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训练营开营啦#为进一步提升优抚服务保障水平,确保各项关怀政策精准落地,近日,相关部门就做好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作出部署,通过...
2025-11-25 0
这个秋冬有点不对劲。
门诊挤爆,发热门诊排队像春运。家长焦虑、学校请假、老人住院,朋友圈一夜之间从“晒娃”变成“晒抗原”。甲流,悄无声息地又卷土重来了。
但这次,它的“打法”变了。
有人高烧40℃,有人却只是咽喉痛、乏力,甚至不烧不咳,直接进展到肺部感染。更让人揪心的是,重症比例明显增高,尤其是老年人群和基础病人群,住院率翻倍,有人甚至没能等到第二轮检查结果就走了。
很多人都在问:今年的甲流怎么了?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慢慢捋。
甲流不是新病毒,它的“身份证号”是H1N1,2009年那次全球爆发你还记得吧?那时候叫“猪流感”,后来改名叫季节性流感的一种。只是今年它的攻击方式升级了,临床表现不再“标准化”,甚至不少病例“查无此人”,抗原阴性、症状模糊、病情却很重。
原因其实不复杂。
一方面是病毒自身的突变,它学聪明了,知道“躲猫猫”。一些毒株不再靠高烧这张“名片”引起警觉,而是靠“潜伏”拖延时间。
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身体的问题。
说句扎心的,很多人以为自己“还挺能扛”,结果一查免疫指标,T细胞像退休了,白细胞懒得动,免疫系统处于“摸鱼状态”。尤其是长期饮食单一、作息紊乱、压力大的上班族和学生群体,免疫力早就悄悄“掉线”。
这时候你还在迷信苹果“每天一个医生远离我”?醒醒吧,它顶多是个“维稳选手”,不是“战斗担当”。
李兰娟院士最近就提了个醒:苹果营养虽好,但在病毒高发季,它的作用有限。与其天天啃苹果,不如换上三样真正能提高免疫力的“硬核食物”。
第一样:香菇。
别小看这个“平价蘑菇”,它是免疫界的“老黄忠”。香菇富含β-葡聚糖,这是一种能直接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的天然免疫增强剂。简单说,它能“叫醒”你那些在体内打瞌睡的免疫战士。
而且香菇还有丰富的维生素D前体,在阳光下一晒,转化效率极高。维D在调节免疫系统中扮演的是“指挥官”的角色,缺它,免疫系统容易一盘散沙。
第二样:黑木耳。
它不止“清血脂”那么简单。黑木耳富含植物多糖,是肠道益生菌的“粮食”,而肠道可是免疫系统的“哨所”,70%的免疫细胞驻扎在这里。你肠道不通,免疫力就像没信号的手机,想防御也指挥不了。
更关键的是,黑木耳有助于排出体内代谢垃圾,给免疫系统“腾空间”。这就像打仗前先清理战场,能量才不会被错误调度。
第三样:鸡蛋。
简单、便宜、常见,但它是公认的“优质蛋白之王”。免疫细胞靠什么合成?就是蛋白质。你每天蛋白质吃不够,细胞修复、抗体生成、炎症控制都跟不上,免疫系统就像个工地没砖头的包工头——想干也干不了。
而鸡蛋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人体最匹配,吸收率也高,不需要复杂烹调,一颗白煮蛋就能解决问题。少啃苹果,多吃这仨,才是真的在为身体“加盾”。
光吃是不够的。很多人问:为啥我年年锻炼、天天补,还是中招?别忘了一个更隐蔽的“敌人”——慢性压力。它才是最会“偷电”的东西。
长期焦虑、熬夜、情绪低落,会直接抑制免疫细胞功能,降低抗病毒能力。你以为自己只是累?其实身体已经在“偷偷关机”。
研究显示,慢性压力状态下,身体释放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反应,导致病毒更容易突破防线。所以要提高免疫力,除了补营养,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规律作息,才是根本。
说到睡眠,这几年我们看太多年轻人“熬夜修仙”,白天靠咖啡续命,晚上打游戏到两点,第二天起床像“尸体复活”。问题是,免疫系统可没你这么能熬,它的高峰活跃期在凌晨1点到4点,你不睡,它也没法修复自己。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
今年流感的“隐藏传播”越来越像新冠:有些人没症状,但照样带毒、照样传播。尤其在家庭聚餐、地铁公交、学校教室这种密闭空间里,病毒可以在空气中“长待机”。
所以口罩,别嫌烦,真不是“政治正确”,而是“科学正确”。
顺手洗手、戴口罩、不扎堆,这些老生常谈的话,依然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你不做,病毒就找你做。
至于退烧药、抗病毒药、各种“网红感冒灵”,也别乱吃。
很多人一发烧就一把药下去,从对乙酰氨基酚到布洛芬,再来点阿比多尔、奥司他韦,搞得像“自助餐”一样。问题是,药不是糖,乱吃不仅没用,还可能掩盖病情。
奥司他韦确实是对抗甲流的有效武器,但它的黄金使用窗口是发病48小时内。超过这个时间再吃,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用,尤其有肝肾基础病的人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更别提有些人感冒还在吃抗生素。这是“开坦克打蚊子”,流感是病毒,不是细菌,抗生素对它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会扰乱肠道菌群,影响免疫。
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今年甲流重症中,很多人是有基础病的——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甚至是肥胖。是的,肥胖,也是一种免疫负担。脂肪组织会分泌炎症因子,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病毒一来就“火上浇油”。
所以别再说“胖点没事”,在病毒眼里,胖是一种“战术漏洞”。
再说个你可能没想到的点:中国传统节气,其实早就提醒我们一年中哪些时候该防病。
“立冬补冬,补嘴空”,是老祖宗的提醒;“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更是古代中医对免疫低谷期的精准预言。你现在不注意,明年春天的流感、支原体、肺炎球菌就可能找上门。
这不是玄学,是智慧。
一到寒潮来临,气温骤降,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容易干燥破损,病毒就趁虚而入。你穿得少、吃得凉、睡得晚,就是在给病毒开绿灯。
说到底,免疫力不是靠某个“神仙水果”或“保健品”瞬间逆袭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徐丽华,邓小丽,刘学文.香菇多糖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3,29(04):89-93.
[2]张艳,李雪,王玮.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及其防控策略[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4,38(01):12-18.
[3]朱玉红,刘晓燕,李志伟.维生素D与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06):502-506.
相关文章
#创作训练营开营啦#为进一步提升优抚服务保障水平,确保各项关怀政策精准落地,近日,相关部门就做好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作出部署,通过...
2025-11-25 0
老孙的炒炮店,最近来了些怪人。他们进门不先找座,也不问价,而是把一个黑乎乎的镜头对准老孙的铁锅。锅里油烟“刺啦”一声,火光一冒,他们就发出一阵满意的快...
2025-11-25 0
11月25日,据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在纪念舒同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舒同研究中心成立,莫言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广采博取,融汇贯通。...
2025-11-25 0
凡涉及动火作业需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不懂或忽视安全防护工作无证进行动火作业这些行为极易引发火灾事故警示案例01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
2025-11-25 0
我爹这辈子干过最出圈的一件事,就是当年和我小姨订了婚,最后却娶了我妈。这事儿在我们家,是个不能提的炸药包。谁点,谁就得被我妈的眼神扫射成筛子。我爸呢,...
2025-11-25 0
曼联在老特拉福德的草坪上摔了个大跟头,对面埃弗顿少一个人,他们全场踢了25脚射门,结果还是0比1输了,终场哨一响,看台上全是嘘声,最响的那几声,大概是...
2025-11-25 0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要求“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2025-11-25 0
从西城区北片区首例申请式退租项目,到精心打造蕴含胡同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西城区砖塔胡同城市保护更新项目完成了“后半篇文章”。11月24日,由西城区...
2025-11-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