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老年开放大学...
2025-11-19 0
大家好我是老札,这篇聊聊神舟20号,近日神舟20号航天员平安返回地球,可搭载他们的不是多数人猜的神舟22号,而是被视作“最不可能选项”的神舟21号。
此前不少自认懂行的观察者都列出理由,笃定神舟20号乘组会搭乘神舟22号返程,结果却狠狠打脸,最没被看好的选择,反倒成了最终的最优解。
判断出错的根源,在于对空间站“逃生飞船”的理解走了样,过去大家以为,这类飞船是给航天员准备的“随时能回家的备份”,但实际它的核心功能是“紧急避险”。
简单说当空间站面临太空碎片撞击风险时,航天员必须有个能立刻钻进去躲着的地方。
神舟20号虽然达不到载人安全返回的标准,但气密性没问题,刚好能当神舟21号乘组的“避险舱”,就算气密性出点小状况,航天员穿上舱内航天服,照样能在里面安全待着。
而且神舟22号装了新仪表,怕神舟20号乘组用不习惯,而神舟21号乘组在地面训练时肯定接触过新设备,毕竟每个乘组都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坐哪艘船,前后两艘的操作都得练,最后按综合成绩定谁上哪艘。
这也说明神舟飞船返回时根本不是“地面全控、航天员只负责最后一下”,航天员要做大量手动操作,每艘船还有不同驾驶模式,适配各种任务需求,专业性比想象中强多了。
当然最核心的原因还是神舟20号本身出了问题,新华社同期公布,它的返回舱舷窗玻璃有细微裂纹,大概率是被太空碎片撞的,已经不满足载人返回条件,只能留在轨道上做实验。
故障正好出在防护最薄弱的舷窗,这也给后续航天任务提了醒。
舷窗被撞裂的事一出,怎么防范类似风险成了焦点,目前有三种主流解决方案,各有优劣。
第一种是升级玻璃,神舟飞船舷窗本来是三层结构:外层是高硅氧防热玻璃,这次裂的就是这个,它只负责隔热不承重;里面两层是铝硅酸盐强化玻璃,主要扛压力。
两层之间空隙不小,要么加一层隔热玻璃,要么让内层玻璃同时兼顾隔热和承重,这样改成本最低,但飞船重量会增加。
第二种是加防护罩,虽然用的材料又轻又结实,不过这也会增重,更聪明的办法是把装甲板平时存空间站里,飞船对接后用机械臂挂到舷窗外面,返程前再取下来。
第三种更彻底,干脆不用实体舷窗,全换成摄像头之类的光电设备,Space X的新型返回舱已经试过了,摄像头能扛住穿越大气层时的高温,但这招对飞船结构改动太大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
有人问能不能让神舟22号带配件上去,让航天员出舱修神舟20号的舷窗?
这事基本行不通,航天员出舱能干的都是拧螺丝、拔插头这种简单活,换部件得提前做成模块化的,太精细的维修现在根本办不到,当然谁都盼着航天技术能有突破,将来能解决这个难题。
最后还有个小问题:神舟20号乘组坐神舟21号,接下来神舟21号乘组可能坐神舟22号,许多人都觉得读起来绕口的很。
其实这事很好办,把要发射的神舟22号改名叫“神舟21号A”就行,我国之前的返回式航天器早就这么干过,是成熟的老办法根本不算事。
从这次换乘返回能看出来,航天任务的每一步选择都有严谨逻辑,哪怕看起来“出人意料”,背后都是安全与效率的综合考量。
而舷窗防护的改进、编号规则的优化,也藏着中国航天一步步精进的细节,正是这些较真,才撑得起一次次顺利的飞天与返程。
相关文章
高市早苗还没赔罪,接下来的中日关系会如何发展?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双航母出海,和此事又有没有关系呢?在18号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17号来华...
2025-11-19 0
美国最先进的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最近径直开进了加勒比海。紧随其后,美军在这片海域的反毒行动就闹出了人命,短短几个月里多次开火,已经造成约80...
2025-11-19 0
大家好我是老札,这篇聊聊神舟20号,近日神舟20号航天员平安返回地球,可搭载他们的不是多数人猜的神舟22号,而是被视作“最不可能选项”的神舟21号。此...
2025-11-19 1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事业始终高度重视,多次出席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与体育工作者、体育爱好者互动交流,对我...
2025-11-19 1
11月17日《路透社》报道称,近日中国国产客机C919首次飞抵中东,在迪拜航展开幕式上进行空中飞行表演。COMAC(中国商飞)此次参展的目标很明确,那...
2025-11-19 1
中国雷霆手段出击!不到两周,叫停日本水产进口,两天之内退订大约50万张机票,高市早苗这回是真的踢到铁板了。11月19日,一则消息让日本水产界彻底慌了神...
2025-11-19 1
乌克兰近期爆出大新闻,国家核能发电公司1亿美元资金被挪用,这事儿还牵扯到了总统泽连斯基的亲密盟友。在俄乌冲突打得正酣的时候,闹出这么大的贪腐案,确实挺...
2025-11-1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