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9日 01:20 1 admin


仿佛一觉醒来,今年双十一就已经结束了。

11月12号那天,朋友圈里没人晒订单,群里也没人拼单砍价,要不是手机推送新闻消息,差点忘了昨天是双十一。

回想一个多月前,国庆假期刚结束,各大电商平台就急不可耐地开启了双十一促销,京东10月9日就打响第一枪,抖音、快手紧随其后,战线拉得比往年都长。

回望过去,2023 年全网销售额 1.13 万亿,2024 年直接冲到 1.44 万亿,今年双十一的存在感大不如前,难道这个购物街真的没落了?

看一下数据,今年的情况确实是非常让人惊讶的。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先说2023年,这年算是双十一的“转型元年”。

之前几年,双十一的关键词是“复杂”,各种满减、叠券、跨店优惠算得人头疼,堪比做数学题,很多人吐槽“为了省五十块,浪费两小时”。

到了2023年,各大平台突然醒悟过来,开始简化规则,天猫直接推出官方立减、一件打折,不用凑单,京东也跟上搞百亿补贴日,大家终于不用再对着屏幕算来算去。

这种变化背后,是消费者心态的转变,越来越多人不想为了低价浪费精力,坚持“可以买贵的,但坚决不买贵了”。

也是这一年,线下消费开始发力,很多人发现线下商超、家电城的价格居然比线上还便宜,而且能摸到实物、享受即时服务,比如买大家电能当场体验,还能享受免费安装。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商务部当时就解读过,这种线上线下价格趋同的现象,说明消费市场正在从单一的线上狂欢,转向全域消费的新格局。

这一年1.13万亿的销售额,看着没那么惊艳,但其实是在为后续的增长打基础,它证明了只要玩法合理、价格透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依然强劲。

2024年的1.44万亿,就是转型后的第一次爆发。

这一年最明显的变化,是平台之间不再互相拆台,反而开始互联互通。

阿里、京东、腾讯在支付和物流上打通了壁垒,消费者不用再切换多个APP,物流效率也大大提升。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更重要的是,官方开始主动下场助力,多地推出家电家居以旧换新方案,平台优惠叠加政府补贴,让大家买大件更划算。

这一年的销售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直播电商异军突起,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五成,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

以前直播带货主要卖美妆、服饰这些小件,2024年连大家电、家居用品都能在直播间卖得火热,因为主播能详细演示产品功能,解决了消费者的顾虑。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下沉市场的发力,快递网点越来越多,甚至覆盖到了乡镇,小镇青年们不用再羡慕城市里的购物便利,在家就能买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商品。

这一年的增长,不再是靠单一平台的流量红利,而是政策、平台、商家三方协同的结果,1.44万亿的数字,印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到了2025年,双十一彻底摆脱了“购物节”的单一标签,变成了一场覆盖全产业、全场景的消费盛宴。

今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竟然达到1.695万亿,比去年1.44万亿增长了14.2%。

但是为什么感觉今年这么冷清呢?

想来确实,记得十年前,11月10日晚上,多少人盯着电脑,握着手机,就等零点一过疯狂下单。

今年连微博热搜都难得见到双十一话题,有网友调侃说,今年双十一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到底为什么呢?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在的优惠活动已经分散到全年了。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从前只有双十一、618才能买到的最低价格,现在随时都有。

京东有百亿补贴,拼多多喊出“天天双十一”,抖音商城有限时秒杀。

再加上国家推出的“以旧换新”和“绿色国补”政策,优惠流程简单直接,不用像以前那样做数学题。

当天天都是双十一,双十一也就没什么特别了。

以前的双十一,靠热搜刷屏、熬夜抢购制造热度,现在的双十一,更注重用户体验和实际需求,虽然少了些话题性,但消费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更强了。

以前大家买东西可能是冲动消费,看到便宜就囤,现在更多是理性消费,买自己真正需要的、品质好的商品。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这种变化,恰恰是消费市场成熟的标志。

从2009年淘宝的小众促销,到如今万亿级的商业生态,双十一走过了十六年,它的成长轨迹,其实就是中国消费市场的进化史。

从最初的价格战,到后来的服务战,再到现在的技术战、生态战,双十一不断迭代升级,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升级、物流体系的完善、数字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的持续利好。

可能有人会认为现在的双十一没那么热闹了,少了点狂欢的感觉。

但是仔细想想,消费的本质不就是满足需求吗?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以前的狂欢,更多是被促销规则绑架的被动消费,现在的平静,才是基于真实需求的主动选择。

2023年的1.13万亿,是转型的开始;2024年的1.44万亿,是转型的验证;2025年平淡之中的惊喜,就是转型的成果。

这组数据背后,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更理性、更成熟、更有韧性的消费市场,是国货品牌的崛起,是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双十一不仅没有没落,反而在不断进化,它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节,而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从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到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再到产业生态的协同升级,都在说明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

未来的双十一,可能会更平静,但也会更强大,因为它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从2009年淘宝第一次搞促销到现在,双十一已经走过十六个年头。它见证了电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也见证了我们从冲动消费到理性购物的全过程。

也许再过几年,双十一会变得更加平淡,甚至干脆没有热度,但这不是坏事。

当每一个日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当消费不再需要借助特定的日期来获得快感,那才是真正成熟的消费市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