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猪的朋友注意了!11月底这周最大的坑不是工作压力,而是身边最信任的人。 最近总有人抱怨,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却莫名其妙被拖下水。 尤其是属猪的人,...
2025-11-28 0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76年2月,一纸文件震动中南海——叶剑英被"生病",军权移交陈锡联。
叶剑英根本没病,这是公开的秘密,毛主席为什么这么做?很多人骂陈锡联"夺权",骂了几个月。
直到当年10月,所有人才恍然大悟,这是一盘大棋。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
文件内容只有两条。第一条,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第二条,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消息传开,叶剑英生病?谁信?
空军副司令员吴富善是老革命了,1927年就跟叶剑英在江西吉安一起干过。他听到消息,立刻跑去看望叶剑英,一进门就问首长,为什么不干了?
叶剑英苦笑着回了一句,谁说不干了?他们不叫我干,只好不干!
你品品这话。
"他们"是谁?叶剑英没点名,但话里的意思,明白人都懂。
那段时间,叶剑英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老战友、老部下纷纷打来问候"病情"。叶办的工作人员没办法,只好悄悄告诉来电者叶帅身体和往常一样,没生病。
既然没病,为什么要"养病"?
外界开始传言陈锡联夺了叶剑英的军权,这个传言越传越凶。
陈锡联的处境变得很微妙,他61岁,开国上将,打过无数硬仗,但论资历,比叶剑英差了一大截。叶剑英是元帅,是军委副主席,是林彪出事后主持军委工作长达五年的老帅。
陈锡联凭什么接他的班?这个问题,当时没人能回答。
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叶剑英心里憋着一股气,动了念头,他想离开北京,回广东老家住一段时间。
陈锡联听说后,专门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陈锡联劝叶剑英留下,叶帅,你不能去广州。
叶剑英听完,火气上来了,他直接怼回去,你怕我捣鬼吗?我如果想捣鬼的话,在哪里不能捣?
陈锡联挂了电话,心里五味杂陈,他跟夫人王璇梅说了一句实话:我留叶帅在北京,是想在政治局里能多留一票啊。
什么意思?
政治局投票,叶剑英是关键一票,陈锡联不是想抢权,他是想保住这一票。
可惜当时没人理解他。
我们把视角拉回毛主席这边。
1976年初,局势复杂到了极点。周恩来刚刚去世,邓小平正在被围攻,毛主席自己也病得很重。血压居高不下,双腿肿胀,走路都困难。
军权归谁?这是最敏感的问题。
叶剑英是现任军委主持人,按理说继续干下去没问题,但问题在于,叶剑英是众矢之的。
有人一直在攻击叶剑英,说他是"军内走资派",说他反对这个、反对那个。这些攻击从1975年就开始了,到1976年愈演愈烈。
毛主席心里清楚,如果让叶剑英继续干,他会被盯死。
那换谁?
当时既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又是军委常委的人,屈指可数。名单上有王洪文、张春桥——这两个人,毛主席绝不会让他们碰军权,还有陈锡联、汪东兴。
汪东兴负责中央警卫,走不开,剩下的人选,只有陈锡联。
毛主席最后拍板,说了一句话,陈锡联从小参加革命,会打仗,带过兵团,带过炮兵,在国务院也有个职务,就让他管一下吧。
这句话听着随意,其实大有深意。
陈锡联是什么人?
他15岁参加红军,22岁就打出了名堂。1937年夜袭阳明堡,一举炸毁日军飞机24架,震动全国。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时,他是最年轻的纵队司令员,年仅31岁,邓小平多次夸他会打仗,靠得住。
更重要的是,陈锡联没有野心。
邓小平后来评价他:陈锡联没有野心,他不会造反的,他不是造反的人。
毛主席选他,就是看中了这一点,陈锡联是军人出身,不是政治派系的核心,跟谁都没有瓜葛。让他主持军委,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那叶剑英呢?
毛主席让叶剑英"养病",表面上是削权,实际上是保护。
你想想看,叶剑英树大招风,继续站在台前,只会被人往死里攻击,退一步,反而能保存实力。
这个安排,叶剑英当时未必理解,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毛主席是对的。
陈锡联接手军委工作后,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
军队凡有重大事情,他仍然第一时间向叶剑英汇报。
叶剑英说这样不合适,你现在是主持人。
陈锡联不听,他坚持这么做,每次都要听叶剑英的意见。
这说明什么?陈锡联心里清楚,自己只是"代管",真正的核心还是叶剑英。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
接下来的日子,北京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
陈锡联和李先念一起为毛主席守灵,两人站在灵堂里,四周寂静无声。陈锡联压低嗓门,对李先念说了一句这样下去不行啊,对那几个人总得想个办法啊!
"那几个人"是谁,不用点明。
这是陈锡联第一次向核心圈表明立场,李先念听完,心里有数了。
9月中旬,华国锋开始秘密筹划,他找了李先念、吴德、纪登奎、陈永贵,还有陈锡联商量。
有人建议开会投票解决问题。李先念反对,他举了赫鲁晓夫上台的例子:开会不保险,万一对方人多呢?
最后定下方案:采取隔离审查的办法,快刀斩乱麻。
在这个过程中,陈锡联的态度至关重要,他是军委主持人,军队听谁的,他说了算。如果他立场摇摆,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陈锡联从头到尾站得很稳。
他甚至在会上提议请叶剑英继续主持军委工作。华国锋说,叶帅要协助处理其他事情,军委的工作还是你继续主持。
陈锡联这才作罢。
10月4日,最后一次筹备会议,为了掩人耳目,几个人借口在国务院小礼堂看电影,实际上是敲定最后的行动细节。
散会后,陈锡联接到一个任务:代表中央去唐山慰问抢险救灾部队。
这是调虎离山吗?不是,这是分散注意力,让对方放松警惕。
两天后,1976年10月6日,行动开始。
时间倒回1976年9月初。毛主席病危,医护人员紧急抢救,中央政治局委员们轮流值班,随时准备最后的告别。
9月8日那天,毛主席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上下肢插着输液管,胸口贴着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但他仍然坚持看文件,这一天看了11次,总共2小时50分钟。
文件和书都是别人用手托着给他看的,这是毛主席生命的最后时刻。
政治局委员们排着队进入病房,与他作最后的诀别。一个一个走过去,毛主席双目紧闭,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叶剑英走过来。
毛主席忽然睁开眼睛,昏暗的目光突然亮了一下,他轻轻抬起手臂,向叶剑英招了招。
叶剑英当时沉浸在悲痛中,没有注意到这个动作。他跟着队伍继续往前走,准备离开病房。
一个护士追了上来,首长,主席招呼您呢!
叶剑英立刻转身,快步走回病榻前,他俯下身子,把耳朵凑近毛主席的嘴边,想听他说什么。
毛主席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说话,但他已经没有力气发出声音了。
叶剑英握住毛主席的手,等了很久,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监护仪器的滴答声。
最后,毛主席的手指在叶剑英手背上轻轻划动了几下。
叶剑英看着他,眼泪模糊了视线,他不知道这几下划动是什么意思,只能带着疑问,沉重地离开了病房。
这个无声的动作,叶剑英想了很久,主席为什么单独招呼他?那手指的颤动,究竟想传达什么?
答案在一个月后揭晓。
1976年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联手行动。没费一枪一弹,前后不到一小时,大局底定。
当晚10点,中央政治局在玉泉山召开紧急会议。华国锋向在场的人通报情况,然后提议请叶剑英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叶剑英坚决推辞,他反过来提议还是由华国锋同志担任。
会议一致通过。
那一刻,叶剑英终于明白了毛主席临终前的那个手势。
那是一份无声的托付,毛主席把最后的希望,交给了他。
而他,没有辜负这份托付。
事后,陈锡联主动提出请叶帅继续主持军委工作。1977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发文: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仍由叶剑英负责主持。
陈锡联交还军权,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留恋。
回头再看1976年2月那份让叶剑英"生病"的文件,一切都清楚了。毛主席不是要削叶剑英的权,他是在下一盘保护棋。
让叶剑英退居幕后,躲过明枪暗箭;让陈锡联顶在前面,稳住军心;等到关键时刻,叶剑英再出手一锤定音。
这步棋,走了八个月。
八个月后,真相大白。
参考资料:
《叶剑英年谱(1897—198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976年"陈锡联夺叶剑英军权"之真相》,《文汇报》2019年12月18日
《党史博采》2014年10月刊《毛泽东临终前留给叶剑英一份无声的遗嘱》
相关文章
属猪的朋友注意了!11月底这周最大的坑不是工作压力,而是身边最信任的人。 最近总有人抱怨,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却莫名其妙被拖下水。 尤其是属猪的人,...
2025-11-28 0
“清明前后吃冬瓜虾皮,结果一上秤胖三斤? ”——4月8日,北京朝阳区,30岁白领林晚把“低脂餐”发小红书被群嘲,导火索是用了高盐虾皮+去皮冬瓜,钠爆...
2025-11-28 0
来源:长江云新闻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28日7时45分在山东威海市荣成市(北纬36.82度,东经122.16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
2025-11-28 0
美委对峙超90天后,懂王给了准话,这回委内瑞拉危险了!美军海陆空集结完毕,对马杜罗下达最后通牒,加勒比海迎来命运终结时刻。马杜罗绝不束手就擒,对等反制...
2025-11-28 0
文|避寒编辑|避寒1976年2月,一纸文件震动中南海——叶剑英被"生病",军权移交陈锡联。叶剑英根本没病,这是公开的秘密,毛主席为什么这么做?很多人骂...
2025-11-28 1
前言 2025年,一项事关千家万户的殡葬改革新规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极大关注。清明节上山祭祖的人们或许早已发现,许多坟头旁悄然贴出了“迁坟通知”,一时间...
2025-11-28 1
“吃对了,肌肉自己会长”——这话听着像健身房销售话术,可去年北京一家私教工作室把学员分成两组:一组照老法子鸡胸+西兰花,另一组按新数据吃黑猪梅花肉+猕...
2025-11-28 1
为什么近段时间甲流的死亡人数又开始上升?难道甲流这种早已被公众熟知的呼吸道疾病,又卷土重来了?鸡肉这种我们餐桌上的“常客”,怎么突然成了专家建议“少吃...
2025-11-2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