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8日 01:22 1 admin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花园庙这个地方,本来是明朝万历年间建的古刹,坐落在安徽毫县东北角,地势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算是豫皖苏边区的一条交通要道。抗战爆发后,日军看中了它的位置,1939年深秋就把这里改造成军事据点,驻扎一个小队日军,外加二十多名伪军特务,专门搜罗情报。最高头头是个绰号黄脸阎王的日军中尉,这家伙心狠手辣,动不动就打死打伤老百姓,以新四军嫌疑为借口抓人敲诈,轻的勒索家产,重的直接施加酷刑。大殿里的佛像早被砸了个稀巴烂,取而代之的是审讯室和一堆刑具,正中间挂着铁链,用来吊人拷问当地疑似地下党的人。

据点外头的街市冷清得像鬼城,日伪军成天押着百姓走来走去,搜家抄粮是家常便饭。1939年秋天,就有农妇在地窖藏了点可疑文件,被拖进去审讯,第二天尸体就抬出来了。特务们白天横行霸道,晚上不是赌博就是喝酒,西侧的禅房改成了他们的起居室,里面堆满抢来的东西。刘德山就是这伙人里的一个,中年汉子留着络腮胡,原先是黄水窝村的泼皮无赖,投敌后混上小队长,审讯的时候特别凶残,常常把人打得半死不活。

后院原本种菜的园子,现在成了堆放赃物的仓库,百姓们私下里管这个庙叫人间地狱。这样的据点不是孤例,整个敌占区到处是这种地方,伪军汉奸们靠着出卖情报和抓人换赏钱,日子过得倒也滋润,但老百姓的苦难全压在他们肩上。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刘德山这种人,出身黄水窝村,本来家境贫寒,早年靠给人扛活混口饭吃。民国二十三年大旱,他离家闯荡,辗转到南京当苦力。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南京,他见风使舵投靠伪政权,先在维持会干杂活,扫地擦桌,后来一步步升迁,管起小队伪军。巡逻搜查的时候,他带头砸门,翻箱倒柜,抓到抗日分子就往据点拖。

地方上的人一提他就摇头,传闻他搜家时砸碎陶罐,粮食洒一地任由狗啃。花园庙据点建好后,他调过来负责审讯,手下几十号伪军,操练队伍时吹哨子指挥,枪栓拉动的声音齐刷刷的。日军布防图他抄了不少,墨笔勾线标注哨位,抓捕行动一个接一个,有次围剿游击队,枪声响成一片,弹壳叮当落地。他下手从不留情,审讯室里老虎凳、铁钩、辣椒水样样齐全,犯人进去往往出不来。

这种据点的存在,反映了抗战时期敌占区的真实面貌。日伪政权靠这些据点控制乡村,切断根据地与外界的联系,情报搜集是他们的命根子。伪军汉奸多是本地人,利用地缘优势,抓捕效率高,但也埋下隐患,因为血脉相连的事总有冒出来的一天。刘德山的残暴不是天生的,而是投敌后的选择,他从村里小混混变成阎王,中间的转变说白了就是为了保命和捞油水。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陈子良是豫皖苏边区新四军第五支队的一名地下交通员,1939年10月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毕业,学了军事指挥、政治理论和情报工作这些硬本事。毕业回根据地后,支队部安排他跟老交通员王萌林搭档。王萌林文化不高,只读过初小,但地下工作干了三年多,边区小路和据点分布烂熟于心,传递机密文件是他的拿手活。陈子良家在黄水窝村陈家沟,父亲陈长河早年开私塾,他小时候读过两年书,后来红军宣传队过村,接触进步思想,抗战一爆发就辍学北上,跋涉到陕北,脚底磨出血泡才进抗大。

那次任务是把日军部署情报送到第五支队司令部,内容包括豫皖苏边区敌方兵力分布和防御工事。情报用油纸裹成烟盒大小,塞进装满紫皮大蒜的竹筐底层,大蒜味重,能盖住纸张气味,避免警犬嗅出。陈子良伪装成黄水窝村的小贩和帮工,这个村子离毫县远,户籍不易查证。王萌林特意选了辆吱呀作响的独轮车,车轴上沾黄泥,从刘家老宅门口铲的,伪军一摸就能认出土质。情报科长交代时强调,避开主哨卡,盘查起来沉着应对,文件安全第一。11月17日清晨,从小茅店村出发,沿土路北走,吆喝卖货通过几个小据点,但接近花园庙时被拦下。

陈子良的地下生涯不止这次,抗战八年,他奔波边区,夜行山路脚踩落叶无声,参与联络时肩扛电台,线圈缠臂,信号码敲得木鱼般响。支队里人知道他家世,母亲是刘德山远房表妹,当年刘德山逃荒,母亲塞过窝头在他裤兜里。整理敌伪档案时,陈子良指着刘德山照片认出络腮胡和疤痕,王萌林抽旱烟点头记下。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地下交通员的活儿,说白了就是用命换情报,边区雾重路滑,一趟下来鞋底磨穿,情报网密布但随时断线。陈子良的任务不是头一遭,之前已有三名同志在途中牺牲,枪弹啸过趴沟沿,泥水浸衣。豫皖苏根据地那时形势紧,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部窑洞里,王萌林对着地图嘬旱烟,新增流动哨得找生面孔,陈子良自告奋勇扮蒜贩。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1939年11月17日中午,花园庙关卡是出县最后一道,由伪军把守,陈子良推车被刘德山拦截。刘德山原黄水窝出身,早年小泼皮,现为伪军队长,审讯时严刑拷打,陈子良双手吊起鞭打,唇角渗血。他自称黄水窝陈家沟百姓,提及陈家公的枣树等细节。刘德山通过村里老槐树、水井、死工人刘三这些问答,脸色渐变,那井和刘三是其堂叔。问到姓氏,陈子良答陈子良,父亲陈长河,刘德山忆起陈长河开私塾,自己读过两年书,后陈家搬迁失联。

气氛转折,刘德山命令其他特务退出,单独审问,语气缓和。陈子良提民国十五年黄水窝发大水,陈长河组织加固堤坝,保全村庄稼包括刘家田地。刘德山确认关系后,下令松绑,放其离开。拷打到一半,通过这些家常细节,亲缘浮出水面。刘德山是陈子良的三舅,母亲嫁陈家前与刘家沾亲,当年逃荒塞窝头,七岁时刘德山背他看社戏,买糖人,分家产时掰银锁塞一半。银锁莲花纹嵌铜锈,内侧长命百岁刻痕卡泥垢,这些信物在审讯中成了关键。

审讯本是刘德山的日常,他抓捕地下党无数,鞭子抽背皮开肉绽,钢针对眼不眨眼。但这次不同,血脉牵扯让过程中断。花园庙审讯室墙上挂老虎凳辣椒水,空气霉腐血腥,但亲戚身份一亮,铁链松开。这样的意外,在抗战史中不多见,却真实存在,反映了汉奸阶层的复杂。刘德山投敌后残暴,但家世记忆根深蒂固,拷问中村井枣树这些琐事,勾起旧识。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事件细节经档案证实,伪政权记录中1939年11月17日栏写疑犯逃脱,本人疏忽自请罚俸三月。新四军情报日志是夜据点送出布防图,来源不详。陈子良回忆录中提到鞭痕闻皂角味,与母亲一个牌子,抽得狠是唯一保护。

陈子良脱身后追上王萌林,继续前行,躲避哨卡和日本巡逻队,连续两夜未眠,最终到赵集前线交付情报。情报标记敌军阵地兵力补给线,首长称及时。赵集吃热饭,王萌林提醒勿露怯。此经历成陈子良心头烙印,体现地下交通员用生命丈量民族希望。抗战八年,他升联络员,继续情报奔波。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亳县伪档移交边区,刘德山审讯记录留罚俸痕迹。他回村躲老屋瓦檐下,村人避如瘟神。1951年镇压反革命,刘德山落网,审判席喃喃没杀中国人,那夜事。陈子良出庭展示银锁银元,锁链晃铜锈现,刘字刻深。书记加注放革命者,从轻考虑。刘德山判刑,牢中劳作推石车,1965年病逝狱中,无人收尸。

1961年陈子良调亳州,过烈士陵园,碑上无刘名,银锁贴胸低语记着。档案馆两份文件:刘汉奸卷夹陈家族谱,陈战稿角小字1939年11月17日鞭黑夜划人。血脉一线夹民族存亡,留模糊痕迹。事件在抗战史中是小注脚,却道出乱世人性的灰色。刘德山没被美化,他是投敌的罪人,亲缘放人只是自保,没抵消累累罪行。陈子良的坚持,才是主流,地下党在枪口下护情报,换来根据地安稳。

抗战时,一汉奸夜审地下党,拷打一半时忽发现,对方竟是自家亲戚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