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小今这篇民生评论,主要来聊聊“老头乐”禁与放的争议,安全需求和民生刚需难两全,治理不该只有“一刀切”这一个选项。冬天骑电动车裹着挡风被,...
2025-11-28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今年8月,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一个比10层楼还高的透明“玻璃球”正在被缓缓灌满2万吨黄色液体。
这不是什么秘密工程,而是中国花20亿造的“宇宙显微镜”江门中微子探测器,专门用来抓一种叫“中微子”的“幽灵粒子”。
你现在身上可能正有几十亿个中微子穿过,但你毫无感觉。
这东西质量小到测不出,不带电,穿透力强到能轻松穿过地球。

打个比方,想挡住一个中微子,得用1光年厚的铅板,你说离谱不离谱?
正是这种“隐身”属性,让中微子成了物理学家眼里的香饽饽。
它能从宇宙诞生之初跑到现在,带着宇宙大爆炸的“原始数据”,还可能藏着“为啥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不是反物质”的终极答案。

选在江门地下700米,可不是随便挖个坑。
这里刚好在阳江、台山两座核电站中间,直线距离53公里,核电站每天都会“吐”出大量中微子,现成的“实验素材”。

而且700米厚的岩石能挡住99.9%的宇宙射线,不然探测器会被干扰得“眼花”。
这个探测器的核心是个35.4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263块曲面玻璃面板拼起来,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
你家装修贴瓷砖都没这么精细吧,这球得装2万吨液体闪烁体,一种见了中微子就会“发光”的特殊溶液,重量相当于1万辆小轿车,玻璃球必须扛住这压力。
球里面藏着4.5万只“眼睛”光电倍增管,这玩意儿能把中微子撞出来的微弱闪光放大亿万倍,灵敏度达到“单光子级”。
以前这技术被日本垄断,一只卖10万,中国科学家自己搞出来,性能反超,成本砍了一半,你说解气不解气?
最绝的是那2万吨液体闪烁体,清华大学团队在里面掺了钆元素,中微子一进来就像黑夜里打手电,探测效率直接提升40%。

而且纯度高到离谱,1吨溶液里杂质不能超过1个原子,比手术室的无菌环境还严格。
这么个“地下宫殿”,从2008年立项到2025年完工,折腾了17年。
2015年开工时,工人得在35℃高温、95%湿度的洞里施工,光排水就用了半年。
现在总算快好了,就等灌完液体开始“抓粒子”,人类跟中微子较劲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为了解释一个物理实验的“能量失踪案”,硬说肯定有个“看不见的粒子”偷走了能量。
当时他自己都觉得离谱,说“这观点要是错了,我就去学开拖拉机”。
结果32年后,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的金矿里,用40万升四氯乙烯(就是干洗剂)真的抓到了太阳发出的中微子。
不过他测到的数量只有理论值的1/3,物理学家懵了,太阳“少”的中微子去哪儿了?
直到1987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神冈矿山搞了个5万吨的超纯水探测器,突然捕捉到19个来自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
这一下实锤了:中微子会“变身”!三种类型来回切换,所以戴维斯才会少测到。
小柴因此拿了诺贝尔奖,这也让各国开始疯狂建中微子探测器。
中国起步不算早,但进步是真快。

2012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直接测出了中微子第三种“变身”模式,精度全球最高,入选《科学》年度十大突破,当时国外同行都说“中国这步棋走对了”。
以前提到高端探测器,大家总觉得是欧美日的天下。
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用的光电倍增管,全世界只能从一家日本公司买,价格被卡得死死的。

中国科学家不服气,中科院高能所带着企业啃了8年,硬是把国产光电倍增管的量子效率做到30%以上,比日本货还好用。
液体闪烁体也是个坑,国际上普遍用苯系溶液,放射性杂质多,干扰探测。
清华大学团队另辟蹊径,用钆掺杂技术,不仅解决了杂质问题,还让中微子的“发光信号”持续时间从3纳秒拉长到100纳秒,探测器“曝光时间”足够了。

整个探测器建下来,总投资20亿,跟美国DUNE实验的60亿、日本Hyper-K的80亿比,性价比拉满。
这里面有个小细节,有机玻璃球的拼接技术是中建材集团搞定的,以前他们是做建筑玻璃的,跨界玩出了黑科技。
现在全球16个国家、76个科研机构都跑来跟中国合作,数据实时共享。
为啥花这么大力气抓中微子,因为它可能是打开“新物理”大门的钥匙。
现在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就像一张不完整的拼图,中微子质量顺序是最后几块之一。
江门探测器的目标,就是在2030年前搞清楚中微子的“体重排序”到底是ν₁<ν₂<ν₃,还是ν₃<ν₁<ν₂。
这答案一旦揭晓,可能直接改写物理课本。
更刺激的是,探测器还能顺便抓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甚至找找有没有“惰性中微子”一种可能是暗物质的神秘粒子。
基础科学研究就像在黑暗里挖隧道,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挖到光。
但江门探测器这只“地下巨眼”已经睁开,2025年正式启动后,说不定哪天就传来“挖到宝”的消息。
到时候咱们就能骄傲地说,宇宙的秘密,是中国科学家先看到的。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文章
哈喽,大家好,小今这篇民生评论,主要来聊聊“老头乐”禁与放的争议,安全需求和民生刚需难两全,治理不该只有“一刀切”这一个选项。冬天骑电动车裹着挡风被,...
2025-11-28 0
镜头推近,她喘着粗气,却还是冲助理笑着说:“吃!”眼底的倔强比汗水更闪。 很多人这才发现,李纯并不是“怎么吃都不胖”的天选之女。她的秘诀更现实:把每一...
2025-11-28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最近关于台海局势的新闻非常多。这不只是政治新闻,而是货真价实地影响着全球的资本市场。A股、港股、美股科技股都出现了明显...
2025-11-28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在今年8月,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一个比...
2025-11-28 1
你们见过开了26年的车吗? 不是博物馆里的藏品,而是每天在路上跑的那种。 广汽本田最近干了件狠事,他们找了台1998年生产的第六代雅阁,车龄比很多年轻...
2025-11-28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隗嘉诚 | 中科院经管硕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一早,金价又疯了。图片源自网络国际现货黄金在亚盘...
2025-11-28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麻将开挂视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麻将开挂后的表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乐棋牌客服...
2025-11-28 0
手机电池不耐用、一年就续航 “腰斩”?大概率不是电池质量差,而是你每天的充电习惯在悄悄 “伤害” 它。作为天天和手机打交道的自媒体人,今天就拆解 5...
2025-11-28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