早些时候,3I/ATLAS已经足够接近火星,使得欧洲航天局的两艘火星轨道器成功拍摄了这个天体的图像。根据轨道预测,该天体将在2026年3月距离木星仅3330万英里,这个距离足以让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探测器有机会进行拦截观测。勒布将这种对行星路径的精确安排称为"非凡的微调",认为这种现象很难用纯粹的随机性来解释。

除了轨道对齐的异常外,3I/ATLAS还表现出了独特的尾巴现象。天文学家观测到这个天体长出了第二条尾巴,该尾巴指向太阳方向,形成了所谓的"反尾"结构。虽然许多彗星在特定几何位置下会产生反尾的视觉错觉,但勒布强调3I/ATLAS的反尾现象并非由观测角度造成的几何效应,而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真实物理现象。

哈佛教授怀疑的九个原因 :越过太阳的彗星是城市大小的外星飞船

盖蒂/未来主义

这种异常的反尾结构可能表明该天体正在向太阳方向释放较大的固体碎片。勒布解释说,虽然冰质碎片会在一段时间后蒸发,但由于朝向太阳一侧质量损失的增加,更多较大的碎片能够到达很远的距离,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尾巴结构。

物理特性的多重异常

3I/ATLAS在尺寸方面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异常特征。根据勒布的计算,该天体固体核心的直径必须大于3.1英里,其估计质量超过330亿吨。这使得它比此前观测到的两个星际天体'Oumuamua和2I/Borisov的质量大三到五个数量级,这一巨大差异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统计学问题。

按照正常的天体分布规律,在发现像3I/ATLAS这样的大型星际天体之前,科学家们应该已经观测到约十万个更小尺度的星际天体。然而,迄今为止人类只探测到了三个星际访客,这种分布模式与理论预期存在显著偏差。勒布认为这种异常分布可能暗示着某种人工选择或设计的迹象。

在化学组成方面,3I/ATLAS同样表现出前所未见的特征。科学家们在其气体羽流中发现了镍和铁的极端丰度比,这与2I/Borisov彗星和其他太阳系彗星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一篇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中指出,在观测彗星的距离上,温度条件不足以蒸发含有镍铁原子的硅酸盐、硫化物和金属颗粒,因此彗发中镍铁原子的存在极其令人费解。

勒布认为这些异常的金属成分可能表明存在工业生产的镍合金,这将是天然彗星中不应出现的特征。与此同时,该天体的彗发组成也显示出异常特征,其中仅有4%的质量为水,而二氧化碳气体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已知彗星。

光学特性的前所未见现象

3I/ATLAS在光学性质方面展现出的异常现象进一步加深了科学界的困惑。该天体显示出极端的负偏振特性,这种低反转角和极端负偏振的组合在彗星和小行星中前所未见,使其成为已知第一个具有此类偏振行为的天体。

根据九月份发表的研究论文,这些偏振特征表明3I/ATLAS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跨海王星天体、小行星和其他小型天体有更多共同点,而不是典型的彗星特征。这种异常的光学性质为理解该天体的起源和组成提供了新的线索,但也增加了其分类的复杂性。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随着3I/ATLAS接近近日点,科学家们观察到其亮度迅速上升,并且显示出明显比太阳更蓝的颜色特征。对于天文学家而言,这是一个极其意外的发现。按照常规理论,尘埃应该使散射的阳光变红,而且天体表面温度预计会比太阳光球层的5800开尔文低一个数量级,从而使其颜色比太阳更红。

勒布对这种蓝色现象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该天体是否使用了比太阳更热的能源?这种异常的颜色特征成为了他质疑该天体自然起源的第九个论据,进一步加强了其关于可能存在外星技术的假设。

科学争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勒布还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观点,认为3I/ATLAS可能与1977年发现的著名"哇!信号"存在关联。这个高度规则的窄带无线电信号至今仍然是科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被广泛认为可能来自外星文明。勒布指出,3I/ATLAS的到达方向与"哇!信号"的方向在九度范围内,这种巧合发生的概率仅为0.6%。

尽管勒布提出了这九个支持外星技术假说的论据,但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仍然倾向于将3I/ATLAS视为一颗来自其他恒星系统的天然彗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文学家凯里·利斯指出,SPHEREx在3I/ATLAS周围发现的大量汽化二氧化碳气体表明它可能就像一颗普通的太阳系彗星。

国际研究团队在预印本论文中提出,该天体可能含有暴露于比太阳系彗星更高辐射水平的冰,或者它可能在其母原行星盘中的二氧化碳冰线附近形成。这些解释为理解3I/ATLAS的异常特征提供了自然的机制,无需诉诸外星技术假说。

然而,勒布坚持认为科学界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收集尽可能多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这个异常天体的真实性质。他强调,如果3I/ATLAS确实是技术产物,那么它的创造者将掌握远超人类当前技术水平的能力。作为对比,SpaceX的星舰火箭比3I/ATLAS小一百倍,这种规模差异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技术文明具有令人惊叹的工程能力。

随着3I/ATLAS继续其穿越太阳系的旅程,更多的观测数据将有助于解决这一科学争议,无论最终答案是支持自然起源还是为外星技术假说提供更多证据。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