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22日 07:22 1 admin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画榆林

这艘81岁、底部嵌进礁盘5米、锈到没了浮力的军舰,拖不走,硬拽只会把几千吨碎铁、重金属和油污倒进仁爱礁

海水常年拍打,船体九成泡在海里,近看像一块烂透的铁皮被潮汐牢牢钉住,周围的珊瑚一圈圈褪色,鱼群不再靠近,水面上偶尔飘过垃圾,心里堵得慌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前言

1999 年 5 月 9 日,也就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的第二天,菲律宾海军 “马德雷山号” 坦克登陆舰以 “船底漏水、紧急避险” 为由,搁浅在南沙群岛仁爱礁西北侧礁坪。

这艘诞生于二战时期的美国造军舰,1976 年才转交菲律宾,当时已接近退役年限,却被赋予了特殊的 “战略使命”—— 菲律宾试图通过这种 “坐滩占礁” 的方式,实现对仁爱礁的实际控制。

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立即提出严正抗议,要求菲律宾立即拖走军舰。菲律宾当时口头承诺 “这是临时措施”,却在后续行动中暴露真实意图:1999 年底至 2000 年,菲律宾开始向舰上派驻士兵,实行定期轮换驻守,并持续运送物资维持存在。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从埃斯特拉达到阿罗约,再到后来的杜特尔特与小马科斯,四任菲律宾政府始终延续这一策略,任由这艘破旧军舰在仁爱礁上 “扎根”。截至 2025 年 11 月,“马德雷山号” 已在仁爱礁停留超过 9000 天,成为南海争议中持续时间最长的 “海上据点”。

锈蚀与污染下的 “拖离绝境”

如今的 “马德雷山号”,早已不复军舰模样,沦为一艘濒临解体的海上废船。服役超过半个世纪的船体本就老旧,加之菲律宾长期缺乏有效维护,海水侵蚀与海洋生物附着让锈蚀速度不断加快。

2025 年现场观测显示,船体 90% 的区域已出现不同程度浸水,甲板多处塌陷,舰体金属结构脆弱不堪,部分舱室因锈蚀严重已无法进入。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更严峻的是,这艘破船已成为严重的生态污染源。中国自然资源部 2024 年 7 月发布的《南海珊瑚礁生态监测报告》显示,“马德雷山号” 船体周边 400 米范围内,珊瑚礁覆盖率较 1999 年下降 38.2%,其中活性磷酸盐、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分别超标 3.2 倍和 2.7 倍。

舰上驻守士兵焚烧垃圾产生的有毒气体与残渣,进一步加剧了周边海域的环境恶化。菲律宾曾试图运送建材加固船体,2023 年 10 月还偷偷安装太阳能板和简易甲板房屋,但在中方拦阻下,加固效果十分有限,船体仍以每天约 2 公斤的速度溶解锈蚀。

从技术层面看,“拖离” 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专业船舶工程人员指出,舰体与礁坪经过 26 年的挤压、粘连,部分结构已与珊瑚礁融为一体,强行拖拽可能导致船体瞬间解体,不仅会造成更严重的海洋污染,还可能对仁爱礁礁体本身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这种 “自然固化” 的状态,让这艘破船彻底陷入 “想拖拖不走,想留留不住” 的困境。

补给线与管控网的持续角力

“马德雷山号” 的存在,始终是中菲在南海互动的焦点,双方围绕军舰补给与海域管控的角力从未停歇。菲律宾为维持驻军存在,每月都会组织船只运送食物、淡水等生活物资,早期还试图夹带建筑材料加固船体,但这一行为多次遭到中国海警的依法拦阻。

2022 年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政策转向亲美,仁爱礁局势明显升级。2023 年 2 月,中国海警在拦阻菲律宾违规补给船时使用激光照射,造成对方短暂航行干扰;8 月 5 日,中方又用水炮驱离试图运送建材的菲律宾船只。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10 月 22 日,双方船只在礁附近发生轻微碰撞,中方指责菲方 “危险靠近”。2024 年 6 月 17 日,中国海警登上菲律宾补给船进行合规检查,缴获部分违禁物品,菲律宾虽公开指责 “抢夺武器”,却未能提供有效证据。

中方的管控体系在博弈中不断完善。中国海警对仁爱礁的巡逻已实现常态化,2024 年巡逻天数达到 362 天,海警船始终保持对礁区的近距离监控。2024 年 7 月,中菲达成临时补给安排,明确菲律宾船只仅可运送必要生活物资,严禁携带任何建筑材料,且补给过程必须接受中方全程监管。

这种 “人道补给、严控加固” 的模式,既展现了中方的克制,也牢牢掌握了局势主导权。与此同时,中国在南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永暑礁、渚碧礁等岛礁的机场、雷达站已投入使用,监控范围全面覆盖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海域。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菲律宾的 “小聪明” 与现实困境

菲律宾当初选择 “坐滩占礁”,本想效仿其他国家 “蚕食岛礁” 的手法,通过长期实际存在固化主权主张,进而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觊觎周边丰富的油气资源。但 26 年过去,这步 “小聪明” 反而让菲律宾陷入多重困境。

军事上,“马德雷山号” 已从 “据点” 变成 “包袱”。舰上驻守士兵面临恶劣的生存环境,潮湿、蚊虫滋生不说,物资补给完全依赖中方 “放行”,轮换周期也因管控而延长。经济上,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影响了中菲经贸合作,作为菲律宾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的投资与市场对菲经济至关重要,冲突升级无疑会损害其自身利益。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国际层面,菲律宾的行为被普遍视为侵犯他国主权,中国多次在联合国、东盟等多边场合申明立场,争取到广泛理解,2025 年 2 月中国与文莱联合声明重申南海和平,更让菲律宾陷入孤立。

菲律宾试图依赖美菲防御条约寻求支撑,2023 年以来美国在菲律宾新增多个军事基地,双方联合军演频率明显提升,但美国始终未直接介入仁爱礁冲突,2024 年美军演练中使用中国装备模型作为靶子,更多是象征性姿态。

这种 “口头支持、实际观望” 的态度,让菲律宾意识到 “靠山难靠”。如今的菲律宾陷入进退两难:撤舰意味着承认战略失败,颜面尽失;不撤则需持续投入资源,且要承受生态破坏的国际指责,破船带来的反噬效应日益凸显。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马德雷山号” 的 9000 天搁浅,意外成为中国完善南海治理的 “催化剂”。事件发生前,南海海域辽阔,监控难度较大,而破船的存在,让中国有充分理由强化海警力量部署与基础设施建设,将管控网络延伸至南沙群岛各个岛礁。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巡逻路线已实现对争议岛礁的全覆盖,055 型驱逐舰等先进装备多次在附近海域开展巡航,实力提升肉眼可见。

在法理与舆论层面,中国借由这一事件反复申明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通过发布生态监测报告、公开冲突证据等方式,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真相。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结语

2016 年南海仲裁案后,中国坚持 “不接受、不参与” 立场,实际控制并未动摇,反而通过持续的主权宣示与合规执法,巩固了法理基础。周边国家也从菲律宾的经历中看清局势,不敢再效仿 “坐滩” 等挑衅行为,南海 “新增侵占” 的风险大幅降低。

趴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再也拖不走了!

当前,“马德雷山号” 的锈蚀仍在继续,其最终命运或许将是在自然力作用下逐渐解体。而它存在的这 9000 多天,已深刻改变了南海的战略格局 —— 中国的管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主权主张从法理宣示走向实际掌控,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认知也更趋理性。这艘破船的故事,终将成为南海秩序演变的一个特殊注脚。

参考信源

《罗援:菲军舰若赖着不走就将其解体》 中国军网[2014.4.1.]

《美国被曝向菲律宾修复仁爱礁非法“坐滩”舰艇提供建议》 观察者网[2023.11.22.]

《“小巧大力士”如何助力巨轮安全靠离泊》 中国船检[2025.1.27.]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