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0日 15:02 1 cc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在芝加哥的一个普通上午,一场看似寻常的交通事故,却因为涉事方的特殊身份演变成了一场充满争议的执法风波,31岁的律师助理达扬·菲格罗亚只是出门买杯咖啡,没想到会和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的特工扯上关系。

不仅遭遇车辆碰撞,还被强行拖出车外拘禁数小时,甚至因受伤再次入院,而执法方的说法却与她截然相反,一边是普通公民的惊魂控诉,一边是联邦执法机构的官方表态,这起事件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真相?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一场碰撞引发的强制拘押

据菲格罗亚回忆,事发当天上午9点多,她驾车行驶在芝加哥西镇街区,准备去买杯咖啡,就在这时,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SUV突然并入她的车道,两车发生了剐蹭,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车上就冲下来几名戴着面罩的武装人员,直接要求她下车。

菲格罗亚表示自己当时完全懵了,根本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自然不愿意配合下车,没想到对方直接动手,把她硬生生从车里拖了出来,连鞋子都弄掉了一只,随后将她按在地上戴上手铐带走。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现场视频也印证了部分细节,视频里能看到蒙面人员驾驶的无标识SUV在掉头时似乎与周围人群有对峙,之后并入车道时和菲格罗亚的车发生碰撞,紧接着就出现了执法人员强行拉拽她的画面。

更让菲格罗亚家人崩溃的是,从事故发生到她被释放的数小时里,家人完全联系不上她,不知道她被带到了哪里,也不清楚她的安危。她的母亲特雷西塔说,那段时间简直是煎熬,直到后来才在20英里外郊区的一个停车场,从救护车上接回了女儿。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菲格罗亚的遭遇还不止于此,事发时她刚做完肾脏手术没多久,还处于康复期,执法人员强行拖拽的行为导致她手术伤口裂开出血,精神也处于休克状态,不得不再次入院治疗。

而菲格罗亚本人也说,自己根本没参与任何抗议活动,只是恰巧路过,却遭遇了这样的对待,现在身心都受到了严重创伤。不过,比事件经过更让人困惑的,是双方对责任归属和执法行为的截然不同的说法。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各执一词

美国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特里西娅·麦克劳克林给出的说法,和菲格罗亚的描述堪称天差地别,麦克劳克林表示,事发时特工正在当地执行两项针对性的移民拘捕行动,期间遭遇了抗议人群的对峙。

而菲格罗亚不仅鸣喇叭干扰执法,还用车辆阻挡特工去路,在特工准备撤离时,她故意驾驶奔驰车冲撞执法车辆,之后执法人员要求她下车,她不仅不配合,还暴力抗捕,踢伤了两名联邦探员,所以特工才对她采取了强制措施。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双方的说法完全相反,核心争议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到底是谁撞了谁?以及菲格罗亚是否存在暴力抗捕行为?从现有证据来看,芝加哥警方出具的交通事故报告里,记录了菲格罗亚报案时的说法,但警方并未明确责任方,也没有接到人员伤亡的报告,这和国土安全部所说的两名探员受伤似乎存在矛盾。

更关键的是,菲格罗亚被以袭击联邦探员的罪名逮捕后,数小时内就被释放了,并且没有受到任何指控,这一处理结果也让抗捕伤人的说法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另外,菲格罗亚的背景也从侧面削弱了“故意抗法”的可信度。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她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律师事务所做助理,还立志要成为一名律师,并且是一个五岁男孩的母亲,媒体查询她的犯罪记录后发现,她只有过几次轻微的交通违规,没有任何暴力犯罪前科。

这样一个普通的守法公民,突然做出冲撞联邦执法车辆、暴力抗捕的行为,确实让人难以信服,除了碰撞责任和抗捕与否的争议,执法人员的武力使用尺度和拘禁程序的合法性,也成了舆论热议的焦点。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执法边界与权益保障的博弈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除了双方说法的巨大分歧,更核心的问题在于移民执法局的执法方式是否合规,要知道,美国移民执法局特工蒙面执法、使用无标识车辆的做法,本身就一直备受争议。

加州之前甚至专门出台了“阳光执法法案”,要求联邦执法人员必须亮明身份、车辆要有标识、面部不能遮挡,就是因为这类无标识、蒙面的执法方式太容易引发误解,也给民众带来了不安全感。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更让人质疑的是执法程序的问题。菲格罗亚表示,执法人员既没有表明身份,也没有告知她逮捕理由,就直接将她带走拘禁,期间还拒绝她联系家人和律师,从法律角度来说,即使执法人员有合法理由逮捕,也应当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基本权利。

而移民执法局在芝加哥的执法行动,近期本就争议不断,伊利诺伊州州长曾直言当地的联邦执法行动让芝加哥“沦为战区”,还有机构起诉指控执法人员过度使用武力,联邦法院也已下令限制他们使用催泪瓦斯等防暴武器。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这起看似简单的交通事故引发的执法争议,其实暴露了美国移民执法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无论是蒙面执法、无标识车辆的使用,还是执法过程中是否履行告知义务、武力使用是否适度,这些问题的核心都指向了“执法透明”与“权利保障”的平衡。

而双方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也只能等待警方的进一步调查来厘清真相,但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这起事件都给执法部门提了个醒:执法的权威从来不是靠武力威慑建立的,而是靠规范、透明的程序和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来赢得的。

美国执法局特工撞车拖拽女子,拘禁数小时未起诉,执法程序遭质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