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麒阁史观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短短几天时间,中欧之间上演了一场科技与主权的对撞,在10月12日荷兰政府突然对中资企业...
2025-10-20 0
编辑丨hx
如果说起央视的主持天团,大家想起的除了董卿周涛康辉。比较有记忆点的估计就是李梓萌了。倪萍曾调侃过她是“贷款上班”。当时让不少网友调侃道“央视主持人还有这么窘迫的时候吗?”,不过,这个标签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央视主持人的“另一面”。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风趣的主持人,却深陷在一场风波里。
提及央视主持天团,董卿、周涛、康辉的名字总会率先浮现,而李梓萌也是其中极具记忆点的一位。倪萍曾调侃她是 “贷款上班”,这句玩笑话不仅让网友好奇 “央视主持人竟也有如此窘迫的时候”,更让大众看到了央视主持人褪去光环后的真实一面。
可谁也没想到,这位以专业与风趣著称的主持人,会无端卷入一场风波,成为 AI 滥用的受害者。在央视主持阵营里,除了董卿、周涛等已退居二线的前辈,康辉、尼格买提、马凡舒、李梓萌等仍活跃在台前。
尼格买提擅长驾驭综艺类节目,总能用幽默调动现场气氛;马凡舒则在体育赛事与文艺晚会中崭露头角,凭借清新的风格圈粉无数;康辉始终坚守《新闻联播》岗位,用沉稳的播报传递权威信息,而与他搭档多年的李梓萌,同样是这档王牌节目的核心力量。
鲜少有人知道,李梓萌的《新闻联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的身上藏着一个坚持了十几年的秘密。29 岁那年,李梓萌迎来了登上《新闻联播》主播台的机会,可年纪轻轻的她在荧幕上显得略带稚气,与新闻播报所需的庄重感存在差距,这个 “硬伤” 让她险些错失良机。
为了贴合节目对主持人成熟稳重形象的要求,李梓萌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 戴上假发出镜。这一戴便是十余年,观众渐渐习惯了镜头前那个顶着利落假发、严肃播报新闻的她,却忘了假发之下,是她本就鲜活的模样。
直到李梓萌登上《开门大吉》的舞台,这个隐藏多年的秘密才得以揭晓。节目中,她摘下假发,一头清爽的短发搭配充满活力的穿搭,瞬间褪去了新闻主播的严肃感,整个人显得年轻又灵动。
这样的形象反差让观众倍感惊喜,不少人直呼 “瞬间年轻了十岁”,还有网友惊叹 “这简直像两个人,差点没认出来”。其实,这份形象的转变,恰恰是李梓萌敬业的体现:工作时,她用假发塑造专业形象,扛起新闻播报的责任;生活里,她卸下伪装,做真实自在的自己。
在央视,“主播念错一个字罚款 200 元” 是广为人知的 “铁律”,而李梓萌曾一度成为这条规则的 “贡献大户”。
一次播报中,她不慎将 “劳动节” 读成 “劳动姐”,这个小失误被网友调侃,还得了个 “劳动姐” 的外号,甚至有人把她播报时的卡壳瞬间剪辑成 “嘴瓢集锦”,连倪萍都拿 “贷款上班” 的玩笑逗她。这些调侃看似轻松,背后却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
李梓萌曾创下年度出勤 158 期节目的纪录,为了兼顾《朝闻天下》与《新闻联播》两档节目,她每天凌晨四点就要到岗准备,反复核对稿件细节,深夜还得留在台里加练,确保每一次播报都精准无误。
真正让观众见识到她专业实力的,是 2020 年《新闻联播》直播中的一场 “意外”。当时,李梓萌前 8 分钟的播报全程看着稿件,这一幕被网友截取后引发热议,不少人疑惑 “央视主持人怎么还需要一直看稿读新闻”。
直到官媒发布消息,大家才知晓背后的真相:李梓萌当天播报的是一篇急稿,时间紧迫到稿件来不及录入提词器,只能让她直接看着纸质稿件播报。
即便如此,她在八分钟里全程没有卡壳,面对稿件短暂出现的空白,还能凭借刚读过的内容自然衔接,丝毫没有让观众察觉到异常。这场 “八分钟奇迹”,让所有人看到了她扎实的专业功底。从 “贷款上班” 的调侃对象,到公认的 “黄金主持”,李梓萌用近二十年的坚守,打破了所有质疑。
相较于事业上的稳步前行,李梓萌的个人生活显得有些 “滞后”。如今 48 岁的她依旧单身,尽管父母时常催婚,她却始终坚持 “不将就” 的态度,不愿为了结婚而结婚。
这份坚持不仅让父母牵挂,也让央视同事记在心上。月亮姐姐就曾在公开场合为她征婚,直言 “这么优秀的姑娘,一定要找到懂她的人”,言语间满是对她的心疼与祝福。
可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喜爱的主持人,却在今年上半年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有网友发现,李梓萌出现在某直播间,推销一款 “深海多烯鱼油”,还宣称产品能 “缓解头晕手麻、改善记忆”。
不少观众看到央视主持人 “站台”,便放下戒心下单,可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 熟悉李梓萌的观众都知道,作为《新闻联播》的资深主播,她向来谨慎,极少参与商业活动,这样 “跨界带货” 的举动实在反常。
就在大家困惑之际,国家出手介入,揭开了这场闹剧背后的真相。2025 年 2 月,有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称某公司通过视频账号宣传的 “深海多烯鱼油” 涉嫌虚假宣传,宣称能治疗多种疾病。
办案人员根据举报人提供的链接进入直播间后,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直播现场根本没有李梓萌,可屏幕上却清晰地出现了她的形象,无论是五官还是神态,都与真人高度相似,足以以假乱真,让不少观众误以为是她亲自带货。
经过深入调查,执法人员挖出了更多真相:这款被吹成 “神药” 的产品,其执行标准实为糖果类食品,根本不具备任何治疗功能;而直播间里的 “李梓萌”,是不法分子利用 AI 技术合成的虚假影像,连声音、口型与表情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消息曝光后,网友纷纷为李梓萌鸣不平 —— 她对这场造假毫不知情,却被人偷偷用 AI 模仿形象与声音骗消费者,不仅肖像权、声音权遭到侵犯,多年积累的职业声誉也受到影响,“兢兢业业一辈子,凭什么被拿去造假带货?”
令人气愤的是,在这场 AI 滥用的风波中,李梓萌并非个例,她只是 “冰山一角”。奥运冠军全红婵同样未能幸免,有博主利用 AI 技术克隆她的声音,制作了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婵宝,想把老家的土鸡蛋分享给粉丝” 的带货视频。
这些视频最高点赞量达 1.1 万,商品链接显示售出 4.7 万件,大量粉丝误以为是全红婵本人推荐而下单,直到她的家人出面澄清,大家才知道自己被 AI 影像欺骗。
更离谱的案例发生在 2024 年底,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知名医生张文宏 “推销蛋白棒” 的视频。画面中的 “张文宏” 穿着白大褂,声称 “蛋白棒能增强免疫力”。
出于对医生身份的信任,不少网友信以为真,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破绽:视频画面模糊,张文宏的口型与声音根本对不上,这些细节暴露了视频是用 AI 伪造的事实。
事实上,利用 AI 伪造名人进行虚假宣传的套路,早已蔓延到多个领域。不法分子将 AI 技术当作 “敛财工具”,既侵犯了公众人物的肖像权、名誉权,又欺骗了消费者,还破坏了市场秩序与社会信任。
好在国家及时出手,出台了 AI 生成内容标识要求与相关惩罚措施,这不仅是在为李梓萌、全红婵、张文宏等受害者讨回公道,更是在守护每一位普通民众的权益 —— 毕竟没人愿意某天打开手机,看到 “自己” 在外面做莫名其妙的事,或是被假视频骗走钱财。
AI 技术本身并无对错,它能快速处理数据、辅助设计创作,为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可当技术被用来造假、欺骗时,便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如今,随着监管的加强,AI 滥用的乱象正在被遏制,而这场风波也提醒着所有人: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更要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而非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
相关文章
文/编辑:麒阁史观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短短几天时间,中欧之间上演了一场科技与主权的对撞,在10月12日荷兰政府突然对中资企业...
2025-10-20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Y前言自诩尊重法治的欧洲,为何会干出...
2025-10-20 0
今年的10月10日,赖清德发表他所谓的“双十”讲话。他嘴里高喊着“和平稳定”,字里行间却在兜售那套“互不隶属”的陈词滥调。演讲稿被精心设计过,试图用“...
2025-10-20 0
那年我二十八,在村里算得上是“大龄青年”了。不是我人长得磕碜,也不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爹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传给我的这手艺,不说青出于蓝,至少没给...
2025-10-20 0
10月19日下午,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东赛区第五轮迎来“巅峰之战”,由排名第二的南充丝绸源点队主场迎战排名榜首的成都锦城队。最终,成...
2025-10-20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丨hx如果说起央视的主持天团,大家想起的...
2025-10-20 2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房屋征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面对征收,一些居民为了获得更多补偿,会在得知消息后抢建、加盖房屋。那么,在征收公告张贴后...
2025-10-2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