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东赛区第五轮迎来“巅峰之战”,由排名第二的南充丝绸源点队主场迎战排名榜首的成都锦城队。最终,成...
2025-10-20 0
第一章 青泥湾的光棍周老实
2016年的清明,湖南湘西的青泥湾还裹着一层湿冷的雾。周老实扛着锄头从橘子林里回来,裤脚沾着黄泥巴,鞋底子卡着半片枯树叶,一走就发出“沙沙”的响。他刚走到院坝口,就听见隔壁王婶的声音从矮墙那边飘过来:“你说老周家那个,都46了还打光棍,爹娘走得早,家里就他一个,以后死了都没人递碗水……”
周老实脚步顿了顿,把锄头往墙根一靠,没作声。他知道村里人都这么议论,尤其是逢年过节,谁家办喜事,他去帮忙端菜,总有人凑过来问:“老实,啥时候给我们喝你的喜酒啊?”他每次都嘿嘿笑,说“不急”,可夜里躺在冷被窝里,听着窗外的狗叫,心里总空落落的。
他家的土坯房还是爹娘在世时盖的,墙皮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黄土。堂屋里摆着一张缺了腿的八仙桌,四条腿用石头垫着,桌上放着一个豁口的搪瓷缸,是他爹当年在公社挣工分时得的。里屋的床是老松木的,床板硬得硌腰,铺着的旧棉絮都结了板,冬天冷得像冰窖。
周老实没读过多少书,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帮爹娘种地。后来爹娘相继走了,他一个人守着三亩橘子林,偶尔去镇上打零工——帮人扛水泥、卸瓷砖,一天能挣一百五十块。他不抽烟,不喝酒,钱都存着,想着哪天能娶个媳妇,生个娃,把日子过起来。可青泥湾就那么大,年轻姑娘都往城里跑,剩下的要么早就嫁人,要么看不上他这个穷光棍。
有次去镇上赶集,他看见有人摆摊卖二手收音机,花了二十块买了一个。晚上没事就听,里面播新闻、唱花鼓戏,有时候还能听到征婚广告。有天夜里,他听到一个女的在里面说“想找个老实人过日子,不嫌弃穷”,他激动得差点把收音机摔了,赶紧记下来电话,可拨过去,是个空号——后来才知道,那是骗子编的。
从那以后,他就不抱啥希望了。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橘子林,除草、施肥、剪枝,忙到太阳落山才回家。晚饭要么是红薯稀饭就咸菜,要么是煮一碗面条,放点猪油,就算改善伙食了。村里人都说他“老实得窝囊”,他也不反驳,只是闷头干活——他知道,自己没本事,只能靠力气吃饭,要是连活都不干,日子就真的没指望了。
这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橘子林里积了水,周老实拿着锄头去挖沟排水,忙到下午三点多才想起没吃饭。他扛着锄头往镇上走,想去买两个馒头。刚走到镇口的桥边,就看见一群小孩围着一个女人起哄。
那女人穿着一件破烂的碎花衬衫,头发乱得像鸡窝,脸上沾着泥,手里攥着半个发霉的馒头,一口一口往嘴里塞。小孩们扔石头砸她,喊着“疯婆子”“疯子”,她也不躲,只是低着头,嘴里念念有词。
周老实心里一揪,想起小时候爹娘教他“见着可怜人,能帮就帮一把”。他走过去,把锄头往地上一戳,对着小孩们吼:“别欺负人!再扔石头我揍你们!”
小孩们见他凶,吓得一哄而散。周老实蹲下来,看着那女人。她大概三十岁左右,虽然脸上脏,但能看出眉眼清秀,只是眼神空洞,像蒙着一层雾。他从兜里掏出两个刚买的热馒头,递过去:“吃这个吧,那个发霉了,吃了要生病。”
女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犹豫了半天,才慢慢伸出手,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噎得直打嗝。周老实又从包里拿出水壶,拧开盖子递过去:“慢点吃,喝点水。”
女人喝了水,稍微缓过来,又开始低头啃馒头,嘴里还是念念有词,不知道在说啥。周老实看着她,心里犯了难:这女人一看就是精神不太好,要是就这么让她走了,说不定又要被欺负,或者饿肚子。可带回家吧,自己是个光棍,村里人肯定要说闲话。
他蹲在原地想了半天,看着女人吃完馒头,又蜷缩在桥洞下,像只受惊的猫。最终还是心一软:“跟我走吧,我家有饭吃。”
女人没反应,只是盯着地面。周老实叹口气,拿起锄头,走了两步,回头看她,她居然慢慢跟了上来。就这样,周老实把这个疯女人带回了青泥湾的家。
第二章 村里人的闲话与屋檐下的暖
周老实把疯女人带回家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青泥湾。
一大早,王婶就挎着菜篮子上门,扒着门框往里瞅。疯女人正坐在院坝的石头上,盯着地上的蚂蚁发呆,周老实端着一碗稀饭,蹲在她旁边,一点点喂她。王婶“啧啧”两声:“老实,你这是干啥?捡个疯婆子回家,不怕人笑话?”
周老实喂完最后一口,擦了擦女人的嘴角,才站起来:“婶,她可怜,没人管,我总不能看着她饿死。”
“可怜的人多了去了,你管得过来?”王婶放下菜篮子,凑到他跟前,压低声音,“你一个光棍,家里藏个女人,不管疯不疯,村里人要说闲话的!再说,她要是有啥病,或者是从别的地方跑出来的,到时候警察找上门,你说不清!”
周老实皱了皱眉:“她看着不像坏人,就是脑子不太清楚。我先养着,要是有人来找,再送回去。”
王婶还想说啥,院门口又围了几个村民,有说有笑地探头探脑。有人喊:“老实,这是你媳妇啊?啥时候娶的,咋不跟我们说一声?”还有人打趣:“这媳妇长得挺俊,就是可惜了,脑子不好使。”
周老实脸涨得通红,想解释,又不知道咋说,只能挠着头嘿嘿笑。疯女人似乎被吵到了,缩了缩脖子,往周老实身后躲。周老实赶紧护着她,对村民说:“大家别围着了,她怕生。”
村民们看没热闹可看,又议论了几句,才慢慢散去。王婶临走前,还不忘叮嘱:“老实,你可得想清楚,这可不是小事,别到时候惹麻烦上身。”
周老实没应声,转身回屋,给疯女人找了件自己的旧衬衫——洗得发白,但还算干净。他让女人换上,女人倒是听话,乖乖地换了衣服。衬衫太长,盖到女人的膝盖,像条裙子。周老实看着她,忍不住笑了,觉得她有点像小时候穿爹衣服的自己。
从那天起,周老实的生活多了个伴。他给女人起了个名字,叫“阿秀”——因为他娘以前总说,要是生个女儿,就叫阿秀。阿秀虽然精神不太好,但不闹人,每天就跟着周老实,他去橘子林,她就坐在田埂上发呆;他回家做饭,她就蹲在灶门口,看着火苗跳动。
周老实每天都会给阿秀洗澡、换衣服,把她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开始,阿秀怕水,每次洗澡都挣扎,周老实就耐心地哄她:“乖,洗干净了舒服,不洗会生病。”慢慢的,阿秀就不挣扎了,还会主动把脏衣服递给他。
村里人看周老实真把阿秀当回事,闲话也少了些,有的甚至开始同情他。有次周老实去镇上买米,卖米的张老板说:“老实,你不容易,这袋米给你便宜点,以后要是有啥难处,跟我说。”还有村医李叔,主动上门给阿秀看病,说她就是受了刺激,身体没啥大毛病,开了点安神的药,还没收钱。
周老实心里暖乎乎的,觉得日子有了盼头。他每天更勤快了,除了种橘子林,还去镇上找更多的零活,想多挣点钱,给阿秀买件新衣服,买点好吃的。
有天晚上,周老实做了红烧肉,这是他攒了半个月的钱买的肉。他把最大的一块夹给阿秀,阿秀咬了一口,突然抬起头,看着周老实,眼里有了点光,嘴里含糊地说:“肉……香……”
周老实心里一震,这是阿秀来家里这么久,第一次说除了胡话以外的清晰的话。他激动得手都抖了,又夹了一块肉给她:“好吃就多吃点,以后我经常给你做。”
阿秀点了点头,慢慢嚼着肉,嘴角还沾了点油。周老实看着她,突然觉得,就算她一辈子都这样,自己也愿意照顾她。
日子一天天过,转眼到了冬天。青泥湾的冬天特别冷,土坯房里没有暖气,周老实就把床挪到灶房旁边,这样做饭的时候能暖和点。他还把自己的厚棉絮给阿秀盖,自己盖着薄棉絮,夜里冷得睡不着,就把衣服都盖在身上。
有天夜里,周老实冻得直哆嗦,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往他身上盖东西。他睁开眼,看见阿秀正把自己的厚棉絮往他身上拉,嘴里还念叨着:“冷……盖……”
周老实心里一热,眼眶都湿了。他拉过阿秀的手,把她搂在怀里:“阿秀,不怕,有我呢。”阿秀没挣扎,乖乖地靠在他怀里,像只温顺的小猫。
也就是从那天起,周老实和阿秀成了真正的夫妻。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大概就是她了。
第三章 第一个娃与生活的重量
2017年的春天,橘子花开得满山白,空气里都是甜香。周老实发现阿秀不对劲——她总是恶心,吃不下饭,还特别容易累,以前跟着他去橘子林能坐一下午,现在走两步就想歇。
周老实赶紧请村医李叔来看看。李叔给阿秀把了脉,又问了几句,突然笑着对周老实说:“老实,你要当爹了!阿秀怀娃了!”
周老实愣在原地,半天没反应过来。他看着阿秀的肚子,又看看李叔,结结巴巴地说:“李……李叔,你没看错吧?阿秀她……她真怀娃了?”
“错不了!”李叔拍了拍他的肩膀,“脉象稳得很,大概有两个月了。你可得好好照顾阿秀,给她多补补,别累着她。”
周老实高兴得蹦了起来,像个孩子似的。他跑到橘子林里,对着满山的橘子树大喊:“我要当爹了!我要当爹了!”喊完,又蹲在地上哭了——他爹娘要是还在,肯定也会高兴坏了。
从那天起,周老实把阿秀当成了宝贝。他不再让阿秀跟着去橘子林,让她在家好好歇着。每天早上,他都会给阿秀煮个鸡蛋,中午和晚上都做有营养的菜,要么是鸡汤,要么是鱼汤,虽然都是自己养的鸡和河里钓的鱼,但在青泥湾,已经算是最好的伙食了。
村里人听说阿秀怀了娃,都来道喜。王婶送了一篮子鸡蛋,说:“老实,这下你可好了,有媳妇有娃,以后日子就热闹了。”还有人说:“这娃肯定随阿秀,长得俊,随你,老实本分。”
周老实听着,心里乐开了花。可高兴过后,又有点犯愁——养娃要花钱,现在阿秀怀了孕,不能干活,家里就靠他一个人挣钱,以后娃出生了,奶粉、尿布、看病,哪都要花钱。
为了多挣钱,周老实除了种橘子林,还找了两份零活——早上天不亮就去镇上的砖厂搬砖,搬三个小时,能挣六十块;下午去帮人摘茶叶,摘一斤能挣五块。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回到家倒头就想睡,可一看见阿秀,就又有了力气。
阿秀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精神也好了些,有时候会帮周老实择菜、扫地,虽然做得慢,但周老实很知足。有次周老实搬砖回来,累得坐在院坝里不想动,阿秀端了一碗水过来,递到他手里,轻声说:“累……歇……”
周老实接过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碗,拉着阿秀的手说:“不累,为了你和娃,再累也值。”
转眼到了秋天,橘子熟了,满山都是金黄。周老实忙着摘橘子、卖橘子,每天都要忙到天黑。阿秀的预产期也快到了,李叔叮嘱周老实,要提前准备好待产包,要是有动静,赶紧去找他。
10月的一天,周老实正在镇上卖橘子,突然接到邻居家小孩的电话,说阿秀肚子疼得厉害,一直在哭。周老实心里一慌,把剩下的橘子便宜卖给了路人,骑着三轮车就往家赶。
回到家,看见阿秀躺在床上,疼得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周老实赶紧给李叔打电话,李叔说他正在邻村看病,让周老实先把阿秀送到镇医院。周老实抱起阿秀,往三轮车跑,阿秀紧紧抓着他的衣服,嘴里喊着:“疼……老实……疼……”
“别怕,阿秀,马上就到医院了,”周老实一边跑,一边安慰她,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有我呢,别怕。”
到了镇医院,医生赶紧给阿秀检查,说宫口已经开了,要马上进产房。周老实在产房外等着,心里像揣了只兔子,跳得厉害。他来回踱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钱,那是他卖橘子刚挣的,准备给阿秀和娃用。
大概过了三个小时,产房的门开了,护士抱着一个皱巴巴的小娃娃走出来,笑着说:“恭喜你,是个儿子,母子平安。”
周老实赶紧跑过去,看着怀里的小娃娃,眼睛闭着,小嘴还在动,心里说不出的激动。他想抱,又怕抱不好,只能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娃娃的小手,软乎乎的。
护士把娃娃抱去育婴室后,周老实又去看阿秀。阿秀躺在床上,脸色还是有点苍白,但精神好了些,看见周老实,笑了笑:“娃……好吗?”
“好,好得很,”周老实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是个儿子,跟你一样俊。”
阿秀点了点头,闭上眼睛,慢慢睡着了。周老实看着她,又想起刚才的小娃娃,觉得自己这辈子,终于圆满了。
给娃取名字的时候,周老实想了很久。他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啥文雅的名字,就想让娃平平安安的。最后,他给娃取名叫“周平安”,希望他一辈子都平平安安的。
平安的出生,让周老实的家更热闹了。每天早上,平安一哭,周老实就赶紧起来冲奶粉、换尿布,阿秀也会帮忙,虽然动作慢,但很细心。晚上,周老实抱着平安,坐在院坝里,看着星星,觉得日子再苦再累,都值了。
可日子也确实更难了。平安的奶粉钱一个月就要几百块,还有尿布、衣服,加上阿秀要补身体,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大了很多。周老实只能更拼命地干活,砖厂的活从三个小时加到四个小时,茶叶摘完了,又去帮人砍竹子,一天能挣八十块。
有时候累得实在受不了,周老实就坐在橘子林里,看着满山的橘子树,心里给自己打气:“周老实,你不能倒下,你是爹,是丈夫,你得撑起这个家。”
第四章 四年四娃,压不垮的脊梁
平安半岁的时候,阿秀又怀孕了。
周老实刚从砖厂回来,累得饭都没吃,就听见李叔说阿秀又怀了,他愣了半天,才苦笑一声:“咋这么快……”
李叔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实,多子多福,这是好事。就是你以后更累了,可得多注意身体。”
周老实点了点头,心里却沉甸甸的。一个平安已经让他喘不过气了,再来一个,日子该咋过?可他看着阿秀的肚子,又舍不得——那是他的娃,是他的骨肉。
这次怀孕,阿秀的反应比上次还大,吃啥吐啥,人也瘦了不少。周老实心疼得不行,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吃的,就算她只吃一口,也高兴。他不再去砖厂搬砖了,因为搬砖太累,怕影响阿秀,改成了去镇上的菜市场帮人拉货,虽然挣得少点,但能早点回家照顾阿秀和平安。
2018年的夏天,阿秀生了个女儿,周老实给她取名叫“周盼娣”——不是重男轻女,是他觉得,有儿有女,才是好字,盼着这个女儿能给家里带来好运。
盼娣出生后,家里更忙了。周老实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先给平安冲奶粉,再给阿秀做早饭,然后去菜市场拉货。中午赶回来给娃喂奶、换尿布,下午再去拉货,晚上回来还要洗尿布、哄娃睡觉,经常忙到凌晨才能睡。
阿秀的精神好了些,能帮着照顾盼娣,给平安喂饭,可还是不太清醒,有时候会把尿布穿反,或者把奶粉冲得太浓。周老实从不怪她,只是耐心地教她,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
村里人都说周老实太苦了,两个娃,一个疯媳妇,靠他一个人撑着,迟早要垮。王婶有时候会过来帮忙带带娃,叹着气说:“老实,你这日子,比黄连还苦。”
周老实只是嘿嘿笑:“苦啥?有儿有女,有媳妇,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夜里娃哭的时候,他抱着娃,听着阿秀的呼吸声,心里有多累。有次平安发烧,夜里烧到39度,周老实抱着平安往镇医院跑,路上黑漆漆的,只有手电筒的光,他一边跑,一边哭,怕平安出事。到了医院,医生说只是普通感冒,打了针就好了,他才松了口气,抱着平安坐在医院的椅子上,天亮了才回家。
2019年,阿秀又生了个儿子,叫“周健康”;2020年,生了个女儿,叫“周幸福”。四年时间,四个娃,周老实从46岁的光棍,变成了五个孩子的爹——加上阿秀,一家六口人。
这四年,周老实老了很多。原本乌黑的头发,添了不少白丝,脸上的皱纹也深了,背也有点驼了,手上全是老茧,裂开了口子,冬天的时候,一沾水就疼。可他眼里的光,却从来没灭过。
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四个娃要吃奶粉、穿衣服、上学前班,阿秀虽然精神好了些,但还是不能干活,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周老实一个人身上。他每天要打三份工:早上去菜市场拉货,中午帮人送外卖,下午去工地搬砖,晚上还要回家照顾娃和阿秀,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有次在工地搬砖,周老实突然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幸好旁边的工友扶住了他。工友劝他:“老实,你别这么拼命,身体要紧啊,要是你倒下了,你家咋办?”
周老实歇了会儿,喝了点水,又站起来搬砖:“没事,我还撑得住。我家四个娃等着吃饭,我不能歇。”
工友们都佩服他,说他是个硬汉子。有时候会帮他多搬几块砖,或者给他带点吃的。工地的老板知道他的情况,也会多给他发点工资,说:“老实,你不容易,这点钱你拿着,给娃买点好吃的。”
周老实心里感激,却从不抱怨。他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再苦再累都值。
四个娃慢慢长大,平安已经四岁了,能帮着带弟弟妹妹,盼娣也三岁了,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每次周老实回家,四个娃就会围着他,喊“爹”“爹”,阿秀也会端着一碗热水过来,递到他手里。周老实抱着娃,喝着热水,觉得所有的累都烟消云散了。
可他也有担心的时候——阿秀的精神一直没完全好,有时候会突然发呆,或者说些奇怪的话,他怕阿秀哪天真的出啥事,也怕四个娃长大了,会因为有个疯娘而被人欺负。
有天晚上,平安问周老实:“爹,娘为啥总是发呆啊?别的小朋友的娘都会送他们上学,我娘不会。”
周老实心里一酸,抱着平安说:“你娘不是故意的,她只是生病了,等她病好了,就会送你上学,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平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娘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啊?我想让娘送我上学。”
“快了,快了,”周老实摸了摸平安的头,眼眶湿了,“等爹挣够了钱,就带娘去大城市看病,让娘的病快点好。”
他心里其实没底,他知道,去大城市看病要花很多钱,他现在挣的钱,只够一家人吃饭,根本攒不下钱。可他不想让娃失望,只能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多挣钱,带阿秀去看病,让她好起来,让娃有个正常的娘。
第五章 旧物触发的记忆,阿秀醒了
2021年的夏天,青泥湾下了一场大暴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周老实家的土坯房漏雨了,堂屋的地上积了一层水,里屋的床也湿了。周老实只能把四个娃和阿秀转移到灶房,自己拿着盆接雨,一夜没睡。
暴雨停了后,周老实赶紧收拾屋子,把湿了的衣服、被子都拿出去晒。在收拾床底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旧箱子——那是阿秀来的时候,身上背着的,他一直没打开过,因为阿秀不让任何人碰,一碰她就哭。
这次床底漏雨,箱子湿了,周老实怕里面的东西坏了,就想打开看看,能不能晒晒。他刚打开箱子,阿秀就跑了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大喊:“别碰!别碰我的东西!”
周老实吓了一跳,赶紧松开手:“阿秀,别怕,箱子湿了,我想拿出来晒晒,不然坏了。”
阿秀盯着箱子,眼神里满是恐惧,又带着点怀念,慢慢松开了手。周老实小心翼翼地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里面有几件旧衣服,一条军绿色的围巾,还有一个红色的本子——是军官证。
周老实拿起军官证,打开一看,上面有一张女人的照片,长得跟阿秀一模一样,只是照片上的女人穿着军装,眼神坚定,精神饱满。军官证上写着:姓名,苏婉;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5年10月;职务,中尉;所属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周老实愣住了,他看着军官证上的苏婉,又看看旁边的阿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阿秀的真名叫苏婉,还是个军官?
就在这时,阿秀突然走了过来,拿起军官证,手指轻轻抚摸着照片上的自己,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嘴里喃喃地说:“建军……建军……”
周老实不知道“建军”是谁,只能看着阿秀,心里又惊又喜——阿秀好像想起了什么!
阿秀抱着军官证,坐在地上,哭了很久,嘴里一直喊着“建军”“对不起”“我的娃”。周老实蹲在她旁边,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她:“阿秀,别怕,有我呢,想起啥就说出来,别憋在心里。”
哭了大概一个小时,阿秀才慢慢平静下来,她抬起头,看着周老实,眼神不再空洞,而是充满了清明和感激:“周大哥,谢谢你……谢谢你这几年照顾我,照顾我的娃。”
周老实心里一震,这是阿秀第一次叫他“周大哥”,第一次用这么清醒的语气跟他说话!他激动得手都抖了:“阿秀……不,苏婉,你……你醒了?你想起以前的事了?”
苏婉点了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我想起来了,我全都想起来了。我叫苏婉,我丈夫叫赵建军,也是个军人,我们有个儿子,叫赵思军。四年前,我丈夫执行任务的时候牺牲了,我受不了打击,精神就出了问题,抱着我丈夫的军官证,跑了出来,后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原来,苏婉是一名军人,她丈夫赵建军也是军人,两人在部队认识,结婚后有了一个儿子。四年前,赵建军在一次反恐任务中牺牲,苏婉因为过度悲痛,患上了急性应激障碍,精神失常,从部队跑了出来,一路流浪,最后被周老实在镇口的桥边捡到。
苏婉抱着军官证,对周老实说:“周大哥,这几年,辛苦你了。平安、盼娣、健康、幸福,都是我的娃,也是你的娃,你对我们娘五个的好,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周老实看着清醒的苏婉,心里又高兴又有点失落——他知道,苏婉是军人,她有自己的家,她醒了,可能就要走了。可他还是笑着说:“苏婉,别这么说,我照顾你们是应该的。你能醒过来,我高兴。”
苏婉看着周老实,眼里满是感激:“周大哥,我知道你担心啥,我不会走的。这几年,你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你是孩子们的爹,也是我的丈夫,我会跟你一起,把孩子们养大,好好跟你过日子。”
周老实没想到苏婉会这么说,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苏婉,真的吗?你真的愿意跟我过日子?”
“真的,”苏婉点了点头,“没有你,我和孩子们早就不在了。你是个好人,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苏婉清醒后,家里的日子好了很多。她虽然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但能帮着周老实照顾孩子、做家务,还能帮着记账、卖橘子。她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脑子灵活,给周老实出了很多主意,比如把橘子做成橘子酱、橘子干,拿到网上去卖,比直接卖橘子挣得多。
四个娃也很高兴,因为娘终于清醒了,会送他们上学,会给他们讲故事,会做他们爱吃的红烧肉。平安经常抱着苏婉的腿,说:“娘,你真好,我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别的小朋友了。”
苏婉抱着平安,心里暖暖的,又有点愧疚——这几年,她没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都是周老实在照顾孩子们。她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补偿周老实,补偿孩子们。
有天晚上,苏婉看着周老实手上的老茧和裂口子,心里很疼,她给周老实买了护手霜,一边给他涂,一边说:“周大哥,以后别这么拼命了,我身体好了,能帮你干活了,咱们一起挣钱,日子会好起来的。”
周老实握着苏婉的手,笑着说:“没事,我不累。有你在,有孩子们在,我就有干劲。”
苏婉靠在周老实的怀里,心里很踏实。她知道,虽然她失去了丈夫赵建军,但她遇到了周老实,遇到了一个愿意用生命守护她和孩子们的男人。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第六章 一封家书与一排军车
苏婉清醒后,一直想联系部队,告诉他们自己的情况,也想知道儿子赵思军现在怎么样了——当年她跑出来的时候,赵思军才三岁,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可她不知道部队的联系方式,军官证上的电话已经过期了,她只能凭着记忆,写了一封家书,寄到以前部队的地址,希望能有人收到。
信寄出去后,苏婉每天都在盼着回信,有时候会坐在院坝里,看着远方,想着儿子,想着部队的战友。周老实知道她的心思,每天都会安慰她:“别急,会有消息的,思军肯定也在想你。”
大概过了一个月,有天早上,周老实正在橘子林里摘橘子,突然听见村里传来一阵汽车的轰鸣声。他以为是镇上的货车来拉橘子,没在意,继续摘橘子。
可没过多久,王婶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老实!老实!快回家看看!你家来了好多军车!好多当兵的!”
周老实心里一震,赶紧放下手里的橘子,往家跑。刚跑到村口,就看见一排军车停在路边,都是军绿色的,上面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军车旁边站着十几个当兵的,穿着军装,身姿挺拔。
周老实心里有点慌,不知道发生了啥。他赶紧往家跑,刚到院坝口,就看见苏婉抱着一个小男孩,正在跟几个穿着军官制服的人说话,眼泪不停地掉下来。
“婉姐,你终于找到了!我们找了你四年,可把我们急坏了!”一个年轻的军官激动地说。
“是啊,婉姐,赵营长牺牲后,你就跑了,我们到处找你,都没找到,没想到你在这儿!”另一个军官说。
苏婉看见周老实,赶紧擦干眼泪,走过去拉着他的手,对军官们说:“各位战友,这是周老实,周大哥,这四年,是他照顾我和我的四个孩子,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娘五个的今天。”
军官们赶紧走过来,对着周老实敬了个军礼:“周大哥,谢谢您!谢谢您照顾苏婉同志和她的孩子!”
周老实赶紧摆手:“别客气,别客气,我就是做了我该做的。”
原来,苏婉寄的家书被部队收到了,部队领导非常重视,赶紧派人来青泥湾核实情况。他们不仅带来了苏婉的儿子赵思军,还带来了部队的慰问品和补助金。
赵思军已经七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穿着一身小军装,看见苏婉,就扑进她怀里,哭着喊:“娘!娘!我好想你!爷爷奶奶说你生病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苏婉抱着赵思军,哭得泣不成声:“思军,娘对不起你,娘生病了,让你受委屈了。娘现在好了,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了。”
周老实看着这一幕,心里也很高兴。他走过去,摸了摸赵思军的头:“思军,我是你周叔,以后你就跟我们一起住,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赵思军看着周老实,又看了看旁边的平安、盼娣、健康、幸福,点了点头:“周叔好,哥哥姐姐好。”
部队的军官们跟苏婉聊了很久,问了她这四年的情况,也问了周老实的情况。当他们知道周老实一个人照顾苏婉和四个孩子,四年里吃了那么多苦,都很感动。
部队的张营长握着周老实的手说:“周大哥,你是个好人,是个英雄。苏婉同志是我们部队的优秀军官,她的事就是我们部队的事。以后你们家有啥困难,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一定帮忙。”
张营长还告诉苏婉,部队已经为她保留了职务,等她身体完全恢复后,可以随时回部队工作。如果她不想回部队,部队也会给她安排合适的工作,还会帮孩子们解决上学的问题。
苏婉看着张营长,又看了看周老实,摇了摇头:“张营长,谢谢部队的关心。我现在不想回部队了,我想留在青泥湾,跟周大哥一起,把孩子们养大。这里是我的家,周大哥和孩子们是我的亲人。”
张营长点了点头:“好,我们尊重你的决定。不管你在哪里,你永远都是我们部队的人,我们永远都是你的战友。”
当天下午,部队的军车要走了。苏婉抱着赵思军,周老实抱着平安,盼娣、健康、幸福拉着他们的手,站在院坝口,跟军官们告别。
张营长看着他们一家人,笑着说:“婉姐,周大哥,有空常回部队看看,我们等着你们。”
军车慢慢开走了,留下一串尘土。四个娃和赵思军挥着小手,喊着“再见”“再见”。
苏婉靠在周老实的怀里,看着军车远去的方向,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是幸福的眼泪。她知道,自己这辈子,遇到了两个好男人——一个是为国牺牲的丈夫赵建军,一个是为她和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周老实。她会珍惜现在的生活,跟周老实一起,把五个孩子养大,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周老实握着苏婉的手,看着眼前的五个孩子,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以后的日子还会有很多困难,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有苏婉,有孩子们,有部队的战友,有村里人的帮助。他觉得,自己这辈子,虽然苦过、累过,但值了。
第七章 青泥湾的新日子
部队走后,青泥湾的人都知道了苏婉的身份,都对她和周老实刮目相看。以前说闲话的人,现在都过来跟他们打招呼,有的还主动帮忙干活。
王婶经常来家里帮苏婉带孩子,笑着说:“苏婉啊,没想到你还是个军官,真是委屈你了,这几年跟着老实受苦了。”
苏婉笑着说:“婶,不苦,跟着周大哥,我很幸福。这几年,要是没有周大哥,我和孩子们早就不在了。”
村里的小学知道了孩子们的情况,免了五个孩子的学费和书本费,还让苏婉去学校当志愿者,教孩子们唱歌、讲故事。苏婉很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去学校,跟孩子们在一起,她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
周老实还是每天种地、打零工,但比以前轻松了很多,因为苏婉能帮他打理橘子林,还能把橘子做成橘子酱、橘子干,拿到网上卖,挣的钱比以前多了不少。有时候,苏婉还会跟周老实一起去镇上赶集,卖橘子酱,两人手牵着手,像年轻情侣一样,引来不少人的羡慕。
五个孩子也越来越懂事。平安是老大,经常帮着带弟弟妹妹,教他们写字、读书;盼娣是姐姐,会帮着苏婉做家务,给弟弟妹妹洗衣服;健康和幸福虽然小,但也很听话,不调皮捣蛋;赵思军刚来时有点害羞,慢慢跟弟弟妹妹熟悉了,也变得开朗起来,还会跟他们讲部队的故事。
有次学校举办亲子活动,苏婉和周老实带着五个孩子一起参加。他们一家七口人,穿着整齐的衣服,手牵着手,走到哪里都引来别人的目光。在亲子游戏中,他们一家人配合得很默契,得了第一名。站在领奖台上,五个孩子拿着奖状,笑得很开心,苏婉和周老实看着他们,眼里满是幸福。
2022年的春节,苏婉的公婆也来了青泥湾。他们听说苏婉找到了,还成了家,有了五个孩子,很高兴,特意从老家过来看看。
见到苏婉,公婆抱着她哭了很久:“婉啊,这几年,你受苦了,我们对不起你,没看好你。”
苏婉擦了擦眼泪,笑着说:“爸,妈,别这么说,我现在很好,周大哥对我很好,孩子们也很懂事。你们能来,我很高兴。”
周老实赶紧给公婆端茶倒水,做了一桌子好吃的。五个孩子围着爷爷奶奶,喊着“爷爷”“奶奶”,公婆看着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
春节期间,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苏婉给公婆买了新衣服,周老实陪公公下棋、聊天,五个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放鞭炮、贴春联。公婆看着这和睦的一家人,心里很踏实,对周老实说:“老实,婉就交给你了,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们就放心了。”
周老实点了点头:“爸,妈,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婉,照顾孩子们,照顾你们。”
春节过后,公婆要走了,苏婉和周老实带着孩子们去送他们。公婆上车的时候,拉着苏婉的手说:“婉啊,有空带着孩子们回家看看,我们想你们。”
苏婉点了点头,眼泪掉了下来:“爸,妈,我会的,你们多注意身体。”
日子一天天过,青泥湾的橘子林长得越来越茂盛,每年都能收获很多橘子。苏婉的橘子酱和橘子干在网上卖得越来越好,还注册了商标,叫“青泥湾人家”,很多人都喜欢吃。
周老实也盖了新房子,不再是以前的土坯房,而是砖瓦房,宽敞明亮,有五个房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屋里还买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有次部队的张营长来青泥湾看望他们,看到他们的新房子,看到五个孩子健康成长,很高兴:“婉姐,周大哥,你们现在的日子真好,我们都为你们高兴。”
苏婉笑着说:“张营长,这都要谢谢部队的关心,谢谢周大哥,谢谢村里人的帮助。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张营长点了点头:“婉姐,你说得对,只要大家互相帮助,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以后有啥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
周老实看着苏婉,看着孩子们,看着眼前的新房子,心里充满了感激。他想起四年前,自己还是个光棍,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而现在,他有了贤惠的妻子,有了五个可爱的孩子,有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偶然,是他用自己的善良和坚持,换来的幸福。他也知道,以后的日子还会有很多挑战,但他会和苏婉一起,带着孩子们,勇敢地面对,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青泥湾的橘子林被染成了金黄色,周老实和苏婉带着五个孩子,坐在院坝里,看着远方的山,聊着天,笑着。孩子们在院坝里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青泥湾。
周老实握着苏婉的手,轻声说:“婉,这辈子,能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苏婉靠在周老实的肩膀上,笑着说:“周大哥,能遇到你,也是我最大的幸运。”
远处的山,近处的橘子林,身边的家人,构成了一幅最美的画。周老实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简单、幸福、安稳。他会珍惜这份幸福,和苏婉一起,陪着孩子们长大,一起慢慢变老
相关文章
10月19日下午,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东赛区第五轮迎来“巅峰之战”,由排名第二的南充丝绸源点队主场迎战排名榜首的成都锦城队。最终,成...
2025-10-20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丨hx如果说起央视的主持天团,大家想起的...
2025-10-20 0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房屋征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面对征收,一些居民为了获得更多补偿,会在得知消息后抢建、加盖房屋。那么,在征收公告张贴后...
2025-10-20 0
纳斯达克一天蒸发7700亿美元,只因为北京轻飘飘十个字。 10月5日清晨,很多人还没醒,华尔街先被一拳打懵。 中国宣布收紧稀土出口,消息像闪电,纳斯达...
2025-10-20 0
10月14日,陕西安康旬阳市一场婚礼以悲剧告终。新郎在前往酒店途中跳河,经抢救无效身亡。当天作为接亲团成员的新郎表姐冷女士回忆,从接亲到前往酒店途中,...
2025-10-20 1
“老公,今年给我爸妈的红包,还是包一万吧?”林惠一边在衣柜里翻找着过年要穿的新衣服,一边问我。她的声音隔着柜门传来,有点闷,但语气里的那种理所当然,我...
2025-10-19 1
最近“一直没明白为什么微信能取代QQ”的话题炸上热搜,1800多万阅读量,一万多条讨论,年轻人吐槽微信“偏中老年”的声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刷到那些吐...
2025-10-1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