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7日 16:28 2 cc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运动越多越健康”是真的吗?在35℃的天气里跑完5公里,是锻炼,还是透支生命?

上周,北京一位年仅42岁的企业高管在晨跑中突发热射病离世,引发广泛关注。令人痛心的是,这并非个例。每年夏季,总有一些原本身体强壮的人,倒在了他们自以为“健康”的运动场上。

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不仅不养生,反而可能致命。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发布的数据,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尤其在连续高温天气中,运动造成的体温调节障碍就是引发此病的常见诱因。

为什么夏季运动会“要命”?普通人又该如何避免?

这背后,既有生理机制的解释,也有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视的细节。今天,从一位三甲医院医生的角度,揭示高温运动的7个“隐形陷阱”,希望为每一位热爱运动的人敲响警钟。

首先明确: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在对的时间、正确的方式下运动。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高温下运动,最直接的风险是体温中枢失控。人体核心温度一旦超过40℃,就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意识模糊、癫痫样抽搐,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汗液蒸发受阻,散热效率下降,风险迅速累积。

第二个陷阱,是“感觉还好就继续”。热衰竭早期表现往往仅仅是乏力、恶心,而一旦进入热射病阶段,病情会急转直下。很多患者在晕倒前几分钟,还能正常说话甚至加速冲刺,这种“假象”极具欺骗性。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第三个常见误区,是空腹运动。尤其是早上不吃早餐就去晨跑,血糖骤降加上高温脱水,极易诱发低血糖性昏迷心律失常。中医也强调“气血未生,运动伤阳”,意思就是清晨脏腑功能尚未激活,剧烈运动耗气伤身。

第四个风险,是“补水不当”。很多人觉得只要喝水就不会中暑,但忽略了电解质的补充。大量出汗后,丧失的不只是水,还有等关键离子。若只补水不补盐,可能引发低钠血症,出现肌肉抽搐、意识障碍,甚至加剧脑水肿。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第五个错误,是穿戴不当。夏季运动时穿着不透气的衣物,会阻碍汗液蒸发,形成“热罩效应”。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喜欢穿厚衣服“出汗排毒”,这在医学上并无依据,反而会增加热蓄积,加速中暑进程。

第六点,忽视基础病风险。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本身心肺功能就较弱,夏季运动时心率上涨更快,血液黏稠度升高,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我们在临床中就接诊过多位因中暑诱发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大多是“看起来很健康”的中年人。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第七个陷阱,是夜间运动过晚。很多上班族喜欢晚上9点后去健身房,但夏季白天气温高,夜间地表散热慢,室温仍可能维持在30℃以上。再加上运动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心率不齐甚至免疫力下降

夏季到底该如何科学运动?

时间选择很关键。建议在清晨6点前或傍晚6点后进行,避开正午至下午3点的“高热时段”。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有遮阴的地方,避免在空调房、封闭阳台等闷热环境内运动。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运动强度要“减半”。夏季运动应以有氧低强度为主,如快走、太极、游泳等,避免爆发性训练。尤其是中老年人,应以微微出汗为宜,不宜大汗淋漓。

饮食方面,运动前可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如香蕉、全麦面包,运动中可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运动后补充蛋白质帮助肌肉修复,如豆浆、鸡蛋等。

中医也有不少调养建议。夏季属“阳盛于外”,人体易气虚耗津。《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强调顺应自然、以平和调养为主。适当喝一些绿豆汤莲子百合粥,有助于清热解暑、养心安神。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在临床工作中,我遇到过一位67岁男性患者,因高温下打太极中暑昏厥,送至急诊时体温高达41.5℃。抢救后虽然保住了生命,但遗留了意识障碍。他的子女一再表示,父亲“从不生病”,却因一次“健康锻炼”差点丧命。

运动本该是养生,而非伤身。

每年夏季,医院急诊科都会收治数位因“运动过度”而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尤其是“看似健康”的中年人,往往自信于体力,却忽略了环境变化对身体的影响。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运动,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智慧。

它既不是拼命,也不是放弃,而是在了解身体、尊重自然的基础上,量力而行、持续坚持。夏季锻炼,关键在于“适度”二字,懂得克制,才是真正的自律。

如果你热爱运动,请别让它成为透支健康的借口。身体从不会说谎,它用疲劳、出汗、心率等信号告诉你:够了,歇一歇。

愿每一位运动者,在阳光下挥洒汗水的同时,也能在清风中保有理智。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或转发给你关心的家人朋友,让我们一起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驾护航!

又一个因锻炼离世!医生反复强调:夏季高温剧烈运动,警惕这7点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高温热浪健康风险评估及干预技术指南(2024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热射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6):721-729.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