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大众对娱乐圈潜规则的大规模讨论还是2003年。彼时一位名叫张钰的女演员自曝通过潜规则获得拍戏的机会,并且控诉导演黄健中潜规则女子之后不安排拍戏机...
2025-11-11 0
当苹果与谷歌在“双向支付”上展开千亿美元级别的博弈,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较量,更是生态控制权的深层角力。本文以万字长文,系统拆解两大巨头的底层逻辑、利益结构与演化路径,帮助你看清产品背后的战略棋局。
2025年11月,科技圈爆出的两笔巨额交易,看似矛盾却暗藏深意:
表面看,这是两家巨头在搜索与 AI 领域的 “技术互补”,但站在 AI 产品经理的视角穿透表象会发现:谷歌购买Safari 默认搜索引擎权是谷歌为购买用户注意力而缴纳的 “流量入口税”,苹果购买Gemini调用权则是苹果为维持和优化自身 “注意力采集器”(Siri)而支付的 “技术武器费”。两笔资金流向相反,却殊途同归 —— 最终都是为了在广告驱动的互联网经济中,更高效地捕获、留存并变现用户注意力。
这正是互联网的终极本质:一个以“注意力采集 – 数据加工 – 广告变现”为核心逻辑的庞大广告系统。这一体系不仅支撑起谷歌、Meta 等科技巨头的万亿市值,更深刻塑造了苹果、微软等所有行业玩家的战略选择、技术演进路径与生态博弈模式。本文将从这一核心洞察出发,系统性解构该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AI 技术如何成为系统升级的核心引擎,并探讨 AI 产品经理在这一范式下的战略思考框架。
互联网广告系统绝非简单的广告位买卖,而是一个由多层结构构成的复杂经济体,其核心架构可拆解为四大支柱:
这是整个系统的起点 —— 所有互联网服务,无论搜索引擎、社交网络、视频平台还是操作系统本身,核心使命之一都是吸引并留住用户的注意力。苹果手握超过 15 亿台活跃 iOS 设备,这些设备构成了全球高价值用户群体的核心注意力入口。谷歌每年支付的 200 亿美元,本质上就是对这一顶级注意力入口的 “租金”,而 Safari 浏览器上那个小小的搜索框,正是通往谷歌万亿广告帝国的黄金通道。
原始注意力(比如用户单纯打开浏览器的行为)价值有限,系统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把这种模糊的注意力转化为清晰可辨的用户意图:
谷歌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于此,其搜索算法与 AI 模型,就像一套 “炼金术”,能将混沌的注意力流转化为结构化、可竞价的广告意图。
这是系统的核心引擎 ——实时竞价(RTB)系统。当用户在 Safari 中输入一个搜索词,一场毫秒级的广告拍卖随即启动:
这套机制确保了注意力资源以最高效率转化为商业收入。据法庭文件披露,谷歌支付给苹果的分成比例高达其通过 Safari 产生广告收入的 36%,这一定价精准反映了苹果流量入口的核心商业价值。
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并实现利润最大化,科技巨头们通过生态控制构建竞争壁垒:
这四层架构共同构成了互联网的 “隐形操作系统”。看懂这一点便会明白,无论是搜索、社交还是最新的 AI 助手,绝大多数产品的商业模式终点,都指向了这座庞大的广告帝国。
苹果与谷歌的 “双向支付”,是洞察互联网广告系统运行逻辑的绝佳样本,它清晰展现了该系统在技术变革与外部压力下的动态调整与进化。
谷歌200 亿美元购买Safari 默认搜索引擎权:传统广告入口的维护费
这笔交易堪称互联网广告系统经典模式的巅峰体现。对谷歌而言,这是一笔高回报率的战略投资:失去苹果的默认搜索位置,意味着瞬间流失美国近三分之一的高价值移动搜索流量,广告收入将面临断崖式下跌。200 亿美元看似巨额,但相较于通过该入口获得的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广告收入,投资回报率(ROI)依然十分可观,本质是 “支付流量成本,换取广告收益” 的核心商业模式。对苹果而言,这是硬件生态优势货币化的极致:苹果不直接涉足广告业务的复杂环节,而是通过提供 “干净无扰” 的流量入口坐收巨额分成。这笔近乎无成本的收入贡献了其运营利润的约 15%,是支撑服务业务高利润率的关键,也让苹果能持续补贴硬件研发,维持高端品牌定位,堪称 “注意力房东” 的完美模式。
这笔交易揭示了广告系统应对 AI 革命的战略性前瞻布局。
这两笔支付共同勾勒出一幅清晰图景:在互联网广告系统内,即便是顶级巨头也无法独揽所有环节,它们之间形成了典型的 “竞合(Co-opetition)” 关系。
这种动态均衡确保了系统的韧性,也引发了全球监管机构的追击。
苹果与谷歌的紧密合作,尤其是排他性默认搜索协议,已成为全球反垄断监管的核心目标。监管的介入,正试图改写互联网广告系统的运行规则。
美国司法部(DOJ)对谷歌的核心指控明确:通过巨额支付与苹果、三星等公司签订排他性默认搜索协议,非法封锁搜索市场的竞争渠道。这种行为被指存在三大危害:
2025 年法院的裁决具有强烈象征意义:
这反映了监管机构的务实态度:并非要摧毁互联网广告系统,而是对其进行 “修葺”,引入更多竞争以实现健康发展。法官阿米特・梅塔的论断点明关键:“生成式 AI 的出现改变了此案的进程”,意味着市场自身的技术变革力量正在冲击垄断,监管无需过度干预。
裁决的影响深远,将推动广告系统规则发生根本性变化:
监管的介入,标志着互联网广告系统从 “蛮荒拓殖” 时代正式进入 “规则治理” 时代,所有行业玩家都必须在新规则下重新定位和调整策略。
AI 技术并非互联网广告系统的外部威胁,而是其自我升级、提升变现效率的核心引擎。它正从精准投放、内容生成和交互范式三个维度,对整个系统进行深度重构。
传统广告投放依赖用户主动输入的关键词,属于 “拉式” 广告;AI 技术带来了根本性变革:
广告内容的生产方式正被 AI 彻底颠覆,迈入 “动态创意工业化” 阶段:
这是最具颠覆性的变化 ——AI 助手(如升级后的 Siri)正在改变用户获取信息的根本方式,进而重构广告形态:
AI 没有消灭广告系统,而是让它变得更智能、更隐形、更强大。对 AI 产品经理而言,理解这一重构过程,是设计下一代产品的关键。
对 AI 产品经理而言,互联网的广告系统本质不是批判的靶子,而是必须深刻理解并用以指导决策的现实环境。从苹果与谷歌的案例中,可提炼出以下关键行动框架:
产品立项之初,必须清晰回答:我的产品在这个庞大广告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清晰的角色定位,直接决定产品的资源分配、KPI 设定与商业模式。
优秀的 AI 产品经理必须在设计中精妙平衡两者,而非牺牲一方:
数据是广告系统的燃料,但隐私是绝对的高压线,必须在技术架构设计阶段前置考量:
将隐私保护视为核心技术能力建设,而非事后补救的合规成本。
苹果与谷歌的案例,是 “竞合” 关系的绝佳教科书: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广告系统,这是当下发展阶段客观存在的商业现实。它驱动了技术创新,支撑了免费互联网服务,塑造了行业竞争格局。作为 AI 产品经理,首要任务是清醒认识并理解这一系统的运行规律。
但理解 “必然” 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 “实然”。我们的更高使命,是利用技术力量塑造一个 “更优” 的系统 —— 在效率之上,更多考量用户福祉、数据隐私、公平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AI 技术的浪潮,既是放大系统效率的利器,也蕴含着颠覆传统规则的潜能。去中心化技术、用户数据主权意识的觉醒、订阅制与微支付等新价值交换模式,都可能在未来催生出与今日不同的互联网经济形态。
最终,作为身处变革中心的 AI 产品经理,我们不仅是现有系统的优化者,更应是未来蓝图的构思者。每一次产品决策、技术选型与生态合作,都是在为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投票。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推动这个庞大的系统,从极致追求变现效率的 “广告机器”,演进为更能平衡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更能促进社会福祉的 “智能服务网络”—— 这既是最大的商业机会,也是最根本的职业责任。
本文由 @五艺SU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上一次大众对娱乐圈潜规则的大规模讨论还是2003年。彼时一位名叫张钰的女演员自曝通过潜规则获得拍戏的机会,并且控诉导演黄健中潜规则女子之后不安排拍戏机...
2025-11-11 0
当苹果与谷歌在“双向支付”上展开千亿美元级别的博弈,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较量,更是生态控制权的深层角力。本文以万字长文,系统拆解两大巨头的底层逻辑、利益...
2025-11-11 1
```markdown 白玉飞跪地认错那天盛雪竹才明白,亲爹盛必捷瞒了她这么多年 那天白玉飞扑通跪在院子里,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盛雪竹端着洗菜盆愣在...
2025-11-11 1
美国联邦政府仍需数日才能正式重新开门。虽然参议院上周日的程序性投票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但参议院尚未安排最终表决时间,众议院的议员还需从各选区返回华盛顿...
2025-11-11 1
你有没有过半夜三点还睁着眼,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重播白天的对话、担心明天的汇报、猜领导看你的眼神? 不是你太敏感,是你大脑正在被自己逼疯。 王雪不是...
2025-11-11 1
芯片在以前总被老美卡脖子,中国企业咬牙往前冲,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就有人跳出来搅局。一个搞芯片的台湾老工程师,跑到大陆帮忙建厂,美国那边直接甩出全球通缉...
2025-11-11 1
一个手机号可以注册两个微信号?一个微信号总觉得不够用,现在我们需要把微信工作号和个人微信号单独使用,又方便使用还能省话费。使用同一手机号注册第二个微信...
2025-11-11 1
叫河北的地方有多少?地理狂。地球人都知道地球上只有一个河北省,但是你绝对想不到日本有个河北市,它位于能登半岛附近。有叫河北的区县吗?天津的朋友已经想到...
2025-11-1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