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不怕立冬雨,就怕立冬晴”今日立冬,晴天有啥怕的?看农谚咋说

排行榜 2025年11月07日 16:25 1 cc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对于历来崇尚农耕生产的农民来说,天气的冷暖变化,都触动着他们敏感的神经,就拿立冬节气来说,立冬时节的天气好坏,则时常牵动着世代农人对于整个冬季的期盼与隐忧。

“不怕立冬雨,就怕立冬晴”今日立冬,晴天有啥怕的?看农谚咋说

立冬

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在《礼记月令》中就早有记载:"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些细腻的物候观察,体现了先民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

不怕立冬雨

"不怕立冬雨"则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主要是说立冬时节适度的降雨,在北方地区可滋润越冬的小麦等农作物,在南方则能缓解秋旱。在元代的《农桑衣食撮要》中记载:"立冬雨,麦苗润",说的正是立冬时的降雨对于农村农作物的有益之处。在北方则有“立冬雨一冬雨”的说法,意思是说立冬当天下雨的话,后续的冬天雨雪天气会比较的频繁,而充沛的雨水不仅能改善土壤墒情,更能为越冬作物提供必要的水分储备。

“不怕立冬雨,就怕立冬晴”今日立冬,晴天有啥怕的?看农谚咋说

就怕立冬晴

"就怕立冬晴"则道出了农人的隐忧。在农村农民看来,持续的晴朗天气往往意味着暖空气势力较强,后续可能导致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情况出现。在明代《农政全书》中"立冬晴,一冬凌"的记载,意思是说,若是农历立冬这天是晴天的话,则预示着后续的冬天,天气会十分的干冷。从现代气象学角度来看,立冬时节的异常温暖确实可能打乱正常的季节更替节奏。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越冬的冬小麦来说,若是冬季气温偏高的话,土壤里的害虫能够安全的过冬,到了来年春天,易出现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因此,对于农民来说,冬季是不希望看到暖冬的情况出现的。

以上这些农谚的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千年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立冬时节的天气特征与整个冬季的气候走势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在《氾胜之书》中"凡耕之本,在于趣时"的论述,正是对这种观察方法的精辟总结。这些经验之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怕立冬雨,就怕立冬晴”今日立冬,晴天有啥怕的?看农谚咋说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传统智慧并非简单的天气预测,而是先民"道法自然"生活哲学的生动体现。它们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善于从细微处把握气候变化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更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这些古老智慧,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