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排行榜 2025年11月01日 18:51 1 admin

最近院线热映的《一战再战》,不少人是冲导演PTA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去的,但我看完最大的收获不是剧情,而是里面的音乐,这东西跟剧情粘得太紧,少了它,片子的味儿估计得淡一半。

说起来PTA和配乐师强尼・格林伍德的关系,简直是电影圈的“黄金搭档”,俩人合作二十年没翻过车。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本来想这可能就是巧合,后来翻了翻他们的合作史才知道,最早是“电台司令”乐队录专辑的时候,PTA找上门来,因为《私恋失调》的片名,就来自乐队主唱汤姆・约克写的歌。

PTA邀请他们看了内部观影,之后又用了格林伍德一首古典乐,俩人就这么搭上了线。

后面PTA还帮“电台司令”拍了好几支MV,你帮我写配乐,我帮你拍MV,这互相成就的模式,比单纯的工作关系靠谱多了。

格林伍德的“超前作业”:没拍先写歌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一般电影配乐都是等片子剪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弄,格林伍德偏不。

《一战再战》2023年底刚有剧本,他就拿到手开始谱曲。

到了拍摄的时候,PTA直接在片场放这些提前写好的音乐,剧组跟着音乐找情绪,拍出来的感觉就特别对。

每天收工后,俩人还得对着当天拍的素材,调整音乐片段。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PTA后来接受采访说“能提前感受到影片的张力,全靠格林伍德走在前面”,这话真没夸张,有现成的音乐当“情绪指南”,剧组不用瞎琢磨,效率和效果都上去了。

提到音乐风格,就不得不说PTA的“激将法”。

之前拍《魅影缝匠》的时候,PTA就跟格林伍德说“你们电台司令的音乐不够浪漫,能不能多搞点弦乐”。

结果《魅影缝匠》的配乐还拿了奥斯卡提名,虽然最后输给了《水形物语》,但这弦乐的路子算是走通了。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这次《一战再战》里,弦乐占比依旧很高,革命者那种又热血又藏着隐患的状态,全靠弦乐撑起来,激昂的时候弦乐一冲,紧张感马上就来,稍微缓和点的时候,弦乐又收得很克制,情绪拿捏得特别准。

音乐不光服务整体氛围,连每个角色都有专属“BGM”,这点我觉得特别贴心,就跟给每个人定制了专属手机铃声似的。

莱昂纳多演的鲍勃,逃亡那段三十多分钟的戏,全程就靠一段简单的钢琴旋律跟着。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那旋律就像倒计时,一下一下敲得人着急,但又带点小滑稽,毕竟鲍勃连接头暗语都背不下来,想给手机充电还找不着地方,这旋律简直是他“社死时刻”的背景音乐。

洛克乔上校出场的时候,用的是带撕裂感的管弦乐,后来才知道这段音乐,是PTA之前搭档乔恩・布利昂没用到的旧作,拿来给洛克乔用,倒添了点“历史厚重感”。

薇拉的主题是一段清澈的吉他独奏,全片大多是紧张的调子,这段吉他一出来,就跟闷热天喝了口冰水似的,难得的温情。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帕菲里娅的主题用贝斯和小提琴搭着,听着就有种“逃不开的宿命”感,跟她的角色气质特别合。

插曲藏彩蛋:老歌新用有讲究

如果说配乐是“原创定制”,那片中的老歌就是“惊喜彩蛋”,每首歌跟剧情都能对上,不是随便放的。

帕菲里娅和洛克乔那场又搞笑又藏着隐喻的床戏,背景放的是1960年代黑人女子合唱团谢利斯的《SoldierBoy》。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甜美的女声配上俩人有点反常规的互动,反差感一下就出来了,我当时在影院差点笑出声,这反讽用得也太巧了,比直白的台词管用多了。

鲍勃准备去见薇拉老师的时候,坐在车里给自己打气,背景响的是钢铁丹乐队1972年的《DirtyWork》。

歌词里“不想做脏活”那股子不情愿的劲儿,跟鲍勃颓废又没底气的样子一模一样。

后来鲍勃凌晨三点才回家,还拿“酒吧乐队用了钢铁丹的旧乐器”当借口,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把角色的“无能”衬得更真实了。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要说最关键的插曲,肯定是《革命永远不会上电视》。

这歌不光是背景音,还是革命团体“法式75”的接头暗号,最后薇拉就是靠它分清了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我查了下才知道,这歌不是新歌,是1970年代说唱乐先驱吉尔・斯科特-赫伦写的诗歌改编的,最早是诗朗诵加鼓点,1971年才重新编曲加了贝斯和爵士长笛。

《一战再战》用的就是1971年的版本,今年《滚石》评“最伟大抗议歌曲”,这歌排第14位。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用来对抗片中的白人至上组织“圣诞冒险家”,简直是“量身定做”,歌词里讽刺旧时代白人电视剧的内容,跟剧情里的冲突完美契合。

片尾的音乐也藏着心思,演职员表一开始放的是《革命永远不会上电视》,接着是黑人爵士女伶艾拉・菲兹杰拉德版的《GodRestYeMerryGentlemen》,用黑人歌手的版本演绎经典圣诞颂歌,本身就是对白人至上组织的“打脸”。

最后一段是格林伍德和汤姆・约克合作的《MeanAlley》,这也是汤姆・约克第一次帮PTA的片子做音乐。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曲子里的感伤劲儿,正好对应片尾怀念已故制片人亚当・索姆纳的彩蛋。

亚当・索姆纳是PTA的老搭档,从《血色将至》就跟着他,还跟斯皮尔伯格合作过不少片子,2024年因病去世的时候,《一战再战》还在拍,这段音乐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纪念。

全片几乎满是音乐,唯独开场“法式75”抢劫银行后逃车的戏,没加任何配乐。

只有汽车的喇叭声、引擎的轰鸣声和刹车声,听着特别真实。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在致敬《法国贩毒网》的经典追车戏,那部片子里吉恩・哈克曼追轻轨的戏,也没放配乐,全靠环境音撑着。

PTA果然是“影史迷”,这种细节藏得够深,不了解的人可能真就错过了。

《一战再战》的音乐比我预想的还重要,配乐和插曲跟剧情拧成一股绳,既有现代感又带着怀旧味儿,还藏着影史致敬和角色情感。

《一战再战》热映:PTA暌违23年当代新作,音乐成现代主义破局点

建议大家二刷的时候多留意音乐,很多细节第一遍真没注意到,比如鲍勃的钢琴旋律怎么跟着逃亡节奏变,老歌怎么跟剧情呼应。

这些音乐不是简单的“背景音”,而是跟剧情、角色平等的“叙事者”,少了它,《一战再战》的魅力得减一大半。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