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9日 21:23 1 cc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2026年国考公告10月14号一出来,好多人盯着年龄那条看傻了眼——35岁的坎儿居然往后挪了3年,变成18到38岁。

应届硕博更狠,直接放宽到43岁。

这可不是随便改个数字那么简单,背后藏着咱们国家劳动力结构、就业市场的深层变化,对普通人的职业选择更是影响不小。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35岁门槛挪到38岁,这政策不是拍脑袋来的

好多人说这政策来得突然,其实早有铺垫,每一条调整都踩着社会发展的节奏。

最根本的原因,是咱们的劳动力早就不是“年轻”标签能概括的了。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里有组数据很直观:1985年咱们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才32.25岁,到2022年已经涨到39.72岁,跟美国的38岁左右基本持平。

以前公务员卡35岁,是因为那会儿年轻人多,想让队伍“年轻化”;现在劳动力平均年龄都快40了,再卡35岁,不就把一大批有经验的人挡在门外了?

中共中央党校的竹立家教授就说,35岁左右正是职场黄金期,有经验有能力,吸纳他们进公务员队伍,能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再者,这政策跟延迟退休是配套的。今年一月新版退休政策落地,男公务员从60岁逐步延到63岁。

女公务员从55岁延到58岁,整体晚退3年。

退休年龄往后推了,入职年龄自然得跟着调,不然本来能服务30年的人,硬生生少了3年工龄,这不浪费人才吗?

国家公务员局也明说了,年龄调整就是按延迟退休政策来的。

还有个绕不开的现实是就业压力。这两年经济不太景气,不少企业裁员。

首当其冲的就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

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着,想找份跟以前一样体面的工作太难了。

国考放宽年龄,等于是把考公变成了就业“蓄水池”,让中年人有个盼头。

而且考公有政审,全家都会更注意遵纪守法,这对社会稳定也是好事。

其实地方早就开始试了,2025年江苏遴选公务员就放宽到38岁。

四川眉山、遂宁的事业单位招聘,本科38岁以下、研究生43岁以下都能报,这次国考不过是把地方经验变成了国家政策。

给中年人开了扇门,也给社会松了口气

3岁的调整看着不多,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出路。

最直接的受益者是35到38岁的职场中年人。苏州有个叫Jason的考生,35岁,以前在土木行业干。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这两年行业不景气,他白天上班,晚上刷3小时题,周末泡图书馆,就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以前他还担心“过了35岁没机会”,现在政策一放宽,立马重新规划了备考计划。

还有河南那个36岁的L考生,去年考完还发朋友圈说“最后一次国考”,现在直接更新状态“竞争对手已复活”,说要“珍惜国家给的机会”。

这些中年人跟刚毕业的应届生比,有个明显优势:社会经验足。上海执法系统的干部就说,大龄新人沟通能力强。

在基层跟老百姓打交道更游刃有余,不像有些应届生刚出校门,说话做事都带着书生气。

比如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考进发改委,能带着企业管理经验做产业政策;企业法务考进法院,对实际案例的把握比纯应届生准得多。

更有意思的是,应届硕博放宽到43岁,等于给想“曲线考公”的人指了条路。现在考研比考公容易些。

有些38岁的中学老师,就想着读个非全日制硕士,毕业时以应届生身份考教育局;

40岁的企业中层,在职读个博士,将来能报更高层次的岗位。不过这条路得算好时间账。

硕士2-3年,博士3-5年,得兼顾工作和学习,不是谁都能扛下来的。

对整个社会来说,国考这杆旗一竖,意义就更大了。长期以来,“35岁门槛”从公务员蔓延到企业。

成了年龄歧视的代名词。

2024年中央出了“二十四条”就业文件,明确说要消除年龄歧视,这次国考调整就是落实政策。

接下来地方国企、事业单位肯定会跟着学,说不定连私企招聘都能松点劲,以后找工作不至于一看到36岁就直接刷掉。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新华网说得好,这不仅是调整年龄线,更是重建社会对“年龄价值”的信任。

机会背后有坑,这些现实得看清

但千万别觉得年龄放宽了就好考了,这里面的坑还真不少,得提前琢磨清楚。

首先是竞争会更激烈。2025年国考报名就有325.8万人,实际考试258.6万人。

23个省的省考报名超530万。

今年年龄放宽,报名人数大概率突破350万,而招录计划才3.81万人,平均下来快100个人抢一个岗。

中年人要跟应届生拼,优势在经验,劣势在应试能力——行测需要快速反应。

申论虽然能靠经验加分,但行测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模块,年轻人记公式、刷题的速度确实更快。

有个37岁的考生笔试过了,面试时考官隐晦问“能不能长期干”,最后还是没上,说白了还是年龄有点吃亏。

其次是体能和精力的考验。别看公务员坐办公室多,有些岗位比如警察、海关,体能测试卡得很严。

38岁的男性要跑1000米,女性跑800米,平时不锻炼的人还真未必能过。

而且中年人备考压力比年轻人大多了,上要照顾老人,下要管孩子,白天上班累一天,晚上还要刷题,好多人都喊“身体吃不消”。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有个“宝妈”考生就说,她经常一边哄孩子睡觉,一边背申论金句,稍微不留神就忘了。

最关键的是晋升天花板问题。体制内晋升讲究资历,25岁考进去的人,35岁可能已经是科级了。

而38岁才入职的新人,起步就比别人晚10多年。

复旦大学的熊易寒教授就说,后续得研究怎么打破职级的年龄限制,不然大龄考生就算考上了,发展空间也可能受影响。

所以报考前得想明白,是图稳定还是图晋升,要是奔着当官去的,这个年龄入职确实不占优。

但要是想找个安稳工作,发挥专业能力,那就没那么多顾虑。

年轻人别急着全职考公,先闯闯再说

说完中年人,再跟年轻人和家长们聊聊。好多家长催孩子一毕业就全职考公,觉得“铁饭碗香”,但这事真得慎重。

首先,刚毕业没积蓄,全职备考等于啃老。年轻人自己没收入,吃穿用度靠爸妈。

每次伸手要钱都觉得矮一截,腰杆硬不起来,哪还有底气搞学习?

就算考上了,这种“啃老经历”也可能留下心理负担,不利于以后独立做事。

更危险的是容易跟社会脱节。考公要刷题、背知识点,看似在学习。

其实跟真实职场完全两码事。

我见过有人考了3年,最后公没考上,找工作时连面试都不会说,企业一看简历“3年空白期,只干过刷题”,直接就拒了。


越考越怕找工作,越怕找工作越想考公,最后成了死循环,人慢慢就废了。

家庭矛盾也是个大问题。年轻人和爸妈的想法差太多,爸妈觉得“考公是正经事”。

年轻人可能考了半年就想换个活法,天天待在家里,一点小事就能吵起来。

时间短还好,要是考个一两年,家里氛围能压抑得喘不过气。

其实真不用急,考公的机会多的是,现在年龄放宽到38岁,就算先工作几年再考,也完全来得及。

年轻人刚毕业,不如先去社会上闯闯,在企业里学学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经验将来考公时反而能帮上忙——申论写策论文,能结合实际案例;面试答人际关系题,能说得更接地气。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就算找份轻松的工作,边上班边备考也行,2025年国考上岸的人里,43%都是在职备考的。

互联网程序员李阳就是“996+3小时备考”,最后笔试142分逆袭上岸的。

结语

国考年龄放宽这3岁,看着是个小调整,其实是给整个社会提了个醒。

年龄从来不是衡量能力的尺子。

中年人有经验,年轻人有冲劲,各有各的价值。

对中年人来说,要是想考公,就精准选那些要“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避开仅限应届生的坑。

备考时发挥申论优势,把工作案例写进答案里;要是不想考公,也别焦虑。

这政策释放的“年龄包容”信号,说不定能让你现在的工作更稳。对年轻人来说,别被“铁饭碗”困住,先去社会上练本事,真要考公,带着经验去考反而更有优势。

说到底,考公不是终点,能把自己的本事用在实处,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靠谱的活法。

而社会真正的进步,就是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有机会靠能力吃饭,不用为“年龄”这两个字发愁。

国考35岁门槛取消!38岁职场人能报考,竞争压力会变大吗?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