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北京首例AI改图侵权案宣判 原创作者:满意法院判决结果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6日 19:14 1 admin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近日通报称,该院对北京首例利用AI制图侵犯著作权案做出判决,认定罗某等4名被告人企图用技术的“障眼法”钻法律的空子,通过对原创作品进行“微调”,卖出了数千件“变装”拼图,获利27万余元,涉案单位和4名被告人均被认定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相应的刑罚。

据法院介绍,2024年3月至7月间,姚某在罗某的指导下,指使AI画师利用AI制图工具,非法复制他人享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为了规避侵权风险,姚某耍了个“小聪明”:要求AI画师对原图仅做细节上的细微修改,如调整局部颜色、线条或背景等,但刻意保留原作品最核心、最具独创性的关键表达元素。

北京首例AI改图侵权案宣判 原创作者:满意法院判决结果

姚某和罗某二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图片不是100%复制,做了些许改动,就不算侵权,企图以此钻法律的“空子”。生成这些“高度相似”的图片后,罗某组织其实际控制的某电子商务公司,利用这些经人工智能软件“微调”的图片,大量生产制作拼图产品,供姚某等人销售。短短数月内,姚某与李某、王某合伙经营电商店铺售出侵权拼图超过3000件,非法获利人民币27万余元。

通州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单位某电子商务公司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被告人罗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被告人姚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被告人李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五千元;被告人王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五千元;涉案财物及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依法予以没收。

该案的受害者、插画师张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绘制插画的工作。平时生活中,她有了灵感就会即时画出草图,如果过一段时间仍觉得草图效果不错,就会将其加以细化,完成插画的绘制。平时她也会将自己的画作制作成拼图,向粉丝销售。

2024年3月,张女士在社交媒体上收到一名粉丝发来的私信,称有人抄袭了她的插画,用来制作拼图。此后,张女士收集了相应的证据,向警方报案。

通州法院发布的通报中介绍,张女士报案后,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迅速立案侦查。2024年7月1日,警方将姚某、王某、李某抓获归案。同年7月3日,罗某主动投案自首。四名被告人到案后均如实供述,并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公安机关依法扣押了涉案手机、电脑、拼图等物证,并冻结了姚某的相关银行账户。案发后,罗某赔偿被害人张某经济损失人民币15万元;4名被告人的亲属代为退缴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18万余元。

今年5月,该案在北京通州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女士说,虽然庭审时她正值孕期,但她还是决定坚持出庭,确认犯罪分子是使用了AI技术“微调”了她的作品,并以此牟利。

近日,张女士收到了该案的判决书,看到判决结果,她感到非常欣慰,也很满意这个判决结果。“相信这次的判决结果能够震慑到侵权者,我也通过这次判决,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正义。感谢每一位为这起案件付出的工作人员。”

在维权过程中,张女士也遇到了一些同样遭遇类似侵权情况的插画作者。她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建议这些同行第一时间保留好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报警求助。

“感谢大家守护着原创文化发展的土壤”,张女士说,“我未来还会继续创作原创插画。”

实习生 颜婧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汪浩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