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夜,北京饭店的灯亮到三点。周令钊把衣领画成解开的样子,聂荣臻一句话,他连夜爬回脚手架,拿松节油擦掉风纪扣下的阴影。那幅六米多高的油画,像一艘刚刷...
2025-11-21 0
大家好,我是世相派。要说最近国际军工圈的最大笑料,那必须得是迪拜航展上印度那出“手提袋接液”的大戏,11月17日航展开幕第一天,各国都把压箱底的“宝贝”往展台上搬,美国的F-35秀机动,欧洲的“台风”摆数据,热闹得跟过年赶大集似的。
印度这边更不含糊,直接把自家号称“四代半标杆”的“光辉”战机推了出来,那架势仿佛下一秒就要签几十个亿的大单,结果战机刚在展台站稳脚跟,围观人群还没来得及凑上去看参数,就有人发现不对,机身底下竟开始滴滴答答往下掉透明液体!
肯定有人猜到了,没错就是“机油”,那家伙顺着起落架流得满地都是,止都止不住,这时候最魔幻的一幕来了,印度机械师眼看液体越漏越多,周围的镜头全对准了这里,居然抄起旁边航展发的手提袋,“啪”地一下怼在漏油点下面接液。
你想想那画面,全球顶级航展的展台,代表一国航空工业水平的战机,配上个超市购物袋似的手提袋,活脱脱把高端展会变成了路边修车摊,这事儿可不是偶然,先说说这“光辉”战机本身的底子。
从1983年立项到2016年初步形成战斗力,整整磨了33年,比好些飞行员的军龄都长,创下了世界战机研发周期最长的纪录,等它终于服役时,当初吹的“领先技术”,早就成了落后配置,跟同期的歼-10C、F/A-18E/F比,性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国产化”噱头,号称自主研发,结果扒开来看全是进口零件,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弹射座椅来自英国马丁·贝克公司,雷达用的是以色列埃尔塔的产品,就连航电系统的核心芯片都得从法国买。
印度说白了就是个“组装工”,可偏偏这组装手艺还不咋地,这次漏油就是典型的密封工艺不过关,当时航展现场的反差别提多“讽刺”了,隔壁欧洲展区时不时传来掌声,那是签合同的动静,俄罗斯展区围着一堆中东客户,询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可印度展区呢?
“哗哗”的漏液声比说话声还大,本来想凑过来的阿联酋、沙特客户,一看那满地液体和接液的手提袋,脚步直接就转了向,连宣传册都没拿就走了,这事儿发酵得飞快,当天下午“印度战机漏油”的标签,就冲上了全球社交媒体热搜。
眼看舆论压不住,印度国防研究所18号赶紧发文澄清,说那不是油,是“环境控制系统产生的冷凝水”,还解释说战机ECS系统降温时会凝结水分,迪拜30多度的气温下排水很正常,可这说辞根本站不住脚,懂行的军迷直接晒出了F-35、“阵风”等战机的冷凝水排放视频。
看“人家”的排水都是细流,而且有专用导管引到地面,从来没有“满地滴落”的情况,更有人扒出,印度之前出口缅甸的“北极星”直升机,就因为液压油泄漏坠毁过,这次不过是换了个“冷凝水”的说法自圆其说。
印度自家战机出了这么档子事,肯定也会有外销影响,目前倒是没有官方消息说,中东客户因为这事放弃合作,只能说这个“插曲”,确实给“光辉”的外销宣传添了点麻烦,印度本来想借这次航展打开中东市场,提前印了不少宣传册,现在看来得花更多功夫证明可靠性了。
其实印度军工的这类小状况也不是第一次了,最典型的就是米格-29K舰载机,印度2004年花22亿美元从俄罗斯买了45架,部署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可服役后问题不断,截至最近已经有5架坠毁,故障原因包括技术故障等多种问题。
还有共和国日阅兵的装备国产化争议,2023年阅兵式上,印度展示的阿琼MK1A坦克、“布拉莫斯”导弹等装备,宣称“国产化率提升明显”,但根据报道,阿琼坦克的发动机是德国MTU的,传动系统来自美国艾里逊,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印度政府后来也承认,实际国产化率和宣传有差距。
最受关注的还是“烈火-5”导弹试射,2022年印度首次公开试射,这款号称“能覆盖中国全境”的导弹,结果出现助推器分离故障,飞行轨迹偏离,印度官方一开始宣称“部分成功”,后来在外界质疑下,才承认试射未达预期,把这些事串起来看,迪拜航展的“手提袋接液”虽说是个“插曲”,却暴露了印度军工的深层问题。
航空工业是技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可印度基础工业薄弱,连合格的轴承、密封件都常依赖进口,却总想“跨越式发展”,基础没打牢就研发五代机,核心部件靠进口却喊着,“2030年成为军工出口大国”,难度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印度空军自己对“光辉”战机也不算完全满意。
印度空军目前还在不断采购国外战机,说明“光辉”的性能,还没达到预期,战机滴液这事看着好笑,实则关乎安全,要是战时出现液压油泄漏,会直接导致操纵失灵,后果不堪设想,军事装备不是用来摆拍博眼球的,是要保家卫国的,可靠性才是第一位的。
印度总爱喊“空军实力世界第三”的口号,但军事现代化从来不是靠“嘴”吹出来的,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印度花了70多年,还没建立起完整的军工体系,核心部件靠“买买买”,组装和整合能力又跟不上,难免出问题。
这次迪拜航展,“光辉”战机的手提袋意外成了“网红”,这其实都是印度军工的尴尬,想秀“肌肉”却暴露了“短板”,什么时候印度能沉下心补好工业基础,不再急于求成摆场面,军工实力才能真正提升,不然的话,类似的尴尬场面可能还会继续上演。
相关文章
国庆前夜,北京饭店的灯亮到三点。周令钊把衣领画成解开的样子,聂荣臻一句话,他连夜爬回脚手架,拿松节油擦掉风纪扣下的阴影。那幅六米多高的油画,像一艘刚刷...
2025-11-21 0
8平米房间塞双人床,福建人说亏得没买,墨菲床才是现在的顶流 吴阿姨今年刚把她家次卧翻新,早上六点半,她还在楼下买菜,邻居就冲来问她:“你家那床能收起来...
2025-11-21 0
这事儿说来就来,一点预兆都没有。上个月底,一条热闹的商业街突然围满了人,哭的哭、喊的喊,场面像是谁家出了大事。走近一听才明白,全是因为那个叫“健康启迪...
2025-11-21 0
山西申家夜里遇袭反击,庭审细节曝光,网友:这一刀值了 那天晚上风真大,院墙外边的狗叫得凶,夹着几个人的吵嚷声,整个场景就像闹剧一样拉开了帷幕。 申家...
2025-11-21 0
一、11月2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驻华大使会谈,双方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王文涛说,中美应加强合作,减少分歧,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二、11月20...
2025-11-21 0
前言大家好,我是世相派。要说最近国际军工圈的最大笑料,那必须得是迪拜航展上印度那出“手提袋接液”的大戏,11月17日航展开幕第一天,各国都把压箱底的“...
2025-11-21 1
一批被曝光的剧组录音,出现打警察和有人捞人的说法,还把唐嫣与金靖推到争议中央录音真伪未决,风向却先转了,围绕《繁花》的舆情像被猛地拉开一道口子,名字在...
2025-11-21 1
最近刷到不少“暖意回甘”的故事,大家都说,11月是治愈遗憾的黄金期。朋友圈里,有人修复了冷战许久的亲情,有人找到了“照顾他人”与“善待自己”的平衡点,...
2025-11-2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