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祝小同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长期信条正被动摇:浮动汇率制度能否有效抵御外部金融冲击?最新研究显示,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2025-11-17 0
最近,俄乌和谈被按下了暂停键,美西方媒体似乎正忙着炒作一件事。
75岁的俄外长拉夫罗夫失宠了,他们以为抓住了俄罗斯内部分裂的信号,却没想到,等来的是拉夫罗夫一连串颠覆想象的强硬反击,他竟格外强调“俄罗斯有三个盟友!”
被俄罗斯寄予厚望的“三大盟友”又是否能力挽狂澜?中方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编辑:CY
美西方的算盘打得很精妙,他们选择在俄乌和谈暂停的敏感时刻,将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的象征性人物,拉夫罗夫。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印证他们的剧本,这位从苏联时代就涉足外交、担任俄外长二十多年的老将,真的要被边缘化了吗?
美媒翻出了拉夫罗夫缺席俄安全委员会会议的画面,紧紧盯着俄外交部半个月没公布他行程的细节,还拿普京派别人去G20峰会说事儿。
他们一口咬定这位75岁的外交老将,已经被普京政府边缘化,俄罗斯马上要搞高层大洗牌,这可不是简单的八卦。
在其背后,是美国试图通过舆论战,从内部瓦解俄罗斯,逼俄罗斯在核军控和乌克兰问题上低头,让世界看到俄罗斯的内部分裂。
毕竟在他们的剧本里,拉夫罗夫要是失势,俄罗斯很可能换上一个更“温和”的外长,到时候,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俄乌冲突停火条件上,美国就能掌握更多主动权。
美西方的媒体已经半场开香槟,庆祝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仿佛已经听到了克里姆林宫内斗的枪声,却不知道真正的惊雷即将在万米高空炸响。
他们甚至开始构想,一个失去核心外交官的俄罗斯,将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分裂,这完全符合他们对权力更迭的西方逻辑。
这种逻辑建立在多党制和选举政治的惯性思维上,却忽略了俄罗斯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权力结构,这正是他们误判的根源所在。
他们以为在下一盘国际象棋,却不知道对手在玩一场更加古老的围棋,算的不仅仅是下一步棋,而是整个棋局的势。
就在西方媒体集体狂欢,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却异常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平淡,平静得让人感到不安。
俄外交部更是直接痛斥西方媒体“无良缺德”,这种不加修饰的用词,在俄罗斯外交辞令中极为罕见,显示出一种被触及底线的愤怒。
随后,拉夫罗夫本人的公开亮相,更是让这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迎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结局,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调俄外交部已经开始执行普京“准备核武器试验”的指令。
不仅如此,他还明确说,俄方不会去说服美国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这等于是在告诉美国,你敢在核问题上冒险,俄罗斯就敢奉陪到底。
面对乌克兰问题,拉夫罗夫的表态同样强硬,他说自己已经准备好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晤,但俄罗斯的停火核心条件绝不会变,话语间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
最让美西方破防的,是拉夫罗夫抛出的“三个盟友”论,他在纪念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成立25周年的节目里,援引沙皇时代的老话,又做了补充。
他说,俄罗斯的盟友不是中国,也不是美国,而是陆军、海军和空天军,这句话一出来,等于把俄罗斯的战略底线,清清楚楚地摆到了台面上。
在俄乌冲突让俄与西方彻底撕破脸、外交关系几乎停摆的当下,俄罗斯最信任的,永远只能是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是一种深刻的历史现实主义。
拉夫罗夫的反击,不是一篇长篇大论的檄文,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三连击”,每一击都精准地打在西方的幻想上,干脆利落。
他没有陷入“你是否失宠”的辩解泥潭,因为一旦辩解,就等于承认了对方设定的议题,他选择用行动来回答,用事实来粉碎谣言。
第一击,直指核威慑的底线,他明确表示,俄罗斯已经开始准备核武器试验,并且不会寻求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
这意味着,在特朗普上台后本就起伏不定的美俄关系上,俄罗斯选择了最硬核的回应方式,告诉美国,别想在核问题上单方面施压。
第二击,聚焦乌克兰战场的原则,拉夫罗夫重申,俄罗斯可以谈,但停火的核心条件绝不会变,这彻底粉碎了西方期待俄罗斯“因内乱而让步”的幻想。
当时俄军在前线一路势如破竹,连红军城都快失守了,特朗普都已经松口想重启“特普会”,美西方还想靠舆论战拖延时间,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第三击,也是最致命的一击,是重塑俄罗斯的战略身份,他援引沙皇名言,抛出了“陆军、海军、空天军”是俄罗斯唯一盟友的论断。
这话不仅是在告诉美国,也是在告诉全世界,俄罗斯的战略定力,不依赖于任何外部盟友,只源于自身的强大实力,这是一种源于历史深处的自信。
有人会问,中俄关系不是号称“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大国关系吗?俄罗斯为什么不把中国当盟友?
其实这里面藏着大国相处的智慧,中国一直把“不结盟”当作外交核心原则,不想被拉进任何军事体系,俄罗斯也清楚,结盟意味着“你的敌人就是敌人”,会把双方都拖进阵营对抗的泥潭。
就像冷战时期的北约,抱团反苏最后让欧洲变成对抗前线,还为今天的俄乌冲突埋下了隐患,中俄现在这种“结伴不结盟”的模式,靠的是互信和利益,而不是军事约束。
这种关系,既能在面对美国压力时相互支持,又能保持各自的外交灵活性,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正因为不是俄罗斯的盟友,才能以中立身份推动劝和促谈。
至于美国,俄罗斯更不会把它当盟友,虽然特朗普上台后,俄方感受到过重启对话的意愿,但这么多年的打交道让俄罗斯明白,美国的对俄政策不会因为换个总统就彻底改变。
美西方一边制裁俄罗斯,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现在又想靠舆论战搞垮俄罗斯外交高层,这样的“伙伴”,俄罗斯怎么可能信任?
所以拉夫罗夫才会说,俄美双边对话还在继续,但进展速度远不及预期,俄罗斯对美国,只有保持沟通的耐心,没有盲目期待的道理。
拉夫罗夫还补充了一句,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角度看,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企业也是地缘政治层面的“盟友”,这看似是在“自夸”。
实则是俄罗斯当下处境的真实写照,在西方全面围堵下,俄罗斯靠军工产业保持国际存在感,靠实力说话,那些购买俄罗斯武器的国家,通过合作与俄罗斯保持互动,这本身就是一种支持。
但说到底,最能给俄罗斯安全感的,还是陆军、海军、空天军这三支力量,毕竟在国际博弈中,能真正替自己“挡子弹”的,永远是自己的拳头。
拉夫罗夫的反击,正是这样一种“借力打力”,他没有直接反驳“失宠”的指控,而是通过展现更强大的实力,让这个指控本身变得可笑和无足轻重。
他告诉西方,你们的舆论武器打不疼我,因为我的实力和意志,远超你们的想象,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应对,让对方的攻击失去了着力点。
美西方低估了俄罗斯的战略定力,也低估了拉夫罗夫这位外交老将的个人战略定力,在他们的认知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官员会为了利益而背叛。
但在俄罗斯的文化里,还有一种超越利益的、叫做“尊严”和“荣誉”的东西,拉夫罗夫捍卫的,正是这种更高层面的东西。
拉夫罗夫的反击,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外交艺术,更是一位老将捍卫国家尊严的必然选择,未来大国博弈,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认知的战争,谁能掌控定义权,谁就能赢得主动。
当你面对不公的舆论攻击时,是选择辩解,还是选择亮出自己的底牌?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祝小同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长期信条正被动摇:浮动汇率制度能否有效抵御外部金融冲击?最新研究显示,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2025-11-17 0
高市早苗上台不久就在国会把台海问题捅得这么狠,等于直接告诉中国:日本不光说说而已,真打起来自卫队可能上场。这话一出口,北京那边直接炸了锅,外交部连夜召...
2025-11-17 0
最近沈阳世博园的操作让不少网友直呼 “新奇”—— 工作人员正给粉黛乱子草喷漆上色。园方解释说,这些草都是真的,只是过了花期,喷漆是为了给游客更好的观赏...
2025-11-17 0
谁能想到 44 岁的郭晶晶还能再爆大惊喜?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她手持火炬的身影惊艳全场。这份官宣来得突然,连公公霍震霆都是现场才知情。这波操作,更...
2025-11-17 0
2025年11月,丰田的电池工程师Keiji Kaita表示,他们正在研发固态电池,计划在2027到2028年间装车使用,这种电池的重点不在于续航长短...
2025-11-17 0
凌晨五点,北京零下七度,68岁的老周把最后一杯姜黄蜂蜜水倒进保温杯,按下智能背心上的蓝色按钮,背心内侧的石墨烯片瞬间升温到38℃,他抬脚出门,25分钟...
2025-11-17 1
在2025年9月闭幕的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舒淇凭借她的导演首作《女孩》获得了最佳导演奖。11月1日,该片登上大银幕与国内观众见面。《女孩》的剧本历经十余...
2025-11-17 1
文 | 金锐点编辑 | 金锐点2025年11月14日,全球金融市场被恐慌情绪彻底笼罩,美股的突然暴跌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恐慌迅速蔓延到亚欧多个股市,多...
2025-11-17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