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0日 00:05 1 cc

9月22日,阿根廷突然宣布从即日起至10月31日暂停征收大豆、豆粕、豆油出口关税,这等于把将近26%的出口税免了。对中国买家来说,这是一扇只能等一时半会儿的门。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Z

订单一下就着了,中国企业敲定了10艘船,市场上还传说可能会增加到15艘、超过200万吨。和巴西报价相比每吨便宜将近200元人民币,可以补充库存,并且避开美国秋季收获价段。

可这“免税窗口”没能顶到月底,出口申报额达到七百亿美元的上限之后,政策就结束了,有些豆子还没上船风向已经转了。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阿根廷九月底突然恢复大豆出口关税,这事看着是政策反复,实则是它经济“见底”后的无奈操作——当时比索汇率暴跌,央行三天就抛售11亿美元救市,之前那几天的零税窗口,根本不是主动让利,而是为了赶紧换点外汇“续命”。

中国企业趁机下单,表面是“捡漏”,本质是多年布局的“多元化大豆进口”战略落地。中国早就在避免依赖单一市场,这次采购只是把之前的规划落到了实处。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但阿根廷的操作里藏着个死结:作为靠卖农产品换外汇的国家,取消关税会让政府少赚一大笔税收,恢复关税又会拖累出口节奏,怎么选都难。

这种矛盾的根源,其实是它经济结构太单一——光靠初级产品出口,抗风险能力太差,而中阿的合作,刚好戳中了这个痛点。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从2009年延续到现在的货币互换,今年四月还把部分额度延长到了2026年,这些人民币不是“空头支票”,是真能帮阿根廷付进口账单、还外债的,成了阿央行外汇储备的“压舱石”。

反观美国十月初抛的200亿美元货币互换框架,看着钱不少,却绑了一堆条件,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帮助。

美国的条件有多“苛刻”?10月14日,总统米莱现身华盛顿,与特朗普会面,美国财政部表示将直接买入阿根廷比索,并与阿央行进行了一个200亿美元货币互换的框架会谈,但附带条件不仅要阿根廷取消和中国的货币合作、提高农产品关税,甚至把钱和米莱的选举前景挂钩——言外之意就是“选不上就不给钱”。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更关键的是,这200亿对阿根廷三千多亿美元的外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还得拿锂矿开采权换,本质是要抢人家的战略资源。

可中国在阿根廷的锂矿项目早就落地了,不只是挖资源,还带了先进技术,给当地造了几千个工作岗位,连当地省长都公开感谢中企修的基础设施。

一边是“拿资源换短期救命钱”,一边是“合作共赢搞发展”,谁实在一目了然。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也难怪阿根廷官员很快就公开否认“要和中国脱钩”——这不是故意“拆台”美国,是算清了自家的利益账。

对阿根廷来说,和中国的货币互换是“外汇生路”,没了这些人民币,美元短缺时连进口都撑不住;中国在当地搞的光伏、铁路这些基建项目,周期长达十年,能持续带来税收和就业,这是美国只看短期政治回报的合作比不了的。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更别说特朗普还把阿根廷的民用深空测控站说成“军事基地”,这种双重标准,反而让拉美国家看清了美国“门罗主义”的老套路——还是想把拉美当成自己的“后院”。

到了10月中旬再看这场博弈,市场的反应最真实:阿根廷恢复关税后,大豆贸易没停,中国的采购需求还在,只是转向了更稳定的供应渠道。

这说明一个道理:现在的全球贸易,早不是政治口号能左右的——谁能给持续的市场、务实的资金、长期的投资,谁就能赢信任。

中国刚下大豆大单,美国两百亿逼撤互换,阿方公开拆台

对中国来说,这次补库存是短期收获,更重要的是验证了“多元化供应链”的韧性。

说到底,阿根廷的困境是“短期求生”和“长期发展”的矛盾:美国的条件只能解一时之渴,还得丢主权;中国的合作却能同时帮它补现金流、稳外汇、搞产业升级。

这场围绕大豆和货币的博弈,最后让更多国家看明白:务实的合作远比政治捆绑靠谱——这或许才是全球贸易规则正在变的“真趋势”。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