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守护生命的差事真不容易,眼看着忙碌的时光告一段落,终于能脱下这身装备了。趁着这会儿心情不错,得好好展示下自己的风采——毕竟,谁说工作狂就不能有点个...
2025-11-28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 | 纪梦秋(媒体人、国际问题观察者、译有《斯大林格勒》,曾赴乌克兰前线采访)
近几日,乌克兰与美欧俄就所谓“28点计划”不断展开谈判,争取自己的生存机会。不管是28点,还是19点,它只是证明了一个国际关系走向达尔文主义时代的开启。
本文作者不想在这里就这个毫无廉耻的计划展开深入的评论,今天的话题还是转向相对轻松一点的话题:谈谈舍甫琴科这个名字,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乌克兰民族身份与文化。在正紧锣密鼓进行的美俄乌欧谈判中,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元素。
在俄乌冲突战火绵延的三年多里,很多关注这场战争的朋友肯定会注意到:乌克兰有许多叫做“舍甫琴科”的定居点,在那些反复交战的城市里,也有很多被命名为“舍甫琴科”的道路。
舍甫琴科在乌克兰是个比较常见的姓氏。也许使用它作为定居点的名字,就如同我们农村里常常出现“小李庄”这样的名字一般寻常。
不过这样的命名并非简单为之,而是为了纪念乌克兰的一个名人。很多读者第一反应肯定是——安德烈·舍甫琴科,外号“核弹头”。这位诞生于基辅郊区的世界级足球明星是一名优秀的前锋,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为乌克兰和他所在的俱乐部赢得了无数声誉,目前他担任乌克兰足协主席。
这样的人,在乌克兰获得广泛尊敬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乌克兰满地都能见到的“舍甫琴科”其实是纪念另外一个人——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
塔拉斯·舍甫琴科1814年生于基辅农村的一个农奴家庭。尽管生为农奴,他却将自己的聪敏智慧用于学习,热爱倾听乌克兰民间故事和诗歌,少年时就表现出诗歌和绘画才能。他后来跟随农奴主前往维尔诺(今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和圣彼得堡生活,接触到了许多文学耆宿,也受到了他们的赏识,并募资帮他赎身,使他获得了自由。
1841年,获得自由后完成名作《科布扎歌手》的舍甫琴科(图自wikipedia)
青年舍甫琴科成为自由人后返回基辅,四处游历,创作诗歌和绘画,还参加了逐渐兴起的乌克兰民族运动。但好景不长,1847年,他因为参加反对沙皇的秘密组织而被逮捕,随即被流放到乌拉尔和中亚,直至十年后才获许返回乌克兰。但不久后,他再次因为触怒了沙皇政府,被迫告别乌克兰来到圣彼得堡。
长时间的流放损害了舍甫琴科的健康,1861年,诗人在圣彼得堡去世,年仅47岁。按照他的遗愿,朋友们最后将他的遗体迁葬至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的卡尼夫,位于今天的乌克兰切尔卡瑟州。
舍甫琴科画笔下的基辅第聂伯河岸速写(图自wikipedia)
与同时代的许多文学家相比,舍甫琴科短暂的一生虽然说得上是命途多舛,但整体经历上比较平淡。他没有参加过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没念过大学,没有经历过革命也没参加过战争,甚至也没有机会到沙俄以外的国家游历和生活。相比之下,比他小14岁的托尔斯泰则亲身经历过克里米亚战争和沙皇的农奴改革。
但是,在舍甫琴科辗转颠簸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作和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诗歌集《科布扎歌手》,这是一个关于乌克兰古老传说和往事的民歌及民谣的合集,收录了大约两百多首诗歌。此外,他创作的长诗还以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乌克兰人民反抗波兰贵族统治的历史,描绘了乌克兰广袤无垠的森林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受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加上自己遭遇流放、远离故土,舍甫琴科的诗歌中满含朴素的民族情感和民主主义精神,在乌克兰人民心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为舍甫琴科杰出的文学成就和进步思想,在十月革命之后,他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纪念。1918年,在舍甫琴科获得自由的城市圣彼得堡树立起了他的第一座雕像。在他的诞生和去世纪念日里,文学界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乌克兰独立后,舍甫琴科更是成为乌克兰文学史中最耀眼的明星,是乌克兰现代文学的象征,形容他是乌克兰文学之父也不为过。舍甫琴科的作品影响力遍及全球。根据乌克兰媒体podrobnosti.us的统计,全球总共有32个国家树立了总共1060座舍甫琴科的雕像。2008年,在北京的朝阳公园也立起了一座舍甫琴科的雕像。
位于基辅市中心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的舍甫琴科雕像,建于1939年(本文作者摄于2015年)
在乌克兰独立后,舍甫琴科在乌克兰文学史中的地位上升到如此之高,还在于他的作品契合了乌克兰独立以来的民族身份塑造。他是乌克兰作家中第一个用乌克兰语创作诗歌的知名诗人。他的语言风格深刻影响了乌克兰语的发展。他的经历、他的创作饱含着抗争和对自由的向往,对祖国满怀热爱,这一切均与乌克兰的民族运动精神相融。2014年3月,在舍甫琴科诞生两百周年之际,处于深重灾难边缘的乌克兰各地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
从沙俄到苏联,乌克兰土地上诞生过无数优秀作家,近代知名作家有果戈里,现代作家中则有巴别尔、冈察尔以及格罗斯曼等人。乌克兰的一些重要城市里文学名宿云集,蒲宁、普希金、布尔加科夫、契诃夫频频出现在基辅、敖德萨和雅尔塔等地。然而,情深不寿的舍甫琴科能够从这些响亮的名字中脱颖而出,不光是因为他的作品优美动人,更是因为他的作品中蕴含的思想至今仍在塑造者乌克兰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为凝聚和团结这个年轻的国家发挥作用。
明年3月9日,将是舍甫琴科去世165周年纪念日。最后,在这里摘录一段舍甫琴科的著名诗歌以兹纪念,诗歌译者为戈宝权先生。
“当我死了的时候,
把我在坟墓里深深地埋葬,
在我那亲爱的乌克兰故乡,
好让我能看得见一望无边的田野,
滚滚的第聂伯河,还有峭壁悬崖;
好让我能听得见奔腾的河水,
日日夜夜在喧吼流荡。”
——《遗嘱》
相关文章
这份守护生命的差事真不容易,眼看着忙碌的时光告一段落,终于能脱下这身装备了。趁着这会儿心情不错,得好好展示下自己的风采——毕竟,谁说工作狂就不能有点个...
2025-11-28 0
文┃小夏编辑┃叙言央视《四喜》刚收官就炸了热搜,#蒋欣又演樊胜美#的话题刷得满天飞。这部剧没走狗血恋爱路线,反倒盯着四位女性的成长使劲,把“新生、重逢...
2025-11-28 0
微信好友上千,真正能聊心里话的没几个?别以为这是人类的专属烦恼!中科院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澳洲内陆的斑胸草雀,体长才10厘米,却把“朋友圈分层”玩得比咱...
2025-11-28 0
日前,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区再次发生安全事件,造成中方人员伤亡。中国驻阿富汗使馆再次提醒我在上述地区采金的企业和人员尽快撤离。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
2025-11-28 0
清晨刚出车,41岁的网约车司机闫俊峰突然猝死在北京通州街头,车窗紧闭,人已没了呼吸。他前一天还跑了13单,长期每天干满12小时,却因“未接单”被平台拒...
2025-11-28 0
交通出行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联着生命安全。近日,北京顺义区一起因司机违停后随意开门引发的交通事故,再次将 “开门杀” 这一隐形交通风险推向公众视野...
2025-11-28 0
据新华社报道,11月25日,日本政府紧急向中国递交的解释文件,换来了中方斩钉截铁的四个字:拒绝接受。这份试图为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灭火”的文件,最终成了...
2025-11-28 0
编辑:晴雪人生说起宋美龄,很多人会想到“第一夫人”、“抗战时期的中国面孔”,但历史从来不止一面。有些事,直到今天提起,仍让人觉得心寒。比如当年全民捐款...
2025-11-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