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中美领导人这通电话打完,高市早苗“输了个精光”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25日 20:02 1 admin
中美领导人这通电话打完,高市早苗“输了个精光”

中美领导人的这通电话,已经宣告了高市早苗最终的结局。

11月24日晚,中美元首互通电话。这是继10月底釜山会晤后,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与重大国际议题的又一次直接沟通。

通话内容平实、务实,却释放出极强的战略信号——尤其在台湾与二战历史问题上的共识,不仅为中美关系锚定了“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航向,更在无形中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涉台挑衅言论作出了明确裁决。

高市早苗的“政治豪赌”,至此已无退路。

中美领导人这通电话打完,高市早苗“输了个精光”

【二战共识:中美共同维护战后秩序】

中方在通话中明确指出:“中美曾并肩抗击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当前更应该共同维护好二战胜利成果。”

这一表述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指当前东亚地缘紧张的核心症结——日本右翼势力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持续挑战。

1945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其窃取的台湾及澎湖列岛。这一安排构成了战后东亚秩序的法理基石,也是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历史前提。

然而,高市早苗自上任以来,不仅屡次否认侵略历史,更在国会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试图将日本自卫队介入台海合法化。

中美领导人这通电话打完,高市早苗“输了个精光”

这些论调,本质上是对《波茨坦公告》义务的背弃,是对“日本作为战败国”身份的强行抹除。

而美方对此的回应很有意思——特朗普在通话中承认:“中国当年为二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这一表态虽未直接点名日本,却清晰地划定了美国在历史与法理问题上的底线——美国无意支持任何颠覆战后秩序的行为,哪怕来自盟友。

此乃对高市早苗最致命的否定。她本欲借“美日同盟”之名,将日本塑造成“印太秩序维护者”,却未料中美在二战遗产问题上形成了事实上的战略默契。

当美国都不愿为其“军国主义复辟式”言论背书时,高市的“存亡危机”论便沦为无根浮萍。

【台湾问题:中美再度确认“一个中国”红线】

此次通话中,中方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把大陆光复台湾置于国际法与历史正义的框架内,而非单纯的双边分歧。

特朗普的回应同样关键。他未使用“战略模糊”式的外交辞令,而是直接表态“理解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中美领导人这通电话打完,高市早苗“输了个精光”

结合其此前在福克斯采访中称“我与中国的关系很好”“很多盟友也不是朋友”等言论,其立场已十分清晰:美国不希望因盟友在台湾问题上的冒险行为,破坏与中国的整体关系。

这一态度与拜登政府形成鲜明对比。拜登任内多次模糊表态“协防台湾”,客观上助长了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介入幻想。

而特朗普的“交易型现实主义”恰恰在此刻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他不要盟友的“战略忠诚”,只要“经济纳贡”;不愿为高市早苗的“国内政治秀”承担地缘风险。

高市早苗误判的正是这一点。她以为特朗普访日时的“搂肩合影”代表战略授权,殊不知那只是“5500亿美元投资换来的礼节性表演”。

当中美在通话中共同强调“维护战后秩序”“理解台湾问题重要性”时,高市的政治筹码已悄然归零。

【高市早苗的“独走”与美日同盟的裂隙】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本质是一场“独走”(dokusou)——即日本右翼在未获美国明确支持下,单方面推动安全政策激进化的政治赌博。

基本动机有三,首先自然是巩固国内右翼基本盘,借“台湾有事”议题煽动民族主义,维系自民-公明党分裂后拼凑起来的右翼执政联盟;

其次是试探中美战略底线:制造“美日联合施压”假象,迫使中国在东海、经济等领域让步;

再就是自民党内部潜藏已久(实际上是70年,自1955年11月15日成立以来)的夙愿——加速“国家正常化”:以“存亡危机”为由,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实现自卫队“国防军”化。

然而,这场赌博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对美国战略误判之上。特朗普政府的核心逻辑是“避免两线冲突”,既要压制中国,又要集中资源处理委内瑞拉、乌克兰等议题。

中美领导人这通电话打完,高市早苗“输了个精光”

在此背景下,日本的“主动挑衅”不是助力,而是干扰。更有象征意义的是,就在高市放言后不久,美军悄然撤走部署在日本岩国基地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此举虽未公开说明,但无异于向东京传递信号:美国不希望日本成为引爆台海的导火索。若连“核共享”的试探性部署都选择收回,又怎会支持其武力介入?

【中美对话的深层含义:高市已成“战略弃子”】

此次中美通话未直接提及日本,却处处针对高市早苗的政治逻辑。当中美共同强调“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时,等于宣告:日本作为战败国的历史身份不容篡改;

更关键的是,中方此次未将矛头指向美日同盟整体,而是精准聚焦于“日本个别政客的错误言行”。

这种策略既避免激化中美矛盾,又孤立了高市政权。而美方的沉默与间接划界,则进一步削弱了高市涉台表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中美领导人这通电话打完,高市早苗“输了个精光”

在此情势下,高市早苗的所谓“82%支持率”已成政治枷锁。她无法撤回言论,否则右翼基本盘将崩塌;又无法获得美国实质支持,外交空间日益逼仄。

其唯一出路,或是继续“嘴炮”维持人设,或是被迫转向务实路线——但无论哪种,其政治生命都已进入倒计时。

【结语: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

1945年,中美作为盟国共同击败日本军国主义;80年后的2025年,两国虽为战略竞争者,却在维护战后秩序上形成罕见共识。

这一历史性的呼应,不仅体现了国际法与历史正义的持久生命力,也宣告了高市早苗式右翼冒险主义的末路。

高市早苗或许以为,她面对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中国;但她没看到,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而美国,也早已不是她想象中的“无条件庇护者”。

中美的这通电话,没有激烈措辞,没有公开点名,却比任何外交抗议都更具杀伤力——因为它从法理、历史与战略三个维度,彻底宣判了高市早苗政治剧本的终结。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