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到半夜刷手机,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一动不动,是不是你? 昨晚,2023年10月,北京一个普通小区,29岁的阿黎按网上流行的“秋断食14天”吃了三天,...
2025-10-27 0
“今年冬天会冻哭吗?”近期,“超级冷冬”的说法在社交平台刷屏,不少人盯着衣柜纠结要不要提前囤羽绒服。2025年10月22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终于给出权威解读——今冬我国气温以“接近常年到偏暖”为主,但“冷暖起伏大”会是关键词,而且赤道中东太平洋即将发展的拉尼娜事件,还会让北方低温雨雪、南方干旱风险上升。
先厘清一个关键认知:气象界从没有“提前预测冷冬暖冬”的说法。章大全明确提到,根据《冷冬等级》《暖冬等级》国家标准,只有冬季结束后,统计全国超一半气象观测台站的平均气温,才能“事后认定”是冷冬还是暖冬。也就是说,现在传得沸沸扬扬的“超级冷冬”,本质上是不符合科学定义的猜测。从历史数据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仅出现6个冷冬,且全在2012年之前,近年暖冬反而更常见,比如2020/2021年冬季就是典型暖冬。
不过,今冬确实有个重要气候信号——拉尼娜要来了。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处于“中性偏冷”状态,预计秋季后期正式进入拉尼娜状态(即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放在以前,拉尼娜常和“冷冬”挂钩,20世纪90年代前,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概率高,北方雪灾、南方低温雨雪冰冻风险也大,比如2008年那场影响广泛的雪灾,就发生在拉尼娜背景下。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全球变暖正在“打乱”拉尼娜的影响规律。章大全解释,21世纪以来,即便出现拉尼娜,我国也频繁出现暖冬,2020年、2022年、2023年都是例子。这是因为全球变暖让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北极升温幅度远超热带地区,导致中纬度南北温差缩小、西风带环流减弱,最终让冬季气温“忽冷忽热”的波动更剧烈。简单说,今冬可能不会一直冷,但会出现“断崖式降温”后又“快速回暖”的情况,比如12月可能冷得穿羽绒服,1月中旬又暖到能穿大衣。
具体到区域影响,今冬也会呈现“北冷南干”的特点:北方和西南、华中地区可能遭遇阶段性低温雨雪,京津冀极端低温甚至可能跌到-18℃,需要警惕积雪对交通、电力的影响;而华东、华南等地则容易出现阶段性干旱,珠江流域降水量预计减少三成,森林火险等级可能升高。不过,目前预测还有不确定性,比如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北极海冰变化等,都可能削弱拉尼娜的影响,国家气候中心会在10月底组织多部门会商,发布更精准的冬季气候预测意见。
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纠结“是不是冷冬”,不如做好“应对冷暖起伏”的准备——羽绒服别收太早,薄外套也得备着,避免某天降温猝不及防;北方朋友要关注雨雪预警,提前检查家里的供暖设备;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要注意森林防火,日常节约用水。
大家最近是不是已经感受到早晚温差了?你准备好应对今冬的“冷暖过山车”了吗?评论区聊聊你囤了哪些过冬装备~
相关文章
饿到半夜刷手机,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一动不动,是不是你? 昨晚,2023年10月,北京一个普通小区,29岁的阿黎按网上流行的“秋断食14天”吃了三天,...
2025-10-27 0
一场资产配置的潜在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黄金或取代债券成为对冲组合中的新宠。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的10月22日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黄金可能正作为一种结...
2025-10-27 0
我叫陈秀兰,今年五十五。都说女人五十天癸竭,可我这身子骨偏偏不听话,到了这岁数,“老朋友”还月月来报到,比我们单位打卡都准。我原以为这是身体好的象征,...
2025-10-27 1
蔡正元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以前在台湾当过“立法委员”,也在哥伦比亚大学拿过经济学博士学位。最近黄金价格冲破4000美元大关,蔡正元在节目里分析过几次,...
2025-10-27 0
2025年10月18日,杨振宁先生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103岁。杨振宁是咱们中国人里头第一个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1957年的事儿,那时候他才35岁,跟...
2025-10-27 0
你花800块买件羽绒服,结果洗一次就瘪了,还得送去干洗店,人家奶奶的棉袄,水一冲晾三天,照样暖和。 这不是怀旧,是清醒。 波司登推什么轻羽绒,59...
2025-10-27 1
“今年冬天会冻哭吗?”近期,“超级冷冬”的说法在社交平台刷屏,不少人盯着衣柜纠结要不要提前囤羽绒服。2025年10月22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
2025-10-27 1
霜降节气已过,京城秋意渐浓。随着昼夜温差显著加大,香山公园内的彩叶变色率近日迅速提升,目前已呈现出红、橙、黄、绿交织的绚丽景象,正式宣告进入一年中最富...
2025-10-2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