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01日 18:53 1 cc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翻开民国历史,蒋介石这个人对政敌下手从来都不含糊。

共产党人被他杀了多少?光是"四一二"那一天就血流成河。

可奇怪的是,有一个人他始终不敢真正动手,这个人就是周恩来。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要知道蒋介石抓过周恩来两次,每次都有机会下死手,可最后都放了。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说动周恩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可能集体反水?

黄埔军校那些年,周恩来种下的"种子"

1924年黄埔军校刚建立的时候,蒋介石是校长,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

这个安排看起来蒋介石职位更高,实际上周恩来的影响力一点不比他小。

当年军校里的学生,上午学军事课程跟蒋介石学打仗,下午上政治课就归周恩来管。

周恩来那个人有个特点,特别会做思想工作。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他给学生讲课从来不照本宣科,经常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时局,讲得头头是道。

更关键的是,他对学生的态度特别好,谁家里有困难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逢年过节还会问候。

这样一来二去,很多黄埔学生跟周恩来的感情比跟蒋介石还深。

张治中就是典型例子。

这个人后来成了蒋介石的嫡系大将,手里掌握着重兵。

可他在黄埔时期就被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折服了。

张治中当时还主动找周恩来,说想加入共产党。

周恩来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让他继续待在国民党内部,说以后会有更大的作用。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这个决定后来证明太英明了。

黄埔军校出来的这批学生,后来都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骨干力量。

这些人里面,受过周恩来恩惠或者敬重他的不在少数。

赵舒、鲍靖中、酆悌这些名字可能不太为人熟知,可他们在关键时刻起的作用大得很。

1927年那两次惊险万分的营救

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蒋介石撕破脸开始大规模抓捕共产党人。

周恩来当时在上海,蒋介石专门下了命令要抓他。

第一次被抓是在一个秘密联络点,负责执行任务的是斯烈师长。

斯烈这个人也是黄埔出身,跟周恩来有过接触。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他把周恩来扣押之后,并没有马上向上级汇报,而是犹豫了很久。

最后他做了一个决定,找个借口把人放了。

斯烈后来对人说,周主任当年对我有恩,我不能昧着良心做事。

第二次更危险。

周恩来准备从上海撤离,结果在路上又被鲍靖中的部队拦住了。

鲍靖中是黄埔四期学生,当时已经是第七团的团长。

他认出了周恩来,手下的士兵都端着枪准备抓人。

那个场面特别紧张,周恩来的警卫员都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可鲍靖中看了周恩来半天,突然让士兵把枪放下,对周恩来说了句"周主任请便"。

就这样,周恩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了。

鲍靖中回去之后报告说追丢了,上级也没有深究。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这两次营救看起来是偶然,实际上必然性很大。

周恩来在黄埔种下的这些"种子",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蒋介石不是傻子,这两次事件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周恩来在军队里的影响力比想象中大得多,真要强行下死手,不知道会引发多大的连锁反应。

隐蔽战线上那些看不见的较量

周恩来的厉害之处不只是在明面上有人脉,更可怕的是他在隐蔽战线布下的棋子。

段伯宇和段仲宇这对兄弟就是最好的例子。

段伯宇打入了蒋介石的侍从室,这个地方是蒋介石的核心机构,所有重要情报都要经过这里。

段伯宇在里面担任情报处长,掌握着大量军事机密。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段仲宇则当上了港口副司令,控制着重要的交通要道。

这两兄弟在各自的岗位上看起来尽职尽责,实际上在暗中为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

很多国民党的军事调动计划还没执行,周恩来那边就已经知道了。

1949年解放战争最关键的时候,段氏兄弟策动的几次起义,直接动摇了国民党在长江的防线。

蒋介石后来查出这些内鬼,气得差点吐血。

他开始怀疑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的人。

周恩来布置的情报网到底有多深,蒋介石心里没底。

这种不确定性让他对周恩来更加忌惮。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动周恩来的风险太大了。

万一因此激怒了那些潜伏的人,他们集体暴露或者反水,整个国民党的情报系统可能都要瘫痪。

蒋介石虽然恨周恩来,可这个险他不敢冒。

西安事变:救命之恩改变了一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把蒋介石扣押了。

当时国民党内部很多人主张直接枪毙蒋介石,陕北的红军也有声音说趁机除掉这个大敌。

周恩来连夜从延安赶到西安。

他见到蒋介石之后,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耐心地跟他分析形势。

周恩来说,现在日本侵略者虎视眈眈,中国人不能再自相残杀了。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杀了你对抗日没好处,不如大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蒋介石当时被关在华清池,心里七上八下。

听周恩来这么一说,态度慢慢缓和下来。

周恩来又去做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工作,劝他们和平解决这件事。

经过十几天的斡旋,西安事变最终没有流血,蒋介石被释放了。

这件事对蒋介石的触动特别大。

说白了,他的命是周恩来救的。

宋美龄、宋子文这些人当时都着急得不行,是周恩来让他们安心。

这份人情欠得太大了。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对周恩来的态度明显不同了。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不是说他就对共产党友好了,而是在处理周恩来的问题上,他多了很多顾虑。

欠人家救命之恩,转头就下死手,这事传出去太难听。

宋家那边也不会答应。

抗战时期的那些微妙时刻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国共两党还在合作抗日。

周恩来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参加军事会议。

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说周恩来这个人做事"周到细致",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全面。

这个评价从蒋介石嘴里说出来很不容易。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他是个特别骄傲的人,轻易不会夸别人。

可周恩来在会议上的表现确实让他挑不出毛病。

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多。

既维护了共产党的立场,又没有破坏合作的大局。

张治中在抗战时期跟周恩来接触更多了。

蒋介石有时候让张治中去执行一些针对共产党的任务,张治中总是推三阻四,要不就是敷衍了事。

有一次蒋介石急了,直接质问他为什么不配合。

张治中说得很直白:周主任那边我是朋友,让我去打朋友,我做不到。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蒋介石听了这话特别生气,可他又能怎么办?张治中手里有兵,而且是他的嫡系大将。

这样的人都不愿意动周恩来,可见周恩来的影响力有多大。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的矛盾心理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蒋介石对毛泽东的态度很微妙,表面客气,背地里想着怎么除掉他。

可对周恩来,蒋介石始终保持着基本的尊重。

蒋介石在日记里写过,周恩来这个人"举止有度,言谈有节"。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这八个字的评价相当高了。

谈判期间有很多尖锐的问题要讨论,周恩来代表共产党一方据理力争,可表达方式从来不让人觉得咄咄逼人。

有一次谈判陷入僵局,国民党方面准备强硬表态。

周恩来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份材料,详细说明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证明共产党的要求是合理的。

这份材料准备得特别充分,数据翔实,连蒋介石都挑不出毛病。

那次会议结束后,蒋介石对身边的人说,跟周恩来打交道要小心,这个人太厉害了。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可厉害归厉害,蒋介石内心深处对周恩来还是有几分敬重的。

这种敬重来自于多年的交往,也来自于对周恩来能力的认可。

1955年那次差点成功的暗杀

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蒋介石败退台湾,可他对大陆的渗透活动一直没停。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要代表中国出席。

军统特务头子谷正文策划了一个阴谋,在周恩来乘坐的飞机上安装炸弹。

这架飞机叫"克什米尔公主号",是印度航空公司的。

特务买通了机场的工作人员,把炸弹藏在飞机的起落架舱里。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计划很周密,时间算得也准,等飞机飞到公海上空,炸弹就会爆炸。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周恩来临时改变了行程,没有乘坐这架飞机,而是转乘其他航班。

"克什米尔公主号"按照原定计划起飞了,机上有11名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和记者。

飞机飞到公海上空的时候,炸弹爆炸了,11个人全部遇难。

这次暗杀虽然没有成功,可让全世界都看清了国民党特务的手段。

周恩来得知消息之后非常悲痛,那11个人都是跟他一起工作的同事。

可他在公开场合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只是更加小心谨慎地完成了万隆会议的任务。

这次事件也说明一个问题: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还是想除掉周恩来。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只是他用的是特务手段,而不是像对待其他共产党人那样光明正大地下令。

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从侧面证明了蒋介石对周恩来的忌惮。

人脉、情报、人情:三重保险锁住了蒋介石的手

说到底,蒋介石不敢动周恩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埔时期建立的人脉网络是第一道保险。

周恩来在国民党军队里有太多学生和朋友,这些人虽然立场不同,可对周恩来的感情是真实的。

蒋介石很清楚,一旦对周恩来下死手,这些人会怎么反应。

集体反叛不一定,可消极怠工、阳奉阴违是肯定的。

军队是蒋介石的命根子,他不能冒这个险。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隐蔽战线的情报网是第二道保险。

周恩来布置的那些棋子,有些暴露了,可更多的还隐藏在暗处。

蒋介石不知道自己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的人。

动周恩来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让这些人集体浮出水面。

那样的话,国民党的情报系统就彻底完了。

西安事变的救命之恩是第三道保险。

这份人情债太重了,蒋介石还不起。

更关键的是,西安事变涉及的不只是国共两党,还有英美列强的态度。

当时国际社会都在关注中国的抗日问题,谁破坏了国共合作,谁就要承担国际舆论的压力。

周恩来是国共合作的关键人物之一,动他就等于破坏合作大局。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这三重保险环环相扣,让蒋介石投鼠忌器。

他恨周恩来吗?肯定恨。

可他敢动周恩来吗?真不敢。

这就是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所在。

有时候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每一步都要仔细掂量。

周恩来深谙此道。

他从来不把自己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总是在各方面都留有后路。

跟蒋介石打交道这么多年,他对蒋介石的性格摸得一清二楚。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妥协的时候妥协,该示弱的时候示弱,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结语

回过头看这段历史,蒋介石不敢动周恩来,说到底是周恩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决定的。

他在黄埔时期播下的种子,在关键时刻开花结果。

他在隐蔽战线布下的棋局,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西安事变的救命之恩,更是从道义上锁住了蒋介石的手。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这种全方位的布局能力,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蒋介石不是不想动周恩来,是动不起,也不敢动。

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信息来源:

《蒋介石日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

杨天石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张治中著:《张治中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