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见完莫迪后,高市早苗对华掀桌,不料转头发现印度背刺日本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26日 04:43 1 admin

凌晨五点,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的接机口多了几块中文指示牌,负责安装的工人自己都觉得诧异:几天前,这里还很少能见到来自中国的散客。

三天前的一场外交会晤,新德里把镜头对准了日本。镜头前,莫迪与高市早苗互拍肩膀,谈“全球战略伙伴”,气氛仿佛热度爆棚;镜头一关,印度内阁却悄悄拍板——恢复中国公民赴印旅游签证,范围覆盖所有驻外使领馆。速度快到自家媒体都用上了“急转弯”来形容。

“经济机会的味道,比友谊来得真。”印度商务部一位官员在闭门会议里给出如此总结。


见完莫迪后,高市早苗对华掀桌,不料转头发现印度背刺日本

日本那边的反应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正忙着在安全对话、半导体供应链上拉印度入伙;另一方面,中国国防部与驻日使馆几乎同步放出“双语警告”,不但翻旧账,还亮出《联合国宪章》里的“敌国条款”。东京政界清楚地听懂了:别踩红线。

轮到新德里做选择题时,算盘很响。去年中国游客赴日人次超过400万;今年,因为排海事件和汇率波动,大批订单退改。印度旅游部测算,哪怕只吸引到十分之一,也能给本国带来超过二十亿美元的直接消费和数十万个临时岗位。空缺摆在面前,犹豫什么?


见完莫迪后,高市早苗对华掀桌,不料转头发现印度背刺日本

签证窗口敞开并不等于门票售罄。中国多家旅行社反馈:递交材料仍需提供“居住证明、公证件、邀请函”三连套,流程比去泰国或阿联酋麻烦得多。再加上印度对数字支付、中文导览、卫生标准的短板,很多自由行游客最后还是转机飞往新加坡或曼谷。

东亚水产禁令让印度渔业感知到中国市场的体量,旅游从业者也想复制那次“替补”成功。 海鲜靠冷链运输即可满足品控,旅游体验却牵涉治安、交通、服务软实力,短板没补上,再大的蛋糕也只是想象。

高市早苗带给日本的是一种“左右逢源”的幻想:既能在台海问题上展示强势,又能把印度拉进晦暗的联盟,分担压力。可现实告诉她,印度的国策核心始终是“多边平衡”。历史经验写在教科书上:不依附任何阵营,而是让所有大国都来谈判出价。


见完莫迪后,高市早苗对华掀桌,不料转头发现印度背刺日本

此刻站在十字路口的不仅是日印。韩国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收单设备连夜装满了首尔地铁;泰国内阁为中国游客直接免了落地签费用;马来西亚干脆推出“一键中文报警”小程序。亚太旅游市场,从冷到热的切换只用了几个新闻标题的时间。

市场从来奖励行动派,而非话语制造者。 日方在G20秀出的“印日合唱”更多是一场舆论策略:既用印度的分量对冲中国,又避免自身在安全博弈中单打独斗。可只要北京发出一次强硬声明,合唱声部立马散架——距离真正军事同盟,印度还有宪法、国会以及国内反美反日舆论三座大山要翻。

再看印度。它与美国签了“后勤共享协定”,军舰可进出彼此基地;却也在上合峰会、金砖扩容里跟中国握手言欢。两条路线并行不悖,是灵活,亦是摇摆。国际资本喜欢押注增长故事,但最怕政策跳跃。投资人不只关心GDP,还看重税收透明度、司法效率、外汇管制,而这些恰恰是印度的老问题。

中印边境摩擦时有升级,舆论场的情绪可以瞬间被点燃。但有趣的是,两国贸易额去年依旧再创新高,逼近1400亿美元。冷兵器对峙和热钱流动并存,成为世界第第三大人口国交往的特殊注脚。新德里此刻递来的橄榄枝,并非示弱,而是一种典型的“先赚了再说”的精算。

战略学里有个词,叫“对冲套利”——印度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 只要没到真正选边站队的生死关头,它就会同时保持多个可选通道,既沾美日的安保信用,也想捧中国的钱包。

东京真正担心的,其实是时钟。半导体投资窗口期只有几年,若印度迟迟不在供应链、人才交换、共同研发上给出硬承诺,日本就要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拉了半天,盟友还是更服从市场逻辑,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口号。

与此北京也清楚,印度市场无法替代日本在高端制造上的位置,但印度3。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14亿消费者,足以成为缓冲外部压力的战略纵深。恢复旅游签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现金流,却释放了一个讯号:对话通道依旧敞开。

德里老城的香料集市、果阿的海风和喀拉拉邦的背水潟湖,都在等待新的面孔。一位尼赫鲁大学的学者说得直白:“我们欢迎中国游客,同时也欢迎 F-35 的影子在安达曼海上空掠过。” 这种并行不悖的态度,让人想起印度外交元老尼赫鲁当年说的“在大象和鲸鱼之间跳舞”。

未来几个月,中印外交团队会否安排高层互访?东京是否继续把“全球南方”押宝放在印度?美国会拿出什么筹码让新德里更坚定?这些问号,全都绕着同一条主线打转——亚洲秩序的重量分配。

若想在这盘棋里活得久,保持灵活却不失分寸的平衡,将比一时激进的高调站队更有用。 对印度而言,经济市场是现实;对日本而言,历史教训是底线;对中国而言,战略确定性才是最大的筹码。

回到机场,新贴上的中文指示牌在灯下闪着亮光。一名印度移民官把护照递回给首批拿到旅游签证的中国旅客,礼貌地说:欢迎,你们来得正是时候。

谁也不知道这句欢迎是否能持续多久,但至少在此刻,航班舱门缓缓关闭,飞机滑向跑道,机窗外的霓虹和后台的博弈,都在黑夜中悄无声息。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