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谈个恋爱都快变成“谈判”了? 明明两人相处得还不错,突然因为个小事就闹掰,像是误会越堆越高,最后两边都累得啥都不想再说。 重庆的朋...
2025-11-21 0
前几天跟派出所的民警朋友聊天,他说最近接到的咨询电话快被打爆了——都是问202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这部时隔19年的重大修订,把很多以前“罚点钱、劝两句”的行为,直接升级为“一碰就拘留”,最高能拘15天,罚款也翻倍到2000元。
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会查到我”,但新规施行后,执法力度会空前严格,再也没有“侥幸空间”。今天就用民警朋友透露的一线信息,把这5件高风险事讲透,每个都配了真实案例和处罚标准,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都别踩红线!
一、烈性犬不拴绳/伤人:赔钱还得拘留,5天起步
以前遛狗不拴绳,顶多被物业警告、赔点医药费,现在彻底不一样了。新法规明确,藏獒、比特犬、杜高犬等烈性犬,还有体重超40斤的大型犬,出门必须同时拴牵引绳(长度不能超1.5米)+戴嘴套,这是没得商量的硬性要求。
第一次被查到违规,民警会先警告;如果再犯,或者犬只抓伤、咬伤他人,直接处5-10日拘留,还可能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而且不管是路人还是邻居,只要投诉并提供证据,民警就必须上门处置,再也不是“没人管”的状态。
前段时间就有个典型案例:某小区业主带未戴嘴套的比特犬下楼,犬只突然扑咬路过的小孩,导致孩子面部受伤缝了8针。狗主人不仅赔了5万多医药费、营养费,还被行政拘留7天,留下了违法记录。家里养大型犬、烈性犬的,赶紧把牵引绳、嘴套备齐,别让一时疏忽换来拘留。
二、噪声扰民屡教不改:最高拘留10天,安静权受法律保护
半夜10点后装修电钻、广场舞音响开得震天响、临街商铺循环播放广告喇叭、甚至邻居家K歌到凌晨……这些以前让人“忍无可忍”的噪音,现在有了明确的处罚标准。
新规把生活噪音管理直接划归公安机关,只要经物业、居委会劝阻、调解后,仍然继续扰民的,直接处5日以下拘留或1000元以下罚款;如果是长期高频扰民,比如连续一周半夜施工,或者多次被投诉不改,就属于“情节严重”,处5-10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民警朋友说,现在已经接到不少“提前投诉”,都是业主担心邻居跨年期间装修扰民。以前处理这类纠纷只能调解,现在有了拘留权限,威慑力完全不一样。提醒大家,装修尽量避开休息时间(工作日12:00-14:30、22:00后),广场舞音响别开太大,别让自己的“快乐”变成别人的“烦恼”,最后还得被拘留。
三、无人机违规飞行:禁飞区乱飞、未报备,5-10日拘留
现在无人机越来越普及,但很多人不知道“乱飞”也会被拘留。新法规明确,民用无人机飞行必须遵守空域管理规定,以下两种行为会被重罚:
一是在禁飞区飞行,比如机场周边、军事管理区、政府机关上空、大型活动现场等;二是未提前报备飞行计划,比如飞行高度超120米、飞行范围覆盖人群密集区,却没向当地空管部门报备。这两种情况只要情节较重,就处5-10日拘留;如果非法穿越国(边)境,直接拘10-15日。
上个月某城市举办马拉松,有市民在赛道上空飞无人机拍摄,被巡逻民警当场查获。无人机被暂扣,当事人还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理由是“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违规飞行,扰乱公共秩序”。喜欢玩无人机的朋友,飞行前一定要查清楚禁飞区,该报备的千万别省步骤,不然可能“机飞人拘留”。
四、未成年人多次违法:14岁起就能拘留,不再是“护身符”
以前总有人说“未成年人犯错不用担责”,新规施行后,这个说法彻底失效了。针对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要一年内两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比如多次盗窃、打架斗殴、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就可以依法拘留;就算是初次违法,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比如聚众欺凌同学、盗窃数额较大,也能拘留。
对于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处罚标准更严,只要违反治安管理且情节严重,就可能被拘留。而那些没达到拘留年龄的未成年人,也不是“没事”,公安机关会采取矫治教育措施,比如送到专门的矫治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到1年的教育矫正,家长还得陪同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最近某地就处理了一起案例:15岁的男孩多次在小区偷快递、划别人的车,累计涉案金额超3000元。以前只能批评教育、让家长赔钱,现在根据新规,男孩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不执行,但留下违法记录),家长还被要求接受3个月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醒各位家长,别再纵容孩子的“小错”,新规之下,未成年人的“护身符”已经不管用了。
五、校园欺凌/网络欺凌:动手、辱骂都拘留,学校瞒报也追责
以前校园里的小打小闹、网络上的随口辱骂,可能被当成“孩子间的矛盾”,现在这些行为都被明确纳入治安管理处罚范围。不管是在学校里殴打同学、抢夺财物、辱骂侮辱,还是在网上发私信恐吓、P图造谣、散布他人隐私,只要构成欺凌,就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轻则罚款,重则拘留。
更重要的是,学校如果隐瞒校园欺凌事件,不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责任人员会被依法处分。以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现在彻底行不通了。
前段时间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欺凌:3名女生在厕所里殴打同学,还拍视频发到网上,造成恶劣影响。民警介入后,3名女生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因未满16周岁不执行,但留下违法记录),学校的班主任和德育主任也被通报批评,校长被约谈。提醒学生和家长,遇到欺凌要及时报告,千万别忍气吞声;也别参与欺凌他人,一时冲动可能换来拘留记录,影响未来升学、就业。
额外提醒:这2件事也别碰,同样可能拘留
除了上面5件事,还有两个常见行为也被新规重点管控,大家也要注意:
一是“炸街”扰民:驾驶非法改装的摩托车、汽车,在居民区、道路上轰鸣疾驰,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处6日行政拘留及500元以上罚款;二是组织未成年人陪酒:引诱、容留未成年人从事陪酒等有偿陪侍行为的,会从重处罚,最高可拘15日。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其实是把很多“模糊地带”的行为明确化、重罚化,目的是维护大家的正常生活秩序。这些规定看似严格,实则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不管是养犬、娱乐,还是教育孩子、日常出行,都得守规矩。
最后问一句:你身边有没有人经常做上面这些事?要不要把这篇提醒转发给家人朋友,让大家一起避开拘留红线?
相关文章
你是不是也觉得,谈个恋爱都快变成“谈判”了? 明明两人相处得还不错,突然因为个小事就闹掰,像是误会越堆越高,最后两边都累得啥都不想再说。 重庆的朋...
2025-11-21 0
走在街上,随便一抬头,好像每隔几步就能看到奔驰、宝马、奥迪。红灯口停着的车,一半带着闪亮的车标,另一半车主的神情也挺自信。大家都在开豪车的样子,仿佛三...
2025-11-21 0
你会觉得,原本平凡的农作物种子竟然也暗藏了这么多“秘密”和“危机”。 其实,我们一直以为的“稳如老狗”,现在正被境外势力用各种隐蔽手段不停“觅食”。...
2025-11-21 1
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评论,主要来分析F-35A成功试射核弹!全球首款隐形核战机形成战力!今年8月,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与国家核安全管理局联合进行了一...
2025-11-21 1
前几天跟派出所的民警朋友聊天,他说最近接到的咨询电话快被打爆了——都是问202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这部时隔19年的重大修订,...
2025-11-21 2
王彧死在李人骏眼前,他当场慌了,乔振兴当初死了他咋就不吱声 王彧那天死得突然,货运站那一片全是熊磊的人,警察还在路上赶,不晓得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觉得...
2025-11-21 1
11月2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由马龙、王楚钦领衔的北京队以3-1的大比分战胜了樊振东、许昕坐镇的上海队,为北京队时隔32年再度夺得男团金...
2025-11-21 2
话说台海这事儿,最近几年越来越闹心,美国老是拿军售当幌子,给台湾当局卖武器,表面上看是帮忙加强防御,骨子里却是在敲打他们:大陆要是铁了心要统一台湾,你...
2025-11-2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