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随着多地宣布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不少地方将“春秋假”安排在11月,为期3天,连上周末,中小学生可“喜提”5天“小长假”。多家旅行社...
2025-10-21 0
今天是 10 月 20 日,也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提到骨质疏松,大多数的人会想到骨折、驼背等情况,很少有人会想到这种病还会引发各种疼痛。
2024 上半年,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疼痛疾病分会专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制订了《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版)》,以规范并促进我国老年病人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的临床工作。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性疼痛。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5 种疼痛
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信号
骨质疏松病因复杂,包含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性激素减少和降钙素减少、皮质类固醇增加等,诸多患者在身高明显变矮前,通常全身上下会有各种疼痛。以下 5 种疼痛,通常就是骨质疏松的信号。
1.夜间痛
骨质疏松患者常在夜间或凌晨感到疼痛,这种疼痛可能难以确定具体位置,表现为全身性的不适。这种疼痛可能与日间活动累积的微损伤有关,夜间休息时疼痛感更为明显。
2.腰背痛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结构会发生明显病变,腰背部和肩颈部是负重较大、活动较多的部位,因此这些区域是患者经常感到疼痛的地方。腰背痛在活动时会加重,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坐着或进行某些体力活动后。
3.四肢痛
骨质疏松还可能导致四肢疼痛,尤其是在负重或活动时。这种疼痛可能与肌肉疲劳、关节炎症或神经受压有关。
如果四肢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出现疼痛,尤其是在夜间或早晨,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一个信号。其原因可能是当骨质疏松症病人发生椎体骨折后,由于椎体发生压缩改变、椎间孔变小,可导致脊神经根受压,出现四肢放射性疼痛伴/不伴双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单侧或双侧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有病人会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
4.慢性痛
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经历慢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慢性疼痛可能与骨微结构的破坏、肌肉疲劳或神经损伤有关。如果长期遭受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尤其是在没有明显外伤或炎症的情况下,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一个迹象。
5.急性痛
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时,相应的部位如椎体、股骨颈等处会出现急性的骨折疼痛,翻身、起坐时出现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以上的疼痛症状可能会有交叉出现的情况,例如腰背痛也有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疼痛,总结骨质疏松疼痛特点旨在帮助大家提前预警,以便早预防早治疗。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当发生疼痛时,建议先排除外伤或内科疾病,自己判断不了时,及时就医就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出现骨质疏松性疼痛
应该做什么?
中老年人群一旦出现上述任意一种疼痛,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完整的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查及其它相关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判断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一旦确诊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临床干预。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是生活方面的治疗。老年病人发生骨质疏松性疼痛后,应注意均衡膳食、加强营养、充足日照、规律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避免或减少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避免跌倒等,保证基础药物如钙剂和普通维生素 D 的充足摄入。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骨松药物和镇痛药物,但要注意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自行盲目用药。
抗骨松治疗药物主要包括:
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和利塞膦酸钠(Risedronate),可以帮助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
钙和维生素 D 补充:有助于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
降钙素:可以减轻疼痛并帮助骨密度的维持。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如雷洛昔芬(Raloxifene),用于绝经后女性。
合成的甲状旁腺激素(如特立帕肽):用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镇痛药物主要包括: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Ibuprofen)或萘普生(Naproxen)用于缓解疼痛。
阿片类药物:对于严重的疼痛,可能需要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成瘾。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因此,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不建议自行用药治疗。
3.介入及手术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应尽早抗骨质疏松治疗,以预防骨折再发生。对于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尽快手术治疗。
4.心理治疗及运动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病人自我控制能力,加强患者对疼痛的理解和积极响应,有助于改善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感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专业人士指导下的运动(如游泳、瑜伽、普拉提等),可以改善老年病人肌肉
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性,降低跌倒风险。最简单的运动方式是走路,老年人可选择适当负重,但需量力而行。
不同年龄段
“养骨”这样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的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比治疗要更加重要和有效。
1.儿童和青少年(0~18 岁)
该年龄段骨骼快速生长,骨密度逐渐增加,骨量的增加主要通过骨形成(骨生成)过程实现,因此,需要确保骨骼的健康发育和最大化骨密度。
首先,需要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和维生素 D 的摄入,乳制品、绿叶蔬菜和强化食品是良好的钙来源,而阳光照射和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是主要来源。
同时,建议加强身体活动,负重运动如跑步、跳绳和球类运动,有助于骨骼的健康发育。此外,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骨密度。
此外,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含糖饮料摄入,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2.成年人(19~45 岁)
该年龄段骨量一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骨形成和骨吸收(骨重塑)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需要维持骨骼健康,防止骨量减少。
该阶段需要继续关注营养补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晒太阳、适度运动、注意补钙,有助于维持骨密度;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骨量流失。
3.中老年人(45 岁及以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吸收速度逐渐超过骨形成速度,导致骨量开始逐渐丢失和减少,骨骼也慢慢“变脆”,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所以需要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该阶段人群要注重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同时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帮助维持骨密度和肌肉质量;此外,要定期体检,包括骨密度检测,早期发现和干预骨质疏松。
如果有必要,可以口服药物进行骨质疏松的干预。最重要的是调整生活方式,确保居住环境安全,使用防滑垫、扶手等,预防跌倒。
策划制作
作者丨纪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与康复委员会委员
审核丨王军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张一诺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文章
据报道,随着多地宣布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不少地方将“春秋假”安排在11月,为期3天,连上周末,中小学生可“喜提”5天“小长假”。多家旅行社...
2025-10-21 0
2025年开年之际,一场横跨太平洋的经济对垒正悄然完成战略调整。贸易摩擦的战场,已从最初的关税争端,逐步升级至技术封锁,再从稀土管控延伸至医药原料领域...
2025-10-21 0
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最近跟另一半相处,空气里总有点不对劲。以前一个眼神就能懂,现在说三句都嫌多。别不当回事,白羊座,你的感情可能正在悄悄转弯,而方向盘...
2025-10-21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乐海南麻将怎么赢,以及微乐海南麻将兑换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海南微乐麻将为什么开不了房 1...
2025-10-21 0
青海纪检监察10月20日消息,经中共西宁市委批准,西宁市纪委监委对城西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西宁市海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媛媛严...
2025-10-21 0
10月18日,郑丽文刚刚当选中国国民党新任主席,刚宣布结果没多久,10月20日,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表示希望到大陆坐下来谈一谈。这番话一出,整个岛内政...
2025-10-21 0
10月18日是个令人心痛的日子,103岁的杨振宁先生离世了,尽管他已过百岁高龄,但他的离世依旧是整个学术界的损失。半个月前是杨振宁先生的寿辰,当时他还...
2025-10-21 0
据新华社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