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26日 22:02 1 cc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一个月,光我们小区就送进去了7个。”这是我在小区群里无意间看到的一句话,顿时脊背一凉。不是送快递、不是搬家,是“送医院”。全是因为甲流。你没听错不是新冠,不是普通感冒,是甲型流感,又卷土重来了!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更让人一愣的是,这次不少人症状比以前重,烧得狠、咳得厉害、恢复慢,整个人像被抽了筋。有的老人甚至因为一场流感,直接进了ICU。你说这不是“感冒”,是啥?

就在大家还在犹豫要不要囤药、戴不戴口罩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突然一句话炸了锅“甲流高峰期,建议少吃鸡肉。”这不是鸡飞狗跳的年代,怎么鸡肉也“中招”了?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十万个问号:鸡肉不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吗?李院士为啥建议少吃?那不吃鸡,吃啥能增强免疫?来,我们一边倒茶,一边慢慢唠。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甲流这波,真没你想的那么“温柔”先说个实打实的数据:据国家流感中心最新监测,2025年秋冬季节,甲流病例比同期增长了48%。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人,感染后更容易高烧不退,甚至并发肺炎。

这次主打的是H3N2亚型,传染性强、变异速度快,比起前几年那种“烧两天就好了”的流感,它像是开了挂。你家里要是有老小,真的得多提一分心。

奇怪的是一部分人感染后恢复特别慢,咳嗽一个月还没停,整天蔫儿吧唧的,干啥都没劲。这不是单纯靠“多喝热水”能解决的问题。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那鸡肉,怎么成了“背锅侠”?

你可能不知道,H3N2这种病毒,原本的宿主之一就是禽类。虽然市面上的鸡肉都经过检疫处理,按理说问题不大,但在流感高峰期,“少吃鸡肉”其实是一种预防策略,尤其是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

李兰娟院士的建议并不是说“鸡肉有毒”,而是说鸡肉属于“发物”,在某些体质下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特别是当你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吃多了鸡肉,可能会让病毒趁虚而入。

再说了,鸡肉虽然蛋白高,但在增强免疫方面,它不是最优选。少吃鸡肉,不是让你戒掉它,而是“换个思路”选对增强免疫的食物,才是真正有用的。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那增强免疫,吃啥靠谱?这4样,别小看

先别急着去买保健品,咱中国人讲究“食补”,厨房里就藏着宝贝。

第一个,菌菇类

香菇、黑木耳、猴头菇,尤其是银耳,富含β-葡聚糖,能调动免疫系统的“哨兵”巨噬细胞,增强抗病毒能力。每天一碗菌菇汤,比吃鸡精有用多了!

第二个,深色绿叶蔬菜

别看它们不起眼,菠菜、芥蓝、小油菜,富含维生素C、叶酸、植物多酚,是免疫细胞的“燃料站”。尤其是叶酸,一缺就容易乏力、抵抗力差。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第三个,豆制品。

黄豆、黑豆、豆腐、豆浆都算,植物蛋白对免疫系统的修复能力很强。而且豆类还含有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免疫调节剂。

第四个,发酵类食物。

像是酸奶、豆豉、纳豆、泡菜,别看它们味儿大,肠道菌群一好了,免疫系统就像打了鸡血。别忘了,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这些食物,不贵、不难找、不难做,关键是适合中国胃。别再把“增强免疫力”挂嘴边,得真动起来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很多人一听“增强免疫”,脑袋里就蹦出两个字:补药。可你真以为那点维C泡腾片、一把枸杞、一瓶蜂蜜水就能扛过病毒海啸?那是你对免疫力的误会太深了。

免疫力,不是你吃点啥就立刻见效,它是一种“长期积累型资产”。你吃的、睡的、动的、想的,都会影响它。别小看每天早起那十分钟的拉伸,也别忽视晚上刷手机到一点的“夜游神”行为,这些都是免疫力的“黑洞”。

还有一点,别让情绪拖垮了身体。心理研究早就发现,焦虑、压抑、长期疲劳,会显著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你看那些爱笑的人,生病都少一点,不是迷信,是有数据支撑的。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认识误区,才不会“自我下套”有时候,最可怕的不是病毒,是谣言。比如:“我体质好,不用怕甲流。”错!甲流对谁都不讲武德。“吃了鸡肉才有力气恢复。”错!发烧期本就不宜吃油腻高蛋白。“我打过疫苗,就不会得。”错!疫苗不是盾牌,是减轻症状的工具。

真正的健康,是你对身体的敬畏和照顾。不是等病来了才想起医生说过啥,而是日常就把身体当朋友,不是工具。别让“习以为常”害了你

我们总习惯性地忽略一些不起眼的建议,比如“多喝水”“多睡觉”“别吃太咸”,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养生话,是很多老医生、老中医总结一辈子的经验。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一如那句被说烂了的老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听着老土,可真管用。一碗菌菇汤、一盘炒菠菜、一个热水袋、一觉好睡眠,可能比你千里迢迢找专家看病更有用。我们不反对现代医学的进步,但更希望你在“没病”的时候就开始“养生”。这不是矫情,是智慧。

写在最后的一点叮嘱:别再把鸡肉当“免疫神药”,也别盲目恐慌。李兰娟院士的建议,是从公共健康角度出发,提醒我们在高风险时期,吃得更讲究,活得更有数。

甲流来了,我们不怕。怕就怕你把它当儿戏。今天你愿意为免疫力做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明天躲开病毒的一道门槛。

新一轮甲流高峰,李兰娟建议:少吃鸡肉,多吃4样增强免疫

咱中国人讲究“顺时养生”,不是为了迷信,而是懂得“天时地利人和”,身体才是本钱。别等生病那天,才想起这些话。到那时你想喝碗菌菇汤,都没力气起床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秋冬季全国流感监测周报[EB/OL].(2025-11-12).

[2]李兰娟.在新发传染病中的个人防护建议[N].健康时报,2025-10-18(03).

[3]王晓梅,陈文斌,赵彬.β-葡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4,40(4):433-436.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