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2025黄金投资必看!央行囤金放缓,不是不买,是在等这个信号!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0日 22:05 1 admin

黄金价格涨跌的核心是供需关系,需求大于供给就会涨。

但要找出推动黄金大涨的主力,咱们先做道“选择题”——黄金上涨的主力军是投资者、交易员还是各国央行?答案是央行

2025黄金投资必看!央行囤金放缓,不是不买,是在等这个信号!

接下来咱们就拆透黄金大涨的逻辑,以及它未来能不能买。

黄金大涨的主力:各国央行“带头买”

从数据就能看明白,黄金行情的启动和央行的动作直接挂钩。2010年到2021年,各国央行购金量还比较稳定;但2022年画风突变,央行开始大幅增持黄金。

这背后的导火索是2022年2月的俄乌冲突。西方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冻结其外汇储备、切断SWIFT系统,这一下让其他国家慌了——连主权国家的外汇储备都可能“被冻结”,手里的资产还有安全感吗?

于是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黄金需求快速上升,正式开启上涨行情。

看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更明显:2022年、2023年的报告开头都强调“各国央行大力购金”;2024年变成“央行与投资者共同推动”;

2025年二季度数据显示,投资需求同比增长78%,虽然央行购金比前三年少了,但不是不想买,主要是觉得当前金价太高,而且研报显示央行的购金需求还在。

央行为啥执着囤黄金?规避“信用风险”

央行囤黄金,核心是为了给本国货币信用找“安全垫”。

先搞清楚黄金的三个功能:给女朋友买金项链是商品功能,用金条换东西或金本位下是货币功能,买黄金ETF、期货是金融资产功能。而央行看重的,正是黄金的货币功能。

央行印钱不能“拍脑袋”,每投放1元货币,账上就得有对应资产支撑——这些资产包括外汇、黄金,它们是央行印钱的“底气”,没有资产支撑的印钱会导致什么?看看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就知道。

但外汇储备有个大问题: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比如俄罗斯)其实存在美国、欧洲,名义上是自己的,实际保管权在别人手里,俄乌冲突中3000亿美元储备被冻结就是教训。

再加上美元信用在变弱——美国政府债务远超收入能力,美债这个“最安全资产”的光环在褪色,而且美元逐渐变成“有立场的金融武器”,随时可能被用来制裁。

反观黄金,它不依附任何国家信用,也不需要任何系统授权,是“没对手方风险”的终极资产。就像德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黄金储备国,持有3353吨黄金,占外汇储备67%以上,就是因为1920年代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胀的教训——信用货币可能塌,但黄金不会,所以黄金成了国家信用的“终极储备”。

黄金的关键作用:货币信用的“压舱石”

虽然全球早就告别了金本位(金本位是印钱必须有等量黄金支撑),但现在各国央行大举购金,本质上是“类金本位”的回归——大家都想为自己的货币信用,找一个超越主权信用的“更稳底盘”。

这里可以用“外汇占款”的例子理解:比如一个企业接了10万美元海外订单,拿到美元后不能直接用,得换成人民币,银行收下10万美元,按汇率7:1给它70万人民币。

商业银行积累一定外汇后,央行会买入这些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向市场投放对应基础货币——这就是过去很多国家印钱的逻辑,本质上是“美元的影子”,美元稳,全球信用体系就稳,美元晃,体系就跟着抖。

但现在美元信用出了问题,各国自然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黄金就是那个“最安全的篮子”。当然,黄金上涨也和避险情绪、美国进口商对冲关税不确定性有关,但核心还是央行的“战略购金”。

黄金的上涨逻辑已经很清晰——只要地缘政治裂痕还在、美元信用的疑虑没消失,各国央行的“去风险购金”就不会停。

2025年投资需求崛起,说明央行点燃的“黄金行情”已经扩散到更广泛市场,这不仅是黄金牛市,更是全球信用体系的重构。

至于“黄金还能买吗”,目前央行没停止购金,只是因为金价高放缓了速度,后续走势可以继续关注央行动作和美元信用变化。

#时事热点头条说##热点##黄金##上头条 聊热点##我要上头条##经济##投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