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7日 20:02 1 cc

阔别三十年,陈佩斯新作《戏台》上映,片中的凤小桐(余少群饰)一出场,立马联动了《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

陈佩斯、陈大愚纯正的北京片子,军阀、戏子、经理的组合,都在合力指向《霸王别姬》的氛围。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当然还不仅有《霸王别姬》,陈佩斯与央视的恩怨,传统京剧的没落与前路,都是《戏台》伸延出来的思辨空间。

陪大家浅盘一波。

A. 霸王别姬既视感

《戏台》肯定逃不掉拿来与《霸王别姬》对比的命运。

男旦凤小桐直接对标程蝶衣,金啸天抽大烟的场面也在《霸王别姬》出现过;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杨皓宇饰演的戏院吴经理,则是对标英达饰演的那坤。

接下来姜武饰演的洪大帅,代表着强力者;放到《霸王别姬》中就是葛优饰演的袁四爷,以及侵略我国的日本鬼子。

主题层面,也都有时代浪潮中,小人物的悲苦欢欣。

如此一对比,相似之处很多;一旦对比起来,《戏台》很显然处在了下风。

《霸王别姬》是由长篇小说改编的完整故事,且有着时代浪潮与真实历史的恢弘背景,个人如蝼蚁在其中辗转沉浮,充盈史诗感。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戏台》则是由话剧拓展而来的大电影,出于话剧场地、制作成本及过审压力的因素,整个故事几乎是架空于某种达成共识的历史氛围中,影片中唯一交代背景的,不过是城墙外的战斗和炮轰。这跟《霸王别姬》沉厚的史诗感自然无法相比。

同样是因为话剧限制,《戏台》基本上集中于一个场景(戏院),少量角色(军阀、戏班班主、戏院经理、名角儿、伙计),更多通过台词来推动情节。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再想想《霸王别姬》的场面,恢弘热烈、大开大合、浓郁饱满,从清朝末年的皇宫,拍到国内混战、日本入侵,再到十年风波的批斗,这样的壮阔悠远,绝非《戏台》可比。

B. 央视与我细思辨

陈佩斯与央视的恩怨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但从《戏台》看来,陈老师似乎并未彻底释怀。

之前陈佩斯是央视的常客,他与朱时茂的黄金搭档,曾经为春晚舞台贡献了《吃面条》《主角与配角》等经典小品。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1999年,央视将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制作成VCD售卖,但却并未得到两人的授权;沟通无果后,陈佩斯和朱时茂将央视告上法庭,最终胜诉取得33万元的赔款。

这被视为陈佩斯与央视决裂的导火索,从此之后,陈佩斯便再未出现在央视的晚会中。

不过陈佩斯否认这种说法,他自述因为创作理念与晚会导演不符,产生分歧,而决定不再参与晚会。

失去央视这一权威平台,在当年对小品演员绝对是致命打击;陈佩斯后来专注于小剧场话剧,打磨出了几部经典作品(包括《戏台》),但是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可与往日相提并论。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电影《戏台》中,粗莽无知的洪大帅,强逼着名角儿改剧本,要把西楚霸王唱过乌江,还要让他东山再起,再创辉煌。

他这个棒槌还根本听不懂戏曲,听不出好歹,误认为包子铺伙计就是京剧名角儿,逼迫戏院经理让半褂子伙计登台唱戏,一整个贻笑大方。

这种“上位者不懂艺术”、艺人们被迫降智的故事,像不像在隐喻央视的领导根本不懂幽默和小品,强逼着小品演员东拼西凑,胡乱改编,最后甚至动用武力扭曲艺术。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而艺术家们出于生存考虑,被迫放弃底线,改换思路,强忍着搞些创新和改编,最后是生生毁掉了传统艺术。

你如果看了电影,完全可以如此对应,体会到陈佩斯藏在故事中的暗讽。

C. 传统艺术生死场

最后简单谈谈戏曲。

像京剧、快板、二人转这类娱乐形式,自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积淀。

作为娱乐形式,必然就需要面对观众(老百姓)的审视及消费。通俗点说,就是要有人喜欢,有人买单才行。

而京剧显然正在面临这样的窘境,它的慢节奏早已与快捷时代脱节;它在油彩、服装、配饰、动作等方面的专业讲究,也早已脱离了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好。

陈佩斯《戏台》三重隐喻:霸王别姬既视感,央视与我细思量

除了在流行文化中少量运用之外,很多传统艺术,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广阔的群众市场,不得不依靠国家补贴和艺术理想来苦苦坚持。

那么,我们应该动用公共资源,去为这些落后于时代的娱乐方式续命吗?

如果一项娱乐(或艺术),并没有充足的人喜欢,以至于可能消失。

为什么一定要传承,要坚持?并且为这份坚持添加上悲情的光环?

有关传统艺术的讨论,很可能没有答案,因为确实会触及到多方利益。只不过,既然文艺的本质就是提供情绪价值,记录人类历史,流行的尽情展现,不契合时代的,也没必要硬撑着拯救了。

不知您意下如何?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