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20日 02:04 1 admin

星星,回到了天上。

留下仰望星空的人,继续沿着光追梦。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传奇一生

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全国哀悼。

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年少时期赴美求学,在物理学领域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后来又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这个名字,从此享誉世界。

1971年 杨振宁首次回新中国访问,周总理亲自接待。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从而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

后来,心系祖国的杨振宁回国,投身祖国物理学发展,把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

所以,这么一位顶尖学者的离世,是中国的遗憾,也是世界明珠的陨落。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翁帆发文

杨振宁一去世,他的妻子翁帆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当年两人结婚时,杨振宁82岁,翁帆才28岁,相差了54岁!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2003年10月,杨振宁的妻子杜致礼因病去世。

爱妻离世,杨振宁郁郁寡欢,无论是去学校讲课,还是日常的用餐、阅读、看电视,都是独自一人。

2004年2月,与杨振宁有过一面之缘的翁帆鼓起勇气,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向他致以慰问。

从书信中,杨振宁感觉到翁帆是一个能给予他精神力量的人。

两人惺惺相惜,书信往来变得更加频繁。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后来杨振宁约翁帆在香港中文大学碰面,两人越聊越投机,心里有了默契。

翁帆也很犹豫,年龄和社会地位差距太大,外界肯定会说闲话,父母也可能不同意。

可是杨振宁告诉她:“我们在一起,不是要迎合别人,是要让自己开心。你想做学术,我可以帮你;你想过安静日子,我们就一起看书散步。”

2004年12月,翁帆顶着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与杨振宁迈进了婚姻的大门。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刚开始,满天的质疑声扑面而来,很多人猜测翁帆是冲着老先生的名声、地位和财富去的。

翁帆没辩解,只是收拾东西搬到了杨振宁身边,开始了婚后生活。

这一陪伴,就是21年的光阴。

翁帆始终默默陪伴在杨振宁身边,不图回报,也没有任何作妖行为,杨振宁看对了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2025年10月19日,杨振宁去世第二天,翁帆通过光明日报发文,简单谈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短短三句话加上一首诗,为杨振宁的民族大义感到骄傲,也流露出对其不屈不挠意志的敬佩。

翁帆表示能陪伴杨振宁到终老,她何其有幸。

最后翁帆坦然面对杨振宁的去世,称他已变成我们仰望的星空,指引人们继续前行。

短短几行,催人泪下。

只字不提自己的陪伴和付出,字字内敛赞扬杨振宁的精神。

果然是个内心强大且不卑不亢的女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清华园一片哀悼

2003年,81岁的杨振宁回国定居在清华园,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在清华的杨振宁尽管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但是依然继续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为大一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去世当天,清华大学官网发布了《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一文,学校官网也已转为黑白。

并且清华火速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为杨振宁设立吊唁缅怀室。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吊唁室摆放满了菊花,照片墙粘贴着杨振宁先生在清华的点滴时光。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很多学校内的师生,还有经过报名的游客进入清华,排着长队进入吊唁堂,沉痛送别杨振宁。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有学生表示虽然没听过杨振宁的课,但是听到消息的时候心里还是被撞击了一下,很难受。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研究院内的顾秉林院长和朱邦芬教授分别回忆起与杨振宁一同工作时的时光。

得知杨振宁病重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预感,但是还是非常难过。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杨振宁曾说,自己的一生画了一个“圆”,起点是在清华的科学馆,当时他只有7岁,父亲杨武之是清华数学系的教授。

后来他在人生的终点又回到清华科学馆,得以圆满。

写在最后

在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杨振宁先生取得了峙立如嵩、博观如海的学术成就,书写了功在世界、情系华夏的隽永篇章。

杨振宁先生永垂不朽!

杨振宁刚去世,翁帆终于发声,字字催泪,清华大学吊唁堂细节感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