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最近关于台海局势的新闻非常多。这不只是政治新闻,而是货真价实地影响着全球的资本市场。A股、港股、美股科技股都出现了明显...
2025-11-28 0
大家好,我是听澜。
就在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不仅打破了中日关系的外交礼仪底线,更直接触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红线。
中国对这一挑衅迅速作出反应,公开在国际舞台上点名批驳,并援引《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强调:战败国如果重走军国主义道路,战胜国有权不经授权直接采取行动。
有意思的是,这一幕发生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3倍以上的时代。
面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上的全面领先,日本依旧摆出俯视中国的态势,而在面对欧美时又一副谦卑的模样。
那么,为何日本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双重态度呢?
要理解高市早苗的这种强硬甚至带挑衅意味的发言,先得回到千年前的中日关系。
在隋唐时期,中国是东亚文化的绝对中心,日本通过遣唐使一波接一波地吸收中华文明:律令制度、佛教建筑、城市格局、穿着礼仪……几乎都是照搬长安模式。
那时的日本,是谦虚学习的“学生”,仰望这个文明巨人。
但长期处在文化源头的阴影下,日本心里滋生了一种不安:如果一切都来自中国,那么它究竟算不算独立的文明?
公元607年,圣德太子就用“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的字眼来暗示平等——这就是早期试图摆脱单向仰视的心理痕迹。
到了明清易代之际,中国因动乱而衰弱,日本学界甚至抛出“华夷变态论”:宣称中华文明随明朝灭亡而终结,日本才是正统继承者。
这种“心理换位”,在后来的明治维新与侵华战争中被进一步固化——一旦中国疲弱,日本就迅速切换到俯视甚至打压的姿态。
而这种文化焦虑,是今天日本某些政治人物在中国强大时依旧摆出高姿态的心理土壤。
明治维新
高市早苗对台湾的表态,不仅是地缘政治策略,更有历史心理作支撑。
毕竟,在她所代表的右翼想象中,日本有资格倚着美国对中国指手画脚,因为他们从不愿承认自己在文化与实力上的“天然下位”。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摆脱对中国的文化依赖,全盘学习西方,提出了著名的“脱亚入欧”主张。
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直截了当说:对中朝不用讲情分,日本要和西洋一起行进。
这不只是文化选择,也是战略定位——他们要把自己从“亚洲大家庭”中抽离出来,攀上欧美的文明梯子。
甲午战争后,他们通过军事胜利彻底压倒中国,把这种优越感推向巅峰;1905年战胜沙俄,更让他们在心理上确认自己是“黄种人的领导者”。
二战战败,日本虽然在安全上被锁入美国体系,但这种“蔑视亚洲、仰视欧美”的文化基因没有变,反而因为美日同盟在政治上被进一步巩固。
结果就是今天这种奇怪的定位:无论中国的综合国力多强,在他们的心理认知里,西方才是参照系,中国依旧是需要“防范、管理”的对象。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其实就是这种路径依赖的现实延伸——她选择以美国为后盾,在台海问题上充当前哨。
因为在日本右翼的认知中,这是维持在“先进世界”地位的方式:站在美国一边,对中国施压,既能彰显与西方的“同盟价值”,也能在亚洲展示所谓的领导权。
然而,这种心理和政治选择,和经济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日本离不开中国市场,却在政治上不断冒险挑战中国。
现实非常讽刺。
日本经济与中国的绑定程度,决定了它无法在经济上脱离中国:从汽车、电子到化工、旅游,几乎所有核心行业都有来自中国的巨大收益。
调查显示,2021年在华日企盈利比例高达七成以上,且未来还打算继续加码。
对于丰田、索尼、松下这样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就是确保利润和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支柱。
但在政治上,日本却配合美国战略,不断在敏感议题上挑衅中国。
高市早苗的发言不仅是口头动作,日本还在悄然提升防务预算、扩展所谓“自卫队”功能,并频繁把台湾、南海问题硬拉进自己的安全战略,宣称“台海冲突会波及日本安全”。
这类言论在中国看来,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是挑战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和战后秩序的行为。
问题在于,这种政治冲动与经济理性彼此冲突:一方面日本企业需要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政界却不断激化矛盾,这会让中日关系陷入不可控的下滑,最终伤到日本自己的经济命脉。
而这一次中国援引“敌国条款”公开发声,就是要明确告诉日本,这种试探有法律和历史的后果——二战战败国如果再走军国主义道路,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日本政界继续这样玩火,一旦因台海问题触发冲突,它不仅会在安全上陷入被动,更会在经济上自断生路。
听澜认为,高市早苗涉台言论之所以能引发中日之间如此激烈的外交交锋,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政治事件,更是百年文化心理、路径依赖、现实矛盾的集中爆发。
中国今天的强大,不会因为日本的俯视而停步。
但日本如果不能正视历史、放下对西方的仰视、与亚洲尤其是中国平视相处,它就无法真正摆脱这种夹在文化焦虑和现实矛盾之间的尴尬身份。
中日关系的未来,不取决于谁的声音更大,而取决于日本是否敢卸下心里的那副“俯视镜”。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任何逆潮流而动的姿态,最终都会被现实打回原形。
澎湃新闻:《日本人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承认侵华罪行?》2023年8月15日
澎湃新闻:《外交部:中方高度关切日本右翼分子针对中国外交官的极端和威胁性言论》2023年11月14日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最近关于台海局势的新闻非常多。这不只是政治新闻,而是货真价实地影响着全球的资本市场。A股、港股、美股科技股都出现了明显...
2025-11-28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在今年8月,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一个比...
2025-11-28 0
你们见过开了26年的车吗? 不是博物馆里的藏品,而是每天在路上跑的那种。 广汽本田最近干了件狠事,他们找了台1998年生产的第六代雅阁,车龄比很多年轻...
2025-11-28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隗嘉诚 | 中科院经管硕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一早,金价又疯了。图片源自网络国际现货黄金在亚盘...
2025-11-28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麻将开挂视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麻将开挂后的表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乐棋牌客服...
2025-11-28 0
手机电池不耐用、一年就续航 “腰斩”?大概率不是电池质量差,而是你每天的充电习惯在悄悄 “伤害” 它。作为天天和手机打交道的自媒体人,今天就拆解 5...
2025-11-28 1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持续升温,推动全球股市有望录得6月以来最佳单周表现。交易层面,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系统故障干扰期货交易。此外,受“黑色星...
2025-11-28 2
前言大家好,我是听澜。就在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不仅打破了中日关系的外交礼仪底线,更直接触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红...
2025-11-2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